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牛頓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在蘋果樹下,以物體運動歸結出「萬有引力」,為人類在浩瀚星象中渺小的地位與處境,指向一個遙遠的盼望:任何的「存在」之間,都彼此存在一種關係、甚至多種「引力」,值得我們去探索。偉大無限的神存在,自會吸引存在的我們。神是愛;祂用愛吸引我們,我們就快跑跟隨祂...

「願祢吸引我,我就快跑跟隨祢。」(雅歌1:4)

 

艾薩克.牛頓(Issac Newton)告訴世人,相互吸引,其實是萬物內建的(Intrinsic)本質。17世紀,啟蒙運動大師法國伏爾泰(Voltaire)見證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科學家英國牛頓葬禮,大受感動,後親訪其故鄉,由牛頓親屬中得知一個有趣軼事,把它放在著作裡,於是舉世皆知,牛頓為躲避瘟疫返鄉,在樹下做白日夢時,被一顆掉落的蘋果給砸醒,竟然悟出「萬有引力」學說――苦難似乎增添智慧呢。

 

任何突發奇想也非無緣而來,運動力學大師牛頓在防疫隔離期間,被天體運動所吸引。

 

16世紀,哥白尼以「日心說」反對傳統亞里斯多德-托勒密「地心說」理論,來解釋星象運動。伽利略隨後用自己發明的望遠鏡觀測木星,證明日心說的正確性。天文學家卡普勒透過更精密的觀測,以日心說總結出著名的天體運動定律,指出行星運動軌跡是橢圓形。

 

1687年牛頓遂在其著作《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中,以「萬有引力」解釋了當時所有已知的運動現象,認為兩物體(a和b)間的作用力(引力)與該兩物體的質量(m)乘積成正比、與其間的距離(r)平方成反比:F=(ma.mb)/r.r。牛頓的運動定律縱橫物理學三百多年,影響深遠無出其右。

 

到了二十世紀初,科學家發現,在一個極狹小空間裡(r很小)、兩顆極微小(m很小)的粒子極速運動,無法用牛頓運動定律精確預測,偉大的物理奇才愛因斯坦便提出相對論修正牛頓運動定律,掀起運動力學革命,物理學遂由古典牛頓力學進入了量子力學世代,為人類譜下一段璀璨光輝的發現歷史。

 

小結這段美麗的物理史:牛頓悟出兩物體間具有普遍存在的(萬有,Universal)關係(如:作用力)、這些關係又受其它(環境)條件影響(如:距離)。

 

雖然對於後來延生出的運動與力學等定律,有許多因環境(條件)變化或限制而做修正(如:相對論、量子力學)、或增補(如:熵力;參閱本專欄2021-08-25與之後等4期)、或衍生(如:霍金的愛情物理學,「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甚至全然否定(如:「萬『無』引力」悖論),基本上仍難逃牛頓當初那份在蘋果樹下被敲擊出靈光一閃的頓悟:萬物之間,在時空內有一份超越空時的一縷關係。

 

作為萬物的人與人、人與被神所造的萬物,甚至人與造物主之間,存在著相關係是宇宙至理――任何一個人看似孤立的存在,卻又非疏離不沾的絕緣體,才是宇宙間確真不移的事實。彼此如何作用是人類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我們為這關懷而活。

 

牛頓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在蘋果樹下,以物體運動歸結出「萬有引力」,為人類在浩瀚星象中渺小的地位與處境,指向一個遙遠的盼望:任何的「存在」(Being)之間,都彼此存在一種關係、甚至多種「引力」,值得我們去探索。偉大無限的神存在,自會吸引存在的我們。神是愛;祂用愛吸引我們,我們就快跑跟隨祂。

 

(文章授權/潘榮隆)

  • news-details
author

潘榮隆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榮譽講座教授。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