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夏忠堅牧師(左二)領著全家,三代喜樂合影。(圖 / 夏忠堅 提供 )

自小就離開澎湖的家的夏忠堅牧師,經歷特別的「孤兒院」生長過程,因此更能體會人的軟弱。一路受「屬靈父親」周聯華牧師的牧養、帶領,經歷自身被醫治,一生投入教會福音運動;今成「資深教練」,傳承新世代。

夏忠堅幼年生長於澎湖望安,當時許多漁夫外出打魚後,就回不來了,造成島上有很多「孤兒」。

 

他的爸爸是傳道人,父母於「澎湖講美基督長老教會」牧會,協助孫理蓮師母,照顧、安置困苦的孤兒們。

 

夏忠堅回憶,小時候除了主日敬拜外,週一到週六,每天有兩次家庭禮拜,其中固定必唱的「神曲」是台語詩歌〈求主教示阮祈禱〉(求主教導我們禱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唱,至今仍令其印象深刻,還能琅琅上口地哼唱,所奠定的信仰基礎,至今不忘。

 

 

《求主教示阮祈禱》歌詞

求祢俯落聽阮祈禱

祢的子兒謙卑求討

阮若所求合祢旨意

願祢應允顯出慈悲

 

因著孫理蓮師母來到澎湖,發現夏忠堅一家一貧如洗,兄姊已離家,仍有四個年幼孩子,比孤兒院的生活更艱困。於是,9歲的夏忠堅及三哥,兄弟倆被帶到台灣,安排住在孤兒院,一起受教育。
 

1957年的小二暑假,夏忠堅離家、離開父母,直到升大學。年幼的他,來到超過100人的育幼孤兒院,形容這是一個「特別的所在」。


一直不願「明說的」成長背景...

有別於以往環境,突與上百人同住的團體生活,使夏忠堅必須學會觀察,像是一桌子人吃飯時,要夾多少飯菜,就是一門功課。

 

生活中的團體互動,讓他怯生生的性格更加退縮,必須懂得忍耐、隱藏感覺、互相體諒;夏忠堅牧師坦言:時代背景下,自己成長過程期間,一直不太能接納自我,非常在意別人的反應及看法,導致自己曾經「自卑」,不願意「揭露」自身過去,沒有自信。直至婚後,在婚姻中日漸獲醫治和改變。

 

 

從小於澎湖,每天早、晚,一天兩次家庭禮拜;來到台灣孤兒院後,院長也是帶著他們每天作禮拜,一週7天都有。他猶記,小六第一次「決志獻身」做傳道人,初中一年級,第二次決志。然而,進入初二青少年時期,開始理性教育學程,進而「質疑」基督信仰,進入大學中文系後,則沉迷於存在主義與易卦等相關研究。

 

當時的他,參與「南京東路禮拜堂」聚會,大一暑假時,聽到吳勇長老分享路加福音1:78-79「因我們神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

 

他自覺,真是個落在黑暗裡的人,於是悔改禱告:「主啊!若祢真如日光,求主臨到,我願意再次『獻身服事主』。」隨即,翌日就被邀約參加「追求小組」。

夏忠堅牧師夫婦(後排站者)與孫越(右坐者)夫婦合影,喜樂滿懷。(圖/ 夏忠堅 提供 )

 

重要的造就過程,神學院讀「24年」

 

從大二到大四,他竭力參加每一場追求小組聚會、且從未缺席,小組中的生命導師帶著他去佈道、傳福音,逐章逐節的陪讀聖經、牧養他,奠定信仰基礎。


他笑稱,別人神學院只讀三年,他的神學院教育,是從小就入學,讀了近24年。

 

 

1974年,夏忠堅全然獻身服事主,委身於「學園傳道會」,沒有進入學生福音服事,而是開始參與教會增長事工,推動教會成長。

 

越服事,越覺得實際牧會之必須,直到服事10年後,應周神助牧師之邀,加入「台北靈糧堂」的牧會事奉團隊, 擔任「執行牧師」。

 

 

學園傳道會於1987年開始,推動《我找到了,你也可以找到》活動,是台灣教會首次的聯合佈道運動,當時由周聯華牧師擔任主席、夏忠堅牧師擔任總幹事,開啟兩人長期配搭的同工關係。

 

「2000年福音運動」啟程

1987年12月底,夏忠堅邀請周聯華牧師、高俊明牧師,共同擔任召集人,召聚台灣眾教會領袖,同來思考:「面對2000千禧年,教會當何去何從?」各教派、福音機構領袖們齊聚,探討2000年台灣教會宣教策略,於是「2000年福音運動」應運而生,宣示期能興起1萬間教會,200萬信徒,200名跨國宣教士!

 

目標之遠大,團隊開始組成「福音運動推行委員會」,每兩月一起開會,是台灣有史以來,各教派、福音機構大聯合的開始;周聯華牧師擔任推行委員會主席,夏忠堅牧師任總幹事,開始2000年福音運動。
 

當時,該運動以「教會合一」為職志,卻沒有專職同工落實。夏忠堅牧師深覺此聯合運動,沒有進展,於是向教會「辭職」,欲專心推動教會2000年聯合運動。後來,在台北靈糧堂的支持下,以借調10年的方式,使夏忠堅夫婦得以專注推動該運動。

 

2000福音運動之初,沒人、沒錢,卻舉辦2,500人參加的第一屆台灣福音會議;又逐次開展「總動員佈道」,聯合台灣眾教會,在同一時間、同一首主題歌、同樣的參考講章,各教會自行舉辦同樣主題的佈道會。

 

於是,「耶穌是現代人的希望」、「最好的朋友耶穌」、「耶穌愛你」系列主題佈道活動,熱烈展開。10年努力下,達成「200位海外宣教士」,教會的合一與成長也很顯著。後來,小組運動、敬拜讚美運動、靈恩更新運動等接續興起,逐漸帶動台灣教會近年的蓬勃發展。

 

2000年福音運動期間,由推行委員會於1998年10月、另行成立相輔的「基督教救助協會。1999年的921大地震發生之際,當時救助協會只成立一年,卻適時且快速地連結眾教會,投入救災和重建工作,並於三年重建後,成功將災區16個「家園再造工作室」中的7個,轉型成立教會。

夏忠堅牧師(右)與名導魏德聖(左),共同為信仰努力。(圖 / 夏忠堅 提供 )

2000年年底,福音運動的階段性任務已達成,夏忠堅牧師想要正式結束「2000年福音運動」組織與事工,而周聯華牧師卻認為,這是台灣教會的重要里程碑,必須延續推動。

 

因此,即以「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的正式名稱,繼續以「教會更新、福音廣傳」的異象,連結眾教會推展合一運動、健康教會建造、廣傳福音直到如今。

 

夏忠堅牧師數算恩典,至今已服事47年,如今以74歲之姿,交棒給新生代,自己轉任為資深教練,以提供教會諮詢服務、講道、訓練、寫作,更專注推動教會健康發展。

 

母親節的醫治,成就健康器皿

夏忠堅牧師回顧一生事奉,從成長、到成為傳道人,曾絕口不提「孤兒院的成長背景」,直至進入靈糧堂牧會第二年。當時周神助牧師到美國過安息年間,由夏忠堅擔任代理主任牧師;適逢那年母親節,沒有同工願承擔傳講母親節信息,他只好硬著頭皮在母親節講道。

 

然而,自小離家,10年之後高中畢業,才第一次回家見到媽媽,從小沒有體驗過母愛的他,要如何傳講母親節的信息?

 

 

其內心極度掙扎,向著三堂主日會眾,述說出自己的生命故事。 從頭到尾、他「哭泣」著傳講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看,你的母親」信息,聽道的弟兄姊妹,也跟著流淚不止...。就在這次母親節講道中,上帝完全醫治了他內心的傷痛。 

 

 

夏忠堅牧師直到40多歲才領悟,孤兒院的成長過程,是上帝在自己身上的「特別恩典」。若非特殊成長過程所塑造的忍耐、尊重別人、自認卑微、放得下、受得氣….等性情,他則無法做教會的聯合事工。

 

屬靈父親周聯華牧師的榜樣

事奉上,夏忠堅牧師說,對他影響至深的是周聯華牧師。當時,他配搭執行一系列的「周聯華佈道會」,過程中,深受周聯華牧師的教導,對方可說是工作主管、生命「禱」師、更是屬靈父親,又像忘年之友。

夏忠堅牧師(左)轉任資深教練,與兒子夏昊霝牧師(右),回到澎湖兒時生長的教會前,使傳承別具意義。(圖 / 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  提供 )

家庭祭壇 ,讓聖靈有主權

夏忠堅牧師感謝上帝給他絕佳的另一半,有師母的鼓勵、陪伴,使其真正認識自己。

 

他曾「痛恨」小時候的家庭禮拜時間,因著「屬靈的高壓」,他特別著作《家庭禮拜EASY GO》一書,書中共有136篇「讓愛天天住你家」的活力配方,夏忠堅認為,要給孩子愛、為他禱告,讓孩子能在恩典中成長。師母常在孩子睡了後,特地到床頭為兒子禱告,相信藉著祈禱,孩子能享受更多愛、更多學習尊重,並聖靈會親自教導,智慧及身量能日漸長成。

 

現在他與師母,仍然每天為著兒子夏昊霝一家禱告。

 

真實的呼召:一生都服事

 

上帝呼召是對「每一個基督徒」的,每個基督徒都應該「全職」服事主。

 

 

不論是在教會、機構或職場,有些人是全職傳道人,有些則於職場上做「雙職傳道人」,所有的基督徒,都應該是「傳道人」。每個階段,可能有不同階段的服事,然夏忠堅牧師說,只要裡面有「真實的呼召」,會催促你「真實的服事」!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