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於日前(5/17-19)舉行一年一度的雙連講座:「21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教牧研習會。正逢台灣疫情升溫之際,講座改為線上進行,台神教授團再次傾全力研討,因應疫情人們生活方式與教會型態的隨之改變,如何堅定上帝對子民的心意,形塑信仰群體。
繼2020年頗受好評的「身體神學與整全信仰」研習會之後,台神教授團再次傾全力為眾教會牧長,精心預備的一場豐富的神學饗宴。 超越疫情影響,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特於線上舉辦一年一度教牧研習會講座:「21 世紀的教會論—如何形塑信仰群體」教牧研習會。
自從 2020 年初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以來,「教會—基督的身體」的樣貌有重大的改變。許多地區只能進行線上主日敬拜,享有充沛資源的巨型教會挾其影音設備的優勢,吸引到許多資源相對不足的中小型教會的信徒。這個現象令牧者和信徒不禁重新思考:教會的本質是什麼?如何形塑信仰群體?
上帝的心意不改變,形塑靠主堅立的信仰群體
曾宗盛、徐萬麟及賴弘專三位教授從舊約的角度,探討錫安主義、十二先知的餘民研究,以及「聖潔/公義種子」的上帝子民概念,闡述教會在現今處境中當如何自處與應對。
新約教授—孫寶玲、吳孟翰、張志偉(Isa Walis)則分別從約翰福音、哥林多前書及以弗所書呈現的教會觀深入思考「基督的身體」和「在基督裡」的教會觀,在精闢的解析中理解耶穌對教會託付。
上排左起陳尚仁教授、張志偉(Isa Walis)教授;下排左起徐萬麟教授、陳寬義教授。(圖/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提供)
上排左起蔡慈倫教授、林汶娟教授;下排左起:曾宗盛教授、吳孟翰教授。(圖/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提供)
在實踐神學方面,倫理學陳尚仁教授、歷史神學陳寬義教授、講道學蔡慈倫教授及教會音樂林汶娟教授,用以古論今的方式,在歷史變遷、思潮變化及時代考驗中,分別帶領大家思想,如何以上帝話語的宣講及敬拜來形塑信徒群體?
研習會中邀請友校學者與地方教會資深牧長,包括南神神學院倫理學楊順從教授、正道福音神學院新約曾思機教授、浸會神學院新約陳安安教授、教會音樂田展艾教授、中華福音神學院歷史與神學周學信教授、舊約黃正人教授、石牌信友堂董家驊牧師、新屋長老教會葉志達牧師,以及中壢長老教會陳克安牧師,分別對每一講的論述進行回應與對話,拓展並深化此次研討議題的面向與應用。
此次講座舉行前夕,正逢台灣疫情升溫之際,臨時改由線上進行。在這被COVID-19新冠病毒嚴重扭轉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聚會與教會的型態也隨之改變;然而上帝對其子民所懷的心意,依然是建立屬基督的教會,形塑在此時代得以靠主堅立的信仰群體。
精選要聞》
艾成自行送餐至醫院、餐廳堅持營業 深信「疫情艱難中,更顯現出對神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