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進口中的糧食,維持著每個人身體的正常運作,因此不論時代如何發展,「農業」在人類社會都不可或缺。在台灣有個基督徒團體,由北到南跨教派各地區、各領域知名農業專家組成,期待透過農業專業助人、宣教,他們是「台灣農業關懷使命團契」,簡稱「農業使命團」(農使團)。
植物學教授的驚奇研究歷程
今年接任農使團理事長的馮騰永教授,為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退休研究員,在學術與農業實務推廣上,皆有豐富經歷與成就。馮騰永出身於客家傳統信仰家庭,是家族第一位基督徒;學生時期從沒想過會信耶穌,家境貧困的他,畢業後唯一的目標是善用專業光宗耀祖。直到在美國念書時,遇見幾位深富愛心且帶來深遠影響力的基督徒好榜樣,深深打動了他的心,故決定認真跟隨主。
從美國取得學位歸國後,馮騰永因日以繼夜研究國家計畫而忽略聚會,同事邀請他加入中研院基督徒團契,逐漸成為核心同工。1995年馮騰永看到聯合國網站上,列出數條農業目標展望,便立志選擇兩大方向:「消滅貧窮飢餓」和「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能夠將這兩件極有意義的事一箭雙鵰的研究方向,便是「植物抗病」,但這在當時是很困難且非主流的領域。
馮騰永發現,將信仰落實在職場的最大挑戰之一,便是「做在最小的弟兄身上」。因為「植物抗病」的直接服務對象是農夫,而不是大型科技公司,且不一定會有明顯成果;但基於理想,他仍堅持投入,也確實連續四年看不到成果。不過接下來,超乎所求所想的事陸續發生,實驗終於有了新發現,後續應用於廣泛的農業生產上也很成功。
農業使命團現任理事長馮騰永教授認為,有神內住的生命就有愛,並進一步以行動帶出使命,在時代中成就具體的影響力。(照片來源/農業使命團 提供)
後來馮騰永主動請往台灣偏鄉地區服務,又恰逢來自非洲的農業專家,該專家得知他的研究領域專長,立刻邀他前去非洲,而熱心投入人道關懷事工的馮騰永馬上答應,因此2006年便遠赴東非實行13年的香蕉育種計畫,助人兼做國民外交。
箴言16:9說,「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唯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馮騰永對這段話感受特別深刻,身為植物研究工作者,深知人雖能規劃研究計畫,但沒有任何人一開始就能保證實驗結果如何,實驗的出路是人所無法決定的。人必須盡本分籌算,結果則必須交給上帝,他很感謝上帝一路指引看顧他,使研究成果能有超乎所求所想的發現和運用領域,成為世上許多角落的祝福。
左上:馮家那地農場的戶外敬拜。右上:國際飢餓對策聯盟的訓練。左下:農使團團契。右下:青宣農宣工作坊。(照片來源/農業使命團 提供)
德不孤必有鄰,8月舉辦農宣論壇
如今馮騰永退而不休,除了繼續推廣愛護土地的「農業循環經濟」耕種方式、加入聯合國外圍組織「國際飢餓對等聯盟」,今年接任農使團理事長後,便決定認真經營,於台灣打造多處農業模範根據地,目前已與屏東雅歌園、花蓮奇萊美地和台東布農部落等有機農場連結,作為技術示範區,未來規劃將進一步輸出海外,成為宣教一大利器。
馮騰永深感「德不孤,必有鄰」,多位農使團成員熱情回應,其中包含於台東建立「土坂放山雞」事工、現於金崙教會的李冠雄牧師。
李冠雄牧師介紹,農使團團契在2000年成立,2008年12月申請通過社團法人,現約40位成員,當中有許多虔誠的基督徒農業博士,他們對宣教都很有熱情,原本也已在各自領域努力付出;而馮騰永教授接任理事長後,召聚北中南會員,透過農使團集合農業專家之力,期望帶出更大影響力,形成典範轉移、恢復上帝賦予人類管理土地的正確觀念,並與教會密切合作,將福音傳到地極。
農使團認為農村地區是當代宣教的最大場域,農業技術就成為極佳的宣教利器。故將於2019年8月6日在屏東六堆雅歌園有機教育農場,舉辦「2019農宣戰將論壇」,免費參加25人額滿為止,歡迎對農業宣教有負擔的主內弟兄姊妹參加,報名詳情請點此
另外,於9月3至5日舉行三天兩夜「農業宣教種子營」,主題是「農業新典範的實踐」,邀請願意共赴農業宣教大使命的年輕基督徒參加,報名詳情請點此。
(圖片來源/農業使命團 提供)
精選要聞》
面對死亡,她首度顫抖害怕 一個討厭基督徒的骨癌病患,在無菌室遇見耶穌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