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陳世欽牧師提醒,不應為「事工」而忽略每天生活的操練,這才是宣教的基石。(攝影/記者林子騫)

「信仰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使命」陳世欽牧師強調,信仰、生活與使命不可切割,門徒必須檢視自己是否在教會中戴了面具,或即使參加短宣隊到遙遠的地區宣教,卻忽視了生活周遭的跨文化族群?

關心國際趨勢

3月31日於高雄大八飯店舉行「第四屆宣教研討會」,主題為「宣教與關懷—跨文化差傳」,由高雄衛理堂主辦,講員為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總幹事陳世欽牧師,來自各教會機構約100位同工與韓國宣教士,齊聚參與交流。

 

陳世欽牧師先引用歷代志上12:32,大衛軍中「以薩迦支派,有二百族長都『通達時務』,知道以色列人所當行的;他們族弟兄都聽從他們的命令。」提醒推行事工的同時,「通達時務」有其重要性,因此從國際局勢談起,根據研究報告,未來十年的趨勢包括:個人主義強化、國家與權力分散轉移、社會結構轉型、能源資源缺乏的挑戰等,須留意這些改變,與我們事工之間的關聯,擬定有效的宣教策略。

 

每個人都是「生活宣教士」

接下來陳世欽牧師提出「宣教與關懷的基石」是「門徒生活操練(Discipleship)」,這不只是一群人坐在一間教室內上課的「門訓課程」,更是「生活」。信仰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使命。陳世欽牧師發現,許多人將「信仰」、「生活」與「使命」切割了,但我們不能在教會裡戴一副面具,出了教會面對世界,又戴上另一副面具。

 

跨文化差傳不只是一種由「小部分熱心信徒」所參與的事奉、活動或節目,且光靠全職宣教士,是無法達成大使命的。陳世欽牧師認為「差傳」是每位基督徒的「生活方式」。門徒為耶穌而活,帶著使命,刻意走入人群,透過「建立關係」,從裡到外活出基督的樣式,好叫人聽見、看見、感受並認識耶穌基督。

 

「跨文化」差傳不只是跨不同國籍,還包括了跨族裔、語言、地理、領域、社會階層和教育程度等「大使命」乃是挑戰教會,為了上帝的國度和榮耀,「刻意」走向這些「未得之民」,在他們中間活出基督的生命,最終引領他們作主的門徒。

 

耶穌「道成肉身」是跨文化差傳最具體的榜樣,因為愛的緣故而跨越,也就是放下、犧牲、付代價、謙卑、受苦和接納。陳世欽牧師認為,我們不應評估後因覺得代價過高、沒有好的果效就不去做跨文化宣教。其實散居海外的華人,之所以能在進入異國後,短時間內就生存得下來,背後關鍵的動力常是「為了下一代打拚,營造更優質的環境」。期望華人基督徒以相等的動力,為上帝的國度走進不同文化群體,為基督贏得萬民、做主的門徒。

 

世界上很多地方如回教或印度教堅固的區域,是全職宣教士難以進入之處,但也許教會弟兄姊妹的身邊,就有來自這些地區的人,像是同事、同學或家庭外傭,但我們有沒有活出好的樣式,成為散發影響力的人、帶他們認識耶穌?因此,還是得先回到「門徒生活操練」,這是一切的根本。

 

陳世欽牧師提出,履行普世差傳使命,是注重「全人」的福音,也就是在生活的各個面向,包含個人、婚姻、家庭、校園到社會,自己要先實際明白、並活出以基督為中心的生命「門徒生活操練」不是只在教會內部的活動,而是整體性的生活。

約100位來自各機構的宣教工作者,聆聽信息、提問回應、彼此交流。(攝影/記者林子騫)

 

走在大使命中的4點建議

對於「宣教與關懷之跨文化差傳」,陳世欽牧師提出幾項落實的建議:

 

1.認識自己
當看見其他教會有很好的宣教策略,未必要一味跟著做,而是必須先謙卑、坦承面對、分析自己的位置;若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就不可能往前走。

 

2.透視時代

目前全球人口約75億,基督徒人口約23億、穆斯林17.5億、印度教12億、少數民族群體約3.5億。基督徒人口看似最多,但若扣除一半天主教徒,再減去極少進教會的信徒,可能不超過9億人。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是每一個上帝深愛的寶貴靈魂,不願一人沉淪。我們需要先了解所處的時代,然後幫助弟兄姊妹從「本地」開始宣教;正視身邊的人,並走進他們的生命

 

3.了解使命

大使命的核心是「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不只是決志信主或來教會,更要把一個人完完全全帶到上帝面前、讓耶穌成為他生命中的王。此外,我們也須思考,是不是信主越久,生活圈也越來越小,身邊都只剩主內弟兄姊妹?基督徒應「出世並入世」,使命在世界裡,要走向萬民,讓上帝的國度降臨在世界。

 

因此陳世欽牧師提出五個觀念的「轉向」:(1)從「傳揚福音」轉向「作主門徒」 (2)從「知識教導」轉向「生命榜樣」 (3)從「參與課程」轉向「生命參與(4)從「活動導向」轉向「生命轉化」 (5)從「教會聚集」轉向「走進世界」

 

4.回應行動

不只要為自己禱告,也要為外面的事禱告。委身為一位宣教士、一項事工或一個族群恆切禱告,從年長到年幼,讓這種氛圍進入教會的DNA。此外,也能善用互聯網和宣教機構的資料庫、分享傳閱手上的宣教雜誌、以實際行動支持專職宣教士…等。

 

陳世欽牧師認為,許多企業家花時間打高爾夫球,也許與教會活動的時段衝突,但不代表他們「愛世界而不愛神」,因為每一個人的狀況不同,有時候打高爾夫球也是一種很好的傳福音機會,球友間在打球過程中長時間談話,容易聊到心坎裡,也讓對方感受到基督徒不一樣的生命,甚至還能單獨為球友禱告。

 

陳世欽牧師舉例,雖然他不特別喜歡吃印度菜,但會「主動並刻意」走入印度餐館,與餐廳裡的印度人做朋友,先了解他們、並建立好的關係。若有教會弟兄姊妹計畫出國玩,不要認為他們「愛世界」,而是要引導他們,讓出國的目的與信仰、生活、使命連結,比方說:禱告尋求這次出遊的地點、事先了解當地的社會民情、主動與當地人接觸、回國後簡短分享自己如何在這段旅程中,將「信仰、生活和使命」結合的心得等。

 

另外,陳世欽牧師也指出,隨著中國崛起,在未來十年「講中文」是華人走入跨文化族群的優勢。最後勉勵:上帝給了我們每個孩子王與后的位份,不就是為了現在的機會嗎?主動並刻意進入別人的生命中,每個人都是生活宣教士。

從事中國邊境、緬甸、印度和尼泊爾宣教工作,世界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差傳會魯瑪夫宣教士,前來與會並表示認同陳世欽牧師所分享,在未得之民地區宣教沒有捷徑,無法快速看到成果,平均約3到5年才能在當地建立起門徒,透過理解、尊重、提供實質幫助等方式,慢慢取得信任,穩紮穩打。(攝影/記者林子騫)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