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瓦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幼稚園裡做了一項經典、有趣的「棉花糖實驗」:於小孩子面前,他擺了幾顆棉花糖,規定如果他出去15分鐘,再回來時,沒有偷吃的孩子,可以得到雙倍的棉花糖。之後,他追蹤這些孩子,發現...
自律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哥林多前書9:27)
士林初中(國中)校長邵夢蘭,晚年由摯友蔣宋美齡帶信主、遺囑灰骨撒向大海,她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做規定的事」。邵校長更親自開課,凡是士中學生必修:《論語》、《曾文正公家書選》,必背、也必考才能畢業。
從此,士中人一生都只做「規定的事」,「顛沛必如是、造次必如是」。《論語·里仁》我們從該是狂飆年少的孩子起,就學習做為「有教養」、「有自律」的一群。
「自律」是「教養」的核心,應該自小學習,以免「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
上世紀60年代,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瓦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幼稚園裡做了一項經典、有趣的「棉花糖實驗」:於小孩子面前,他擺了幾顆棉花糖,規定如果他出去15分鐘,再回來時,沒有偷吃的孩子,可以得到雙倍的棉花糖。
之後,他追蹤這些孩子,發現:能為偏愛的獎勵堅持忍耐更長時間的小孩,爾後有較好的人生表現,如:好的成績、高教育成就、優質身體,以及其他指標。他的結論:能克制自己,也就是「自律力」強的人,較易成功。
2011年,艾芙撒隆·卡斯比(Avshalom Caspi)領導美、英兩國團隊,利用「但尼丁研究設計」(Dunedin study)、自律力尺標,進行「自我控制力」(Self control)對後來生涯影響之分析。
他們發現:自我控制力強者爾後社經地位、財務狀況、收入都較高,不易陷入財務糾紛,並且身體健康較良好、比較不會造成單親家庭、或涉入藥癮及其他犯罪事項。
之前(2004年),賓州大學保羅·艾斯林哲(Paul Eslinger)就認為自我控制與大腦前額葉皮質(控制理性)有關。
2009年,洛杉磯加州大學的伊里略·柏克曼(Elliot Berkman)發現,自我控制會減低杏仁核(主掌情緒)、腦島(成癮、將渴望轉化為滿足)之活性,表示自我控制力強者情緒穩定、易於滿足。
2012年,達特茅斯學院的塔德·希特頓(Todd Heatherton)接著指出,自律性高者伏隔核(報償迴路、快樂中心)活性增加,心性較達觀、喜樂。
隔年(2013年),韓國大學的金成一教授(Sung-il Kim)將前人研究結果整理出參與自律主要的大腦部位,其中有:背側前額葉皮質(與目標導向有關)、額眶皮質(主掌價值判定)、伏隔核(主司報償系統、愉悅感)
並提出結論模式:有自律能力的人,必然有理性、人生有目標、喜於追求高品質價值、以及隨處洋溢滿足、喜樂,不會因為「自我限制」而失去生命歡愉-這些都是成功者必備的生命品質。
「自律」顯然就是一種延遲享受的能力與保證。
初始,自律看似一種抑刈扼殺、缺乏自由、違反人性之不良教育法,但弔詭地,肯對於未來有所期望、信心、堅持,而願意自我節制、犧牲時,竟奠立了成功、豐盛生命的基底。
「神經神學」支持:自律力是教養成功的指標。
(文章授權/潘榮隆)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榮譽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