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社會瞬息萬變,教會的服事與功能亦日趨多元,而與教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神學院,面對現實環境,須做出必要的改變與調整。

浸信會神學院院長蔡瑞益認為,不管社會如何變遷,神學教育仍應該有其「不變」的堅持!

教育部立案 有助校園福音推廣及世界接軌

(攝影/記者吳佳玲)

浸信會神學院是全台第一家通過教育部立案的神學院,從最初的籌劃募款到申請通過立案,前後花費約5年時間;目前尚有華神台神玉山中台南神聖光等神學院,都在積極爭取通過教育部立案。

通過教育部立案是神學教育必然趨勢?蔡瑞益院長表示,申請立案幾乎是所有神學院努力追求的目標,帶來的效益有三:

第一,有助校園福音推廣。神學教育可以更名正言順進入全台各級學校,如在大學院校內開設通識課程,同時對從事神學教育工作者產生很大的助益。目前,浸神已在嘉義的協同中學開設在職進修課程,幫助大學教通識課程的基督徒教師接受福音裝備;7月將在台北針對基督徒教師,開設4個學年的暑期班,並邀請周聯華等牧者擔任講員。

第二,有利於全國接軌。過往神學院歸屬在內政部管轄之下,所以不論是對大陸或海外進行神學教育的學術或師資交流,簽證申請往往受限;一旦通過教育部立案,只要通過外交部與教育部,簽證審核將更有效率,也能獲得與學程一致的在台簽證期限,這是對海外招生的優勢。

第三,讓神學教育為社會大眾所信任與接納。過往浸神曾因為頒授學位遭到檢舉,因為這樣的切身經歷,深刻體會通過教育部立案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浸神下一個10年 仍重打穩根基

(攝影/記者吳佳玲)

「通過教育部立案後,很多人擔心浸神會改變。」蔡瑞益院長強調,浸神仍會持守原來的使命與宗旨,以教牧與宣教人員為培訓主軸;教育是百年大計,唯有打好根基,具備長遠的歷史觀,才能讓神學教育得以有良好的傳承,這就是浸神下一個10年的藍圖。

在教牧與宣教人員培訓將逐漸趨向「區隔化」與「科技化」,傳道人必須有更寬廣的眼光和做法,針對單身、兒童、青少年或銀髮族等不同族群,需有不同的服事預備。另一方面是科技發展帶動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改變,浸神除了積極儲備師資、添購書籍及圖書館自動化之外,也把學術論文及期刊的發表方式,從昔日的紙本改為透過網路發表。

台灣神學教育發展 以「智慧」作「知識」的基石

因應社會不斷的變遷,神學教育所教授的「知識」必須不斷與時俱進,但蔡瑞益院長認為,「對神學院來說,更重要的是教導『智慧』,即如何依靠神與不改變的聖經,面對時而改變的環境。」神學教育只是基礎,若太過重視工作導向的方法論教導,無法成為一生之用。

「知識」發展需以神的「智慧」作基石,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神學教育發展必須與教會密切連結,為基督與教會訓練時代人才,除了成為「老師」預備人才、當「僕人」服事教會外,更要負起「先知」的責任,把真理做正確的詮釋,適時對教會發展,提出前瞻性的建議。

面對當前台灣教會發展,蔡瑞益院長語重心長的說,有越來越多教會落入「方法論」勝於「基督論」的盲點中,不斷鼓勵大家要傳福音或如何傳福音才有效,一味想使教會變大、人數增多,卻忽略信徒與上帝的關係建立,以及福音內涵的詮釋;當往後再回來檢討這段歷史時,會發現這時期的教會太過「實用」或太「現實」。

不論是神學院或教會發展,都必須先有「道」,再有「人」,然後來講求「方法」,因此次序要有、平衡要有,「動機」要純粹,避免落入數字與大小的迷思中。

兩岸基督教交流 把握黃金十年

兩岸基督教交流進入黃金十年關鍵期。

兩岸基督教交流進入黃金十年關鍵期。 (攝影/記者吳佳玲)

就目前兩岸神學交流,浸神算得上是走在前頭,自1987年起,即有不少大陸弟兄姊妹邀請浸神過去,但當時仍趨向保守。

直到三、四年前,浸神有了較為明確的兩岸交流方針:「以神學院對神學院交流為主,不涉及當地教會工作。」蔡瑞益院長更親自帶領老師們一起前往大陸,從上到下、從中央兩會到地方神學院,進行拜訪與觀摩。

蔡瑞益院長表示,大陸基督教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從50年代到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到80年代、80年代至現在,而文革時期影響近30年神學教育發展,老師群出現斷層現象,只有年長與年輕兩方極端,這是歷史所造成的過渡期。但無可否認,這些年長的老師經過文革洗禮與生命的淬煉,是再多神學理論與方法都難以取代的。

或許目前台灣的神學教育佔有軟、硬體的發展優勢,但蔡瑞益院長亦不諱言:「大陸有很多優秀的人才,神學生都非常用心用功,講道也是一級棒。」台灣神學教育的領先只是「暫時」的,能把握的就是這黃金十年,因為大陸的改變與發展不可限量,台灣要學習與可以學習的還是很多。

他分析,大陸現階段的神學政策,最多以學術交流或講台分享型態進行,台灣想過去辦學不大可能。但大陸的政策改變很快,現在看的「不可改變」,可能過幾年又「改變」了;因此,對兩岸神學交流,蔡瑞益院長仍舊保持樂觀態度。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