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專訪王建煊、蘇法昭伉儷。(圖/記者張嘉慧、無子西瓜基金會 提供)

「這個就是我們將來第一個天使居…」,拿著設建築計圖的王建煊侃侃而談最近自己正在做的事。已經成立5個基金會,照顧對象從5歲到95歲,這一次,他還想做甚麼?「天使居」,可能大多數人還沒聽過,這是王建煊正在逐步實踐的夢想。他的夢很大,但錢在哪?沒想到,一個「意外」來到,這個妻子蘇法昭口中所說的「意外」,啟動了天使居的火車頭:一個地上天堂,盼讓無子、獨居者,活得像天使一樣快樂的家。

為愛癲狂 但,錢在哪?

意外的神蹟來到—寡婦3.8億奉獻 開始了這個故事

 

王建煊,他有很多世上的頭銜,但現在,這位「愛心瘋子」,要和大家談談「天使居」的故事。

 

「因為我們看到很多老人到晚年,非常的辛苦,尤其是無子女的老人,鰥寡、高齡、身體有病痛,腦袋不清楚、行動不方便…,這樣的人到晚年,我看到很多,(他們)生不如死,想死死不掉,想活活不下去…」

 

於是在幾年前,王建煊和妻子蘇法昭,賣掉台北一間小房子,得款1,300萬,成立「無子西瓜基金會」,專關懷無子的老年人,正是在這過程中,接觸無數長者,因而發現,「對於他們的處境,實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這一份「憐憫之心」,在他心中催生出「天使居」的異象

 

他想打造一個家,「(讓)孤獨的,無子的老人,到我們這裡居住,快樂像天使。」除使其可安享餘年,將來,長者們入住天使居,都要讓他們「無子變有子」,且一直照顧到離世。

 

「這個就是我們將來第一個天使居,」拿著設計圖的王建煊說,首棟天使居建築外觀為白色,設計有天使翅膀,兩旁寫著:這是天使居住的地方。(見下圖)

 

首棟天使居能興建,是因一位老媽媽3.8億元的愛心奉獻,「她曉得我們做愛心的事很多,她很有感動,把錢捐給我們」。

 

這棟坐落於「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附近的天使居,遂以其先生的名字來命名,叫做—鑫淼天使居,將於明(2021)年初動土,預計後(2022)年落成;建坪約700坪,內有可容納60人的日間照顧中心,26人的住宿式床位,以及可收18人的失智症團體家屋。

 

台北的天使居也正在進行,王建煊說,地點在木柵,估計花5、6千萬改修該棟老舊公寓。「我們期待將來有很多這樣的天使居遍地開花。」不只在台灣,也期許祝福國外。

 

座落於林口的鑫淼天使居外觀,兩旁寫著:這是天使居住的地方。夢想的種子已經種下去,即將發芽、繼續長大。(圖/無子西瓜基金會 提供)

 

怎麼做才是重點

把每個人都當成「耶穌」、一位老媽媽給王建煊的靈感—捐房養老

 

「我覺得有神的手在帶領(天使居),神感動我說,王弟兄你應該要做這個,這些老人都是我,都是耶穌。」《聖經》馬太福音說到,耶穌說:你做這些事在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馬太福音25:40)

 

「我們現在做在這些可憐的人的身上,他們可能都是『耶穌』。」

 

王建煊並舉德雷莎修女為例,當時她看到有人的腿爛了,蛆長到骨頭裡,她就用嘴巴去吸,記者看到了說,給我一百萬我也不做,德雷莎修女回應,給我一百萬我也不做,我為什麼做,「因為他是耶穌。」

 

「失去這個信念,我們就不能做什麼。」天使居團隊就是要這樣,視這些長者為自己的父母,「我們有基督信仰的人更要曉得,這些人都是耶穌,我們要照顧耶穌。」

 

因此,再怎麼辛苦,王建煊說,他都要做,「這對基督徒來說,非常重要,這是榮神益人的事—榮耀我們的神,有益於人。」他並相信,「神在天上會紀念我們。」

 

本著耶穌基督的大愛來經營管理,把愛的理念傳達給員工,因為服務長者,靠著不是他,而是團隊中的每位成員,因此,要使同仁們的心中充滿愛,手中所做的也充滿愛。

 

「聖經上說,為人捨命,愛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約翰福音15:13)。將來經營管理者、服務的人,我們都要存著為這些老人『捨命的心』。講得容易,如何做?你要先讓他(員工)覺得,我們很愛他。」

 

王建煊舉一個真實的例子,該基金會有位員工出車禍,他送了5萬元紅包慰問,後來員工開刀,有一項醫療費需自費,剛好是5萬元。「表達我們一點愛心,我也覺得很快樂,她也覺得很快樂。甚至,她的父母也感受到這份愛心。」

 

對待同工,用愛多走一哩路,加上給予其好的薪資待遇;對待長者,也是給出高檔的愛與服務;王建煊強調,其服務的長者對象,都是「無子」的,若之後他們無錢給付照護費,「叫他走路?那還叫愛心嗎?」

 

但是這樣,人事和服務的成本皆很高,錢從哪裡來?

有一天,一位婦人的舉動,給了王建煊一個靈感。

 

「捐房養老,這是關鍵。」他說。

 

對年事已高、無法自理生活的長者來說,有房子沒有用、有錢也沒有用,例如為保護獨居老人,日本政府凍結他們的存款總額,一共有60兆台幣;全日本獨居老人,1週逝世者就高達4千位,「講起來很難過。」

 

80%的台灣人都有房子,有很多長者也有房子,捐給天使居,他們允諾終生照顧,不用付錢。「以房養老不能解決老人的問題,捐房換服務,也是捐得越多,服務得越多,我們相反,房子捐給我們,你進來,我們負責你生活的一切。」並且用有餘的,去照顧沒有錢的。

 

同時,王建煊已開始計畫「無子西瓜人才培訓中心」,所有的經營管理、人才訓練,都願傾囊相授。「不能等到將來,將來我已經上天堂,現在就要來做。」他的眼睛不是看到某個單位,而是看到,「有很多長者會因此得救,他們都是我們的弟兄姊妹。」

 

王建煊說,有一觀念很重要,「我們做慈善的,目的不是讓人看見我們做得很好,我們要看到的是,很多孤獨的老人,他們得救了,更多的老人,安享餘年。天使居是不是我們(無子西瓜基金會)的,一點都沒關係。做公益、慈善,要排除『私』心。」

 

把每一位最小的弟兄姊妹都視作耶穌,王建煊說,若失去這樣的信念,就不能做甚麼了。(圖/記者張嘉慧)

 

上帝恩手引領 每一步有神動工軌跡

「我的理想,坦白說是蠻大的。我覺得有神的手在帶,一路帶到這個地方(階段),我們說沒錢沒錢,就來了3億8;(照護費)要收多少錢?突然,捐房養老的觀念就出來,一個癌症復發的老太太,說要捐房給我們,讓她先登記入住(天使居),我一想,這是個好方法,那房子對她來說,實在沒有意義。」

 

讓每一個來天使居的人,快樂像天使,王建煊說,這不能騙人,「我一定要達到這個。不怕,上帝的手在帶,所以仰望神。」當他和許多人談「捐房養老」時,大家都贊成,甚至有位「無子」教授,做夢都想參與捐房養老,還跟國外的朋友說此事。

 

「明天和死亡,真的不知道哪一個先臨到,但神掌管明天。我們的信心都是從神來的,沒有神,不靠神,信心再大也沒用。」王建煊認為,捐房養老日後會變得普遍。在一旁聽著王建煊分享的妻子蘇法昭說,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需要經年累月做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到自己死的時候,是不是能夠做得到,她不曉得。

 

但是,「我有信心,我一個人一定做不到,集合眾人的力量,多少會做到一部分。有這個信心,做下去,總是會有成果。我們就是憑這樣的信心去做,我相信,許多善心的人合在一起,積少成多,要有信心和耐心,有愛心一起做下去。

天使居事工經費挑戰相當大,常不知錢在哪?王建煊說,「不怕,仰望神!」(圖/記者張嘉慧)

 

人會離開 愛留下來

「我們終於可以開始了!」王建煊最後分享,當時他們要做「撿回珍珠計畫」,好多人一起討論,他們都說,這個計劃好是好,但辦不起來,「一顆珍珠(指受助者)」就要那麼多錢,到哪裡募捐?辦不起來、不可能。」

 

「我就告訴他們,我說這個計畫,每一顆珍珠,都是上帝給我們的寶貝,如果捐款有這困難,我和蘇老師,我們捐一顆(一名孩子),我要告訴大家,撿回珍珠計畫這一輛火車,啟動了。」

 

現今,一年進到該計畫裡的孩子,有6千多人,至今已幫助7萬人。

 

「不是說我有本事,我後面有一雙手(上帝的手)。」

 

從一顆珍珠的奉獻,到1,300萬的賣房奉獻、成立無子西瓜基金會,王建煊自己,都先捐出了「五餅二魚」。「他這一方面我很佩服他。他只有1,300萬,一輩子只有一個1,300萬。」蘇法昭說。

 

王建煊說,他沒有錢,所以他不在乎錢,因此,他很有錢!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言19:17

上帝後來給他的,是加倍的豐盛。「神的話語,都是這樣經驗出來的。」

 

有一天,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王建煊、蘇法昭會離開,所有的捐款人也會離開,但這個地上天堂—天使居,會留下來,成為「愛的記號」。


王建煊、蘇法昭,身體各自抱病,不知明天和死亡哪一個先來到,他們把握每一天,實踐心中「愛」的藍圖。(圖/記者張嘉慧)

天使居家人們離世後,將採樹葬或花葬,《聖經》說,人來自於塵土將歸於塵土,也最符合環保。圖為天使居夜景,及天使居Logo。(圖/無子西瓜基金會 提供)

  • 王建煊、蘇法昭伉儷向讀者道:聖誕快樂、耶穌愛你!(攝影、剪輯/記者張嘉慧)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