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以前,「上線」這件事還普遍被認為是一個「活動」,是人們有時為了從事娛樂或商業行為才做的事...
《Desiring God》專欄作家Samuel James提到,人類並非完全理性,我們會反映出自己所相信、所愛的是什麼,換句話說,我們會被外在的事物形塑,包含如今複雜的網路社群世界。
不久以前,「上線」這件事還普遍被認為是一個「活動」,是人們有時為了從事娛樂或商業行為才做的事。然而現在可以更精確地將這件事稱為「存在」,因為大部分的人或許已經很頻繁且自動地與網路連結,以至於難以想像一周不上線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然而在網路世界有它自己的崇拜模式,除非我們意識到這件事,否則它會巧妙的改變我們的欲望和習慣,削弱我們對真理的論點或對他人的愛。而其中三種主導心態,嘗試向我們傳播「真理」。
我的故事就是終極事實
在社群網路文化中,個人敘事不僅只是一個資訊來源或是身分,而是一種神聖的權威。「這是我經歷過的,這就是我所相信的」,因此質疑別人的敘事根本是犯下大罪。
然而,根據聖經,你我都不是自身經歷的最終詮釋者,我們都是眼光有限的受造物。我們的經驗固然重要,但它們不是最終的事實。不是高舉自身經驗來決定我們相信或不相信什麼,而是應該讓神的話語和真理幫助我們詮釋自身經歷,並且在神的偉大計畫中重新定位我們自身的故事。這麼做並不會貶低我們的人格,而以信心來到耶穌腳前尋求智慧。
對我「沒有用」的東西應該被移除
在線上如果看到什麼東西讓你不開心,你可以就滑到下一頁、前往下一個網站或甚至登出,這些使用習慣塑造了我們的思想,讓人認為自己能夠控制正在經歷的,因此為何還需要忍受讓自己不舒服的事物?
知名作家暨人文學院教授Alan Jacobs稱這為「折換社會」(the “trade-in” society),這是一個只有單薄承諾、零義務成員關係,以及從教會到配偶關係都能隨時取消的世界。Jacobs以一句話描述折換社會的精神就是:「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取代:所有事物都可以被重製、或是被折換為一個更新升級的樣式。」
這當然不是社群網路文化獨有的現象,但它卻在那裡被放大加強了。這是為什麼我們越來越習慣取消好友關係甚至封鎖別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越來越喜歡在線上選擇看喜歡的牧師講道影片,取代加入當地教會可能面臨的尷尬和各種「限制」。這些都致使我們更朝向便利、也更遠離建造與委身的生活。
然而,我們面臨的不舒服、尷尬和緊張並不都是需要被解決的問題,而是在深度承諾關係中要去擁抱的現實。因為無須經歷艱難或放棄任何事物的生活,對人而言並非最好的,我們要學習的是願意在真實與良善美麗的事物中放下自己。
我需要說點什麼
你發佈什麼代表了你是什麼人,在這其中若選擇沉默會是個問題。假設現在有什麼話題或爭議事件發生,你不po文表示意見可能就等同於你不關心這件事。
上帝的創造設計是讓人能夠深切體驗情緒,然而在社群時代中,喜樂或悲傷太快就找上我們,因為它們來的快去的也快,以至於我們鮮少感受到這些情緒的重量。換句話說,社群生態使我們藉由即時發佈內容快速表示內在想法。不論是在每篇重大新聞底下留言評論,或是在滑動態時內心產生的嫉妒和比較感,我們在這之中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空間,甚至是忽略上帝的良善和主權。
當明白唯有在我們更像基督時,我們才能完全成為自己,沉默就不再是敵人。鼓勵你擁抱聖經的教導,要安靜,知道祂是上帝(詩篇46:10)、進入內室禱告、暗中禁食(馬太福音6:6,17-18)、謹慎所說的,為得保生命(箴言13:3)。提醒自己誰才是我們的創造者、救贖主、審判者以及朋友,如此一來透過網路社群不斷看到或聽到所造成的壓力就會漸漸消除。
(資料來源/Desiring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