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電影《聽見歌 再唱》,是受馬彼得校長的故事啟發而拍攝製作。(左圖/聽見歌 再唱粉專;右圖/台灣原聲教育協會粉專)

《聽見歌 再唱》電影現正熱映中,故事改編自玉山最純淨的聲音—「台灣原聲合唱團」指揮馬彼得校長與一群原民孩子的親身經歷。片中,由知名演員馬志翔弟兄擔綱演出的「方雅各」一角,即是以「馬彼得」為人物原型,故事賺人熱淚。《基督教今日報》專訪馬彼得校長,領讀者一起探索這熱血人物的背後,是如何帶領一群孩子,找回自己的聲音和生命價值?

和別人「不一樣」,就是「錯」的嗎?

因父親早逝,母親成為影響馬彼得最深的人。「我媽媽以前常教我一句話,你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其他的就交給上帝。」這句話深深影響他面對生命的態度—學會凡事交託,盡力完成份內的事,成功與否就交給上帝。

 

談及為何會開始籌組原聲合唱團,馬彼得坦言,最初是受學校指派、去協助另一名老師帶合唱團;當他第一次帶孩子們參與比賽時,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與都市孩子存有不同—其他合唱團多以「美聲」的唱法為主,而這群原鄉的孩子,是以「最質樸」的方式來歌唱。

 

當時,有孩子直接表達不想參加比賽。馬彼得詢問原因,孩子們回答道:「因為我們的聲音不一樣。」馬彼得回應:「不一樣沒有關係啊。」沒想到,接下來孩子的回應,深深震撼他的心:「他們的聲音是正確的,我們的聲音是錯誤的。」

 

那一刻,馬彼得體會到,「當一個人沒有自信的時候,就無法接納自己和別人的不同。」隔年,他接任校長後,孩子們的話仍縈繞心中,於是開始思考,該用甚麼方法來幫助這群孩子?

 

過去就讀師專的馬彼得,最害怕的就是音樂課,因為五線譜及樂理等內容,對當時的他而言,非常困難。但為了幫助這群孩子,他義無反顧的跨出這一步,決定著手籌組合唱團,目的是想幫助孩子們建立起自信心。

 

合唱團成立25年間,有許多比賽和演出機會,他總是告訴孩子們,不要在乎名次或輸贏,將每次演出,都當作是「榮耀神的機會」。「你們就開心的唱,不要管名次,因為得第幾名,是上帝的事。」

 

而每次演出前,馬彼得總是帶著孩子們一起禱告。「我總是禱告,除去自我,讓我們心中只有上帝,期盼透過我們的歌聲,傳遞喜樂和盼望給聽眾。我們把歌唱當作是『榮神益人』的事情。」不去比較,只為榮耀神,孩子們也在演出過程中,逐漸找回自信。

孩子們純淨質樸的聲音,經常感動台下的聽眾。(圖/台灣原聲教育協會粉專)

致力於偏鄉教育,經歷五餅二魚神蹟

2008年,馬彼得和其好友—4位建中退休老師,創辦「台灣原聲教育協會」,並在南投縣信義鄉,成立體制外的假日音樂學校「台灣原聲音樂學校」。

 

在電影中,也描述到部落裡的孩子們,可能面對到的景況—他們來自單親、隔代教養,或是中低收入戶的家庭。

 

馬彼得坦言:「許多孩子因為父母親不在身邊,每逢周末或寒暑假期間,總是無所事事,也沒辦法得到很好的照顧。」於是,他成立了假日學校,租下公車,將來自11個部落的孩子們,接送到羅娜國小;找了老師、為孩子們進行輔導課業,教導合唱,培養品格,也會向他們分享基督信仰。

 

馬彼得沒有向家長收取任何費用,經費完全是向社會各界募款。「我只能說,這真的是被神祝福的學校。」他分享,好幾次接近年底結算前,經費缺口仍未補齊,經禱告後,兩個月內,總有人將金額剛好補齊。「我常常說,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我們常常經歷到五餅二魚的神蹟!」

 

馬彼得表示,目前會持續帶領孩子們,參與慈善公益演出,幫助弱勢團體機構的募款音樂會,並至不同教會獻詩、歌唱。他以提摩太前書4:12鼓勵孩子:「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我勉勵孩子做別人的榜樣,我帶他們到醫院、老人院、教養院,去獻唱和陪伴,我帶領很多事情,都是(為了)讓他們學習榜樣。」

 

最後,他自許能謙卑去愛每個人,因耶穌說,做在弟兄中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神身上。人都會有軟弱,馬彼得認為,不論對方的年齡、地位、身分為何,都應真誠的去愛每個人,因為每個生命都是神所看重的。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

原聲童聲合唱團於屏東演藝廳的演出。(圖/台灣原聲教育協會粉專)

 

太魯閣號報導彙整》今日報帶您追蹤事件發展,一同為台灣禱

 

精選要聞》

「藝起」呼求:求祢降下甘霖! 一週內火速集結、錄製詩歌祝福台灣:信是得著,就必得著

你的讀經計畫還在曠野裡嗎? 眾牧者分享讀經日常,找出適合自己的靈修生活律動!

司法官的辛酸誰人知? 法制局長李善植走過「職場曲折信仰路」:精彩人生無關乎職務!

立刻加入今日報LINE,熱門文章一次看

我是基督徒,我支持基督教今日報》立即奉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