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人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問題或目標,往往就不會嘗試解決,因為他們對正面結果不抱希望...

有個歐洲電視廣告我滿喜歡的。

 

畫面上是城市的一條街道,路旁停了一排覆蓋白雪的汽車,有位著西裝和大衣的上班族從大樓走出來,動手清除他汽車上的積雪,過程中不斷搓揉拍打自己的雙手以保持溫暖。

 

好不容易把積雪清除了,他後退幾步,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 按了一下汽車遙控鎖,「嗶——嗶」,雖然有聲音但他的車卻沒有動靜,他再按一次遙控鎖, 旁邊那部車的尾燈閃了一下,鎖被開啟。

 

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費了半天勁清除積雪的車是別人的,不是他的車子。

 

你是否一樣,也曾在對談中擺錯重點?有一次的教練對談中,對方提出一件事,在我聽來是很好的主題。於是我使勁地爬梳整理問題,讓解決辦法顯露出來。

 

就像廣告裡那名男士清除積雪,費了半天勁,卻聽到被教練者說:「嗯,那個謝啦,可是我原本是希望今天可以來為我們的年會做準備的…但是現在沒時間了。」

 

我雖然教練得好,但卻把重點搞錯了!

 

我們很容易自以為知道什麼對人最好,就自行給他們比請求的「更好些」的東西。

 

我們可能想:「不,你真的需要處理的是…」但耶穌沒有這樣,在福音書中,耶穌有三次特地問人想要什麼。

 

太不可思議了,明明祂有一切豐盛讓人支取,對人真正的需要那麼有洞察力,卻容許這些人照著他們自己的需要和感興趣的,說出自己想要的事!以下就來看這些例子。

 

兩位盲人呼求,「耶穌就站住,叫他們來,說:『要我為你們做甚麼?』他們說:『主啊,要我們的眼睛能看見!』 耶穌就動了慈心,把他們的眼睛一摸,他們立刻看見,就跟從了耶穌。」(馬太福音二十32-34)

 

第二個例子是,安得烈和另一門徒提出一個簡單又可能不太重要的請求:「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他們說:『拉比,在哪裏住?』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他在哪裏住,這一天便與他同住」(約翰福音一38-39)。

 

耶穌並沒有漠視安得烈和彼得小小的請求,而是重視他們視為重要的事情,祂以此尊重他們和他們的請求。

 

耶穌永遠樂意傾聽人們的請求和心願,我們效法耶穌,詢問對方想要什麼,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擔憂和願望。

 

作為協助者的角色,常常不自覺地自行坐上駕駛座,努力提供對方所需要的。

 

但是,我們應該將對方視為他們自己人生的專家,並且信任他們去思考、決定和行動。

 

基督徒教練承認聖靈的工作,並倚靠祂的引導,相信聖靈必透過許多不同方式引領對方。

 

教練不開處方、給建議或教導,而是巧妙地幫助被教練者更深地反思,找出上帝正在怎樣引導他們。

 

有時候一場對談的價值僅在於釐清對方的問題或目標。

 

人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問題或目標,往往就不會嘗試解決,因為他們對正面結果不抱希望。

 

拿破崙給領袖下的定義是「領袖是希望的莊家」(指領袖帶給人希望)。

 

透過釐清教練對談的結果,可重燃對方心中的盼望和信心,朝著發現與行動邁出步伐。

 



(出自《COACH教練式領導》 作者:基斯.韋伯 Keith E. Webb)

 

author

格子外面文化出版

【格子外面文化事業】希望能夠透過文字的傳遞,與每個人分享框框外的一切寬廣與美麗。主要出版的範圍領域包含:社會、人文、心靈、藝術、文學、教育、宗教、健康。期待能與讀者分享不同角度的思維、不同以往的觀點、不同與眾的省思, 建造一個更好的社會與環境、更好的心靈與健康。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