news-details
(左)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右)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聖經中,彼拉多總督洗手後,宣判釘死耶穌,表明自己的懦弱;中國人則以「金盆洗手」顯示決心。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造成全球遑遑不可終日,「勤洗手」成為有效防疫策略。19世紀匈牙利醫師塞麥爾維斯,竟為「洗手」殉道…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出生在尚未有病菌觀念的年代。他原奉父母之命,從祖國到奧地利攻讀法律,預備承接祖業。偶然下,他接觸醫學,驚歎人體奧妙,決定改習醫。四年後,以優異成績榮獲醫學博士學位。

 

身為外籍生,他在維也納醫院求職不順;卻因重視生命,經推薦進入冷門的婦產科──當時婦產事務僅由卑微助產士主導。

 

塞麥爾維斯發現,產婦常因「產褥熱」(Puerperal fever)有高達30%致死率。許多產婦高燒不退、全身疼痛顫抖,最後撇下剛出生的寶寶,和一旁啜泣的丈夫而逝。塞麥爾維斯是個敬虔的基督徒,心懷悲痛,誓言要解救產婦苦難。

 

他觀察到奇特現象:由受高級訓練醫學生主導之病房,產婦死亡率竟高於職位卑下助產士管理者。於是他應用科學方法,設立兩種病房:其一由醫學生管理、另一以助產士主責。塞麥爾維斯檢驗各種可能,尋找因由,卻苦於無著。

 

此時,他的同事克勒斯卡(Jakob Kolletschka)在產褥熱解剖課時,不小心劃破手指,竟然得了類似病症,驟然過世。哀慟之餘,他立刻警覺:是否醫師或醫學生上解剖課時,接觸病患屍體,手受汙染,一旦接觸產婦,就將病源傳給她們而致死。

 

反之,助產士不上解剖課,沒有這種感染。於是,他做了「洗手」實驗:所有醫學生與醫師,在解剖課後、進行醫療前,必須用加氯消毒水清洗雙手。他證實,有清洗者病房死亡率大幅降低。這就是現代勤洗手防治疾病的起源。

 

塞麥爾維斯嘗試發表研究結果,可是醫師們非常驕傲,以為「醫生的手是最乾淨的」在手術和解剖時從不洗手,也不戴手套,便對塞麥爾維斯群起攻擊,不接受他的論文,逼他丟了工作,只得回故鄉,擔任無薪的產房醫師。塞麥爾維斯仍默默推廣洗手和病房清潔,讓該地產褥熱大大減少。

 

在沉重的同儕壓力下,塞麥爾維斯終於精神崩潰,被送到精神病院,他遭受院內守衛殘暴毆打,傷口受感染,半個月後,這位一生反對髒亂的偉大醫師,竟因病院髒亂,引發敗血症,於46歲壯年死於髒亂之中。

 

他過世同年,法國「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終於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可以造成人類疾病的細菌。同年,英國「現代外科之父」約瑟夫‧李斯特也進行一系列改善措施。從此,勤洗手消毒觀念逐漸普及全世界。巴斯德和李斯特背書下,「醫學界叛徒」塞麥爾維斯得到平反,世人追念他為「母親們的救星」。

 

塞麥爾維斯以生命護衛真理,印證《聖經》教導:以洗手潔淨自己來獻祭及保健。讓人不禁感恩讚歎上帝的愛,為人類超前部署,立下避免疾病的方法。

 

點我看更多【因約眺望專欄】新冠啟示

(文章授權/潘榮隆牧師)

(本文部分資料出自拙著「為「洗手」殉道的醫師」,《宇宙光雜誌》2020年10月)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author

潘榮隆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