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黃華真:給我機會、讓我可以做這些展覽的是上帝,旁人的反應我可以理解,但我無法不去談到我的信仰,因為創作一定會表現出這個創作者的價值觀。(圖/黃華真 提供)

甫結束臺北市立美術館「藝術家個展系列II:曠野的溫柔」的黃華真,是台灣中青代藝術創作者,多次獲國內外獎項肯定,其作品被國立台灣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等收藏。她的創作裡充滿對信仰的反思,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解釋創作靈感來自聖經,這份對創作及信仰的追尋,來自她年輕時的迷失與失落。

跌跌撞撞尋找自我認同

黃華真是基督徒第二代,對信仰只知道母親教她的兩件事:守主日、什一奉獻。北上就讀台北藝術大學時周圍非常少基督徒,她雖曾試著找教會,但去了7、8間都找不到歸屬感。那時的她還不懂如何與神建立關係,獨自在追尋自我認同的路上跌跌撞撞。

 

大三、大四時,環境及人際關係的挫敗讓她非常痛苦,雖然一年內接了7檔展覽,理當為自己的作品被看見而高興,但她卻反而陷入低潮,心中的不滿足及悲傷到了一個地步,她開始不期待起床、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麼、不知道自己被造的目的是什麼,此時一個念頭突然出現-回教會!

 

回到教會,黃華真遇到對她幫助很大的門徒導師Jennifer,讓她真實明白這份信仰及耶穌的愛。從她身上,黃華真看到無論環境多麼煩人,還是能保有世界奪不走的喜樂,這樣的生命品質讓黃華真非常羨慕,反觀自己總是在為以前後悔、為下一刻憂慮,無法享受當下。


上帝帶領,奇蹟赴芬蘭交換學生半年

在她的內心,驕傲與自卑時常在打架,導致黃華真不斷在尋找自己的位子,這樣的特點也反映在其藝術創作中。就如同「曠野的溫柔」的展覽說明所寫的,「曠野是失焦的迷途、煉淨的過程,亦是與自己及一切源頭的相遇之處。瓶頸中的重複動作,或堆疊、或流動;或渲染、或拖曳。或敲擊或打磨,或是細細密密的切痕,在持續循環熟悉的步驟中,淘洗每個步驟的執行與意義。」

 

在上帝的帶領下,她奇蹟般地在研究所最後半學期到芬蘭交換學生半年。而就在不久前,澳洲最大私人美術館白兔美術館(White Rabbit Gallery)買下她一整個系列的作品《家庭相簿》(The Family Album),賣得的錢加上母親的資助,剛好夠付她在芬蘭七個月的生活費。

 

出身單親家庭,經濟不算富裕,黃華真從沒想過能有機會到國外讀書。上帝一直等到她生命夠堅強、知道如何更緊密地跟隨祂,在最好、最合適的時間才讓她出去。透過那次的機會,上帝讓她看到,即使是在已開發國家如芬蘭,人們生命中的破碎,所需的平安、愛、歸屬感都是一樣,且唯有耶穌基督是答案

北美館「曠野的溫柔:黃華真個展」展場照。(圖/黃華真 提供)

上帝用一杯飲料回答她的疑惑

畢業後,上帝告訴她要一邊維持教會的服事、一邊在北藝大兼課教書、一邊繼續藝術創作,她曾懷疑地問上帝說:「如果要追求卓越的話,我應該是要出國才對。可是如果我出去了,小組、學生怎麼辦?我(留)在這裡真的能榮耀祢嗎?祢對我的命定到底是什麼?」

 

在晨更禱告中她看到四個字「全職創作」,她以為是自己看錯了。過幾天神又讓她看到相同的字,還想到以前曾安慰一個面帶愁容的學生,只不過一句簡單的問候與鼓勵,竟讓那個學生在她肩膀痛哭許久。「上帝告訴我要牧養他們,我才領悟『老師』這個身分也是牧養的服事。」有了從神而來的印證,她更堅定走上藝術創作的路。

 

她在信仰上的經歷,也誠實地反應在作品裡。展覽中的石雕作品──在打磨過的岩石上放置珍珠,其靈感來自擔任小組長時,看到姊妹不斷在犯同樣的錯誤,讓她心痛也心累,她問上帝:「我們認識祢之後卻還是會得罪祢,我們有可能成為祢喜悅的樣子嗎?我們到底有沒有救?」上帝透過一杯飲料回答她。

黃華真打磨石雕作品。(圖/黃華真 提供)

黃華真的石雕作品《FOUND》,材料為珍珠、大理石。(圖/黃華真 提供)

牧養經歷加深創作深度

當時她正在籌備另一檔展覽,需要和咖啡廳洽談展覽期間的限定飲品,她提出彼得行走在水面上的信心的故事,於是店家在拿鐵咖啡上撒珍珠糖,珍珠糖不溶於水、漂浮在咖啡上。看到這杯飲料時,聖靈告訴她,妳和妳的姊妹就像這些珍珠,本應在深海中、不見天日,但上帝找到妳們、把妳們捧起來,而且「不會再下沉

 

得到從神來的啟示後,黃華真很想把這個意象具體化,因此開始學習石雕、做出石雕作品,這也是最能體現「曠野的溫柔」意義的展品。在她打磨石雕作品期間,上帝也在小組姊妹的生命中動工,認識自己的缺乏、打破生命裡的惡性循環。

 

「就算全世界沒有一個人珍惜你、期待你,有一位神祂很珍惜你、期待你。神使孤獨的有家,使被囚的出來享福(參詩篇68:6),就算在曠野中,我們也不是一個人,祂在前面帶著我們走。」

黃華真將於12月13日到明(2020)年2月1日在當代一畫廊舉辦「深紅色的包裹」展覽,靈感來源為耶穌的寶血,歡迎有興趣的弟兄姊妹前往參觀。(圖/黃華真 提供)

「我不以福音為恥」

在籌備展覽時,會有來自旁人的善意提醒,比如:不要講太多與信仰有關的東西,也會遇到「一言以蔽之」的用「因為她是基督徒」來概括她所有作品的人,但黃華真並不氣餒,「有時候真的會面對到這樣的狀態,但我不以福音為恥,總有一些人會就近,有些人真的會看到一些盼望在這裡。

 

給我機會、讓我可以做這些展覽的是上帝,旁人的反應我可以理解,但我無法不去談到我的信仰,因為創作一定會表現出這個創作者的價值觀。我在曠野中學習到,神可以利用任何的媒體、機會、失敗,那些失敗如果可以讓我們回到神面前,那就是值得的。錯過上帝才是我們負擔不起的代價。」

  • 黃華真:透過信仰我認識自己的價值,我知道上帝珍惜我,不需透過「風格化」去表現我自己是誰,我是自由的。(攝影、剪輯/記者都希基路)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