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沐仁耳鼻喉科團隊自願前往社區疫苗接種站服務。(圖/記者林子騫、沐仁耳鼻喉科臉書粉專)

長者來到社區疫苗接種站,坐定位後心情忐忑,手插腰、牙一咬,準備迎來關鍵的一針...「咦?怎麼不會痛?」醫護人員俐落地貼上紗布,並溫馨提醒注意事項,老人家一顆懸著的心才慢慢放下。本報專訪第一線、自願前往施打疫苗的醫護團隊,帶大家身歷其境,從不一樣的人性視角,一探幕後「花絮」,和施打過程中笑淚交織的溫馨事件!

主動赴前線守護民眾安全

截至7月9日,全台灣COVID-19疫苗第一劑,共接種3,357,000人次,人口涵蓋率約13.98%。衛福部目標於7月25日,涵蓋率能達到25%。

 

稍早於今年5月份,當台灣疫情再度惡化,許多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回應篩檢站的招募,主動赴前線守護民眾安全,當時,鄭仁信醫師便是其中之一;6月份進一步率診所醫護人員,加入社區疫苗施打的行列。

沐仁耳鼻喉科團隊於社區接種站。(圖/沐仁耳鼻喉科臉書粉專

鄭仁信醫師經營的沐仁耳鼻喉科診所(以下簡稱沐仁)團隊,目前一個月平均約6~10場到疫苗接種站的服務,並擔任社區接種站的種子教官,且診所本身亦有進行施打。

 

人力需求,一個注射工作線是6人,沐仁大多是2-3線,所以每次出動需12-18名人力,包含醫師、護理師和行政人員等。

 

相較於診所內的環境與收入,社區接種站的工作客觀條件相對低;且必須接觸更多人群,染疫風險相對高,為何仍自願來此?

 

鄭仁信醫師表示,「我們希望盡可能幫助長輩;當接種疫苗的人越多,我們就可以保護更多脆弱的族群,離解封之日也就越近。所以我就跟沐仁的同仁討論過後,大家都非常地願意做這件事情──即使很辛苦。」

 

鄭醫師認為,目前最好的防禦的手段就是疫苗,因此願意出來支援各社區的接種站,幫助社區更快達成接種率的目標。

鄭仁信醫師率沐仁耳鼻喉科團隊,赴社區接種站服務。(圖/記者林子騫)

安撫長者的心,「能幫上忙是真的很棒!」

不只他有這份願做的心,團隊中一位擔任藥師的胡小姐,第一時間響應參與接種站的行政工作,且堅持不收政府補助的款項,而是請醫生分配到其他費用上。胡小姐受訪時說,「在這個疫情嚴峻的狀況之下,能幫上忙是真的很棒,所以就很自願!」

 

在社區接種站,藥師胡小姐會幫忙長輩寫意願書、拿針劑...等行政事務,她分享,看到許多七、八十歲的長者,是抱持害怕的心情來打疫苗,曾有一位獨自來的婆婆說:「我很怕,但又不能不打...」

 

胡小姐便溫柔地請她放輕鬆,「多跟他們說些話,可以安慰到他們。我們只要多給他們一點點愛,然後關心他,他就會把一顆心放下來」

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校區接種站外,備有許多輪椅,供長者使用。(圖/記者林子騫)

雖身處風險較高之處,且疫苗副作用的消息時而傳出,但本身是基督徒的胡藥師深信,「凡事有(天上的)阿爸父在,就不會怕,繼續往前走!」每一天出門前,她都會求主指引和庇祐。

 

她也提醒,長者們在打完針後,有痠痛或異常狀況別忍耐,一定要告訴家人,前往任何一間鄰近診所就醫,把傷害和憾事降到最低。盼望讓疫苗普及率提升,保護還無法施打疫苗的年輕學子,以及因種種考量不施打的長者的安全。

接種疫苗現場。(圖/沐仁耳鼻喉科臉書粉專

砸重金購入相關器材

團隊中的護理師李小姐和曾小姐分享流程,從一開始診所跟衛生所接洽、場勘,正式施打時須精準掌控劑量、長者定點、定位、報到、過卡、醫師診治、打針、衛教等,都體現團隊默契。

 

高雄採用定點、定位的「宇美町式」施打法,讓長輩不用預約、排隊,只要帶著通知單、身分證和健保卡,到場坐定,由醫護人員滑動來施打疫苗,就能完成施打。因此,便於醫護人員移動的器材就更為重要

 

「我們鄭醫師全力支持,砸重金自費買超過萬元的推車設備!」李護理師說,「他真的是本質的服務,所以我們願意跟著他,秉持幫助更多民眾、長者的心態,犧牲自己的假來服務。」

沐仁耳鼻喉科自費購入各種推車,以利必須隨時移動的接種工作進行。左為升降自如的電腦桌。(圖/記者林子騫)

甘苦談─服事人也受人服事

談到印象深刻的經歷,李護理師想到,曾經在某一個校園內的社區接種站,不僅沒有冷氣,工作人員須忍受高溫燜熱;打疫苗打到一半,竟開始下大雨,半開放式的空間會飄雨甚至積水,只好臨時開另一間教室。

 

雖有辛苦之處,但她們說,「能親力親為,為長輩接種,滿開心的!而且很多長者稱讚我們團隊親切,打針不痛、沒感覺...等,被認可很開心!」

 

那麼,家人會擔心嗎?李護理師說,家人都很支持,她自己有兩名幼子,由先生和公公婆婆全心幫忙照顧。另幾名工作人員也表示,家人對此都抱持正面態度。

施打疫苗現場。(圖/沐仁耳鼻喉科臉書粉專

鄭仁信醫師也分享了一個印象深刻的事,有一位婆婆在鄭醫師看診完、護理師準備來打針時,向她的兒子和護理師抱怨說:「怎麼沒有醫生看過我?」但鄭醫師明明已問診,文件上也已簽字蓋章。

 

雖不明究理,鄭醫師仍耐著性子再看一次,並詢問:「有沒有在使用什麼藥物?」婆婆沒有講話,兒子則代替回答,母親有在吃阿茲海默症的藥。

 

「那個時候我就明白說,噢!原來她是真的完全忘記,在她的記憶中,沒有我問過她、問診過這件事情。因為她已經失智狀態,所以她沒有近期的記憶。那時候我內心的不舒服,就突然消失了。我就突然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婆婆。」

 

鄭仁信醫師坦言,對他而言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很多時候我們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很容易就會覺得被冒犯;但當我們試圖去了解這件事情、或是對方的時候,那被冒犯的感覺,會發現都是自己庸人自擾。」

醫師問診。(圖/沐仁耳鼻喉科臉書粉專

行政同仁Sunny則談到,當第一線施打疫苗的團隊出動,診所內就必須有其他同仁補位,因而增加工作量,如撒母耳記上3:24所說,上陣的得多少,看守器具的也得多少,應當大家平分。不論是在前線或後方支援的人,都同得神榮耀的獎賞

 

最後Sunny分享兩方面的代禱事項:

1.疫苗副作用的降低。

2.疫苗來源能如「五餅二魚」般,源源不絕!

因許多人力前往接種站,留守診所的沐仁耳鼻喉科同仁,必須負擔更多工作,仍無怨無悔支援。(圖/記者林子騫)

越是在黑暗,越要發光

本身也是基督徒的鄭仁信醫師總結,「越是在苦難、越是在動盪的時候,就是我們基督徒可以很好地發揮之時。」

 

他深吸一口氣,語帶哽咽地引用羅馬書8:38-39經文,「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我一直覺得我們沐仁耳鼻喉科,就是企圖成為那個無法隔絕的愛;那無法隔絕的愛,是在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裡面的。...那我們就是在做這件事情,就是沒有辦法...(哽咽)...沒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阻擋這樣子。」

 

他認為,基督徒就是耶穌在地上愛的代言人,所以願意去做更多看似對自己無益,卻能榮神益人的事情;反覆地自我提醒、反覆地用自己的生命,來實踐的聖經的教導。

 

防疫不鬆懈

如今台灣疫情稍見趨緩,但仍不可掉以輕心;當醫護人員持續在前線守護民眾,讓我們也用禱告,和實際的防疫行動,同心合意,彼此扶持前行。

今日報來到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校區接種站現場,一起進入醫護團隊的生活,聽聽他們的溫馨分享和專業提醒。(攝影、剪輯/記者林子騫)

 

相關報導》

是診所也是社區教室! 疫情升溫後赴前線支援,鄭仁信醫師:關鍵時刻的抉擇考驗信仰

 

精選要聞》

宗教實體聚集有條件》如何「微解封」?立刻輕鬆看!(附防疫計畫範本)

關鍵時代中你要選擇「躺平」還是「預備好」?願主興起扛起世代、國家命脈的約書亞世代!

於萬華快篩站前線連續46天戰鬥狀態、作好隨時確診準備 楊君宜:神教我不要怕,因祂同在!

 

立刻加入今日報LINE社群》點此加入

 

一人一磚支持今日報3.0改版》點此奉獻

 

立刻加入今日報LINE,熱門文章一次看》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