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有沒有一個地方不再埋葬青少年的夢想,而是點燃它?

廖文華牧師,從資源豐富的文教區來到西門町,一度不敢相信繁華的台北,竟存在著生活如此困乏的地方!

於是,他下了一個決定,脫下筆挺西裝,換上T恤、牛仔褲,著手打造一處能讓青少年盡情揮灑的「夢想之家」!

夢想之家創辦人廖文華牧師。

夢想之家創辦人廖文華牧師。 (攝影/記者張嘉慧)

電影《艋舺》裡的青少年鬥毆、吸毒、色情行業充斥這類腥羶畫面,正是居住台北西門町青年的生活寫照。這裡多數家庭不健全,失業、家暴的比例為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中最高,低收入戶家庭也占了兩成。

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正是位於這樣的西門町街頭,幕後推手廖文華牧師,06年自掏腰包,帶著6位高中生上街彈吉他、舉牌子宣傳,並以一間不到20幾坪的老舊房子為基地;從最初的街舞教學,至今發展出免費課輔班、創意藝術學校、品格教育課程三大事工來培育學生的六育,場地也擴充至百坪。一路走來,穩定參與的人數增長至200多人,過程中更接觸了上千位青年學子,不僅付出陪伴、關懷,更將他們從扭曲的價值觀導回正軌,擁抱全新生命。

從資源充沛的大安區轉往西門町 

青少年時期曾霸凌同學,課業名次總是墊底,但自國中信仰上帝後,廖文華生命開始更新,不僅勤奮讀聖經,成績也名列前茅。因走過迷惘,為了幫助更多人,他選擇就讀法律系,對於青少年一直很有負擔的他,在攻讀法律學碩士時發現,法律對於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是末端的解決方式,要改變他們的生命,必須從「前端」教育著手,才能防患未然。

於是廖文華脫下律師袍,改讀神學院,走全職道路,並在教會中牧養青少年。當時所在教會位於資源豐沛及文教氛圍濃厚的大安區,學生生活不虞匱乏,因此常在輔導問題的同時,感到一種不滿足感,總覺得還可以多做些什麼。

為此他開始禱告尋求神,上帝指引他:「如果要釣魚,就應該要去魚多的地方!」於是,廖文華選擇轉往青少年群聚首要地-西門町。但當時西門町沒有任何教會和同工進駐,許多人在一旁澆冷水,卻沒有澆熄他前往的決心。

先做了才看見需要有多大

西門町有許多弱勢青少年需要陪伴關懷。

西門町有許多弱勢青少年需要陪伴關懷。 (照片提供/夢想之家)

沒有前人經驗可循的他,花了一些時間做田野觀察,團隊發現此區域的家庭多有單親、隔代和貧窮問題,居住環境狹小不佳,且有數十間的特種行業店;而吃不飽、穿不暖及沒有地方住的家庭更不在少數,他沒想到一個台北竟存在兩種南轅北轍的世界,感到震驚之餘,「更令人心碎!」

同時,因著環境的限制與缺乏家庭溫暖,這裡大部分的青少年沒有追求夢想的勇氣和信心。「我要給他們一個夢想」,就是這樣一個單純的想法,廖文華打造了「夢想之家」,希望接觸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們。

挽回青少年生命 點燃夢想

廖文華的第一步是從教育開始著手,改善當地青少年因貧窮造成的惡性循環。於是針對清寒學生開設免費課輔班,並找大學生擔任課輔老師,如今班上有不少孩子是家中第一位考上大學的人;其二是協助青少年從興趣中找回自信,所以開設音樂、舞蹈、戲劇、數位媒體等各類才藝課程,讓學生們可以盡情揮灑。

志工們的榜樣是最好的信仰見證。

志工們的榜樣是最好的信仰見證。 (攝影/記者張嘉慧)

報名這些課程的唯一條件,就是每週必須參加一小時的品格教育訓練,於是過程透過志工們的教導陪伴,孩子們的生命問題逐漸改善,甚至會投入教會在偏遠地區的社會公益服務,成為能給予和付出的人。

夢想之家正是透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將信仰價值觀帶給每一位加入的青少年。或許在這裡,並沒有老是將「耶穌」掛在嘴邊,但透過志工哥哥姊姊們的行為榜樣,他們會開始求上進並且謹慎看待愛情。「當初耶穌也是道成肉身,成為我們最好的榜樣。」廖文華深信,身教遠勝於言教。

永遠都相信人會改變

夢想之家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

夢想之家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 (攝影/記者張嘉慧)

遇到挫折時,廖文華常流淚為孩子們禱告,究竟甚麼是堅持下去的動力?「永遠都要相信人會改變,這樣你到死的時候都是一個有信心的人!」廖文華說。

他曾與上帝立約,不要一個最大、最酷的牧區,而是要打造一個充滿愛的協會,能張開雙手擁抱任何遭受傷、排斥的青年,「只要有需要,我們都接受。」因著這樣的確信,夢想之家成為青少年實踐夢想的天堂,並受公部門與教會團體的肯定。

當世界拚命埋葬青少年夢想的同時,廖文華的夢想之家,提供了一個安歇之處,讓青少年可以在這裡盡情揮灑心中夢想,並成為他人的祝福,擁有發光的新生命。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