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根據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發表的首期《中國宗教調查報告》結果,有多項指標表明,在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中,基督教是當代中國社會環境中「適應力最好」的宗教,而這可能是基督教近30年來得以大步發展的根本原因。

該份調查報告指出,基督教是當代中國社會環境中「適應力最好」的宗教。      (本報資料照片)

人民大學哲學院與該院「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聯手進行首期《中國宗教調查報告(2015)》,這項大型社會調查是聯合中國28所大學校院、以及社會科學院研究人員,共同研究調查中國宗教相關活動。

調研對象以宗教活動場所為主,訪問宗教主管部門負責人和各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並聚焦宗教場所的4大特性—組織性、宗教性、社會性與政治性,確保兼顧本土化和國際性。

該項調查由該校哲學院院長魏德東帶領學術團隊,考量不同宗教屬性,聯合國內外專家設計問卷,針對中國243個縣、市、區,共4,383間宗教活動場所,進行問卷調查,並完整蒐集組織與區域層面的各項數據資料,自2013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歷時2年完成,於7月7日公布研究成果。

其研究目的,是為了能反映中國當代宗教重建、國家與宗教關係,以及宗教信仰與變遷,並希望將具代表性、可靠性的基礎數據研究成果提供給各界,作為進一步宗教相關學術研究與政策制定方面的參考。

根據魏德東博士在微博所發表的「中國人民大學發佈《中國宗教調查報告(2015)》」文章表示,就「當代中國宗教重建」面向而言,因當代中國宗教發展並非歷史的自然延續,尤其是接受調查的宗教場所中,有高達90%是1982年之後才獲准重新恢復運作的,因此幾乎可說是重新開始。

其次在「國家與宗教關係」面向,中國宗教已基本實現並適應中國社會主義的社會型態。因各級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中共統戰部門常主動拜訪宗教場所,除了推動並實現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憲法權利之外,也幫助宗教場所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實際困難。

其中90%的宗教場所已建立以民主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管理制度;30%以上的宗教教職人員在人大、政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青聯等國家機構參政;60%宗教場所負責人認為宗教政策的鬆緊適度;另有40%以上宗教場所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慈善活動。

適度的外部壓力 帶來基督教會增長

調查也發現,中國宗教願意接受國家指導,保持與政府、國家的和諧關係;並表態支持以司法途徑管理宗教、國家出錢修建宗教場所、宗教納入國民教育等議題,呈現出彼此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的關係。

根據分析,有多項指標顯示,在五大宗教中,基督教是當代中國適應社會環境最好的宗教,這可能是基督教近30年來得以取得長足發展的根本原因。從宗教場所的建築時間來看,有半數以上的基督教堂是1977年以後修建,這在五大教中是唯一、也最鮮明的體現了基督教的發展。

就建築風格而言,82%的基督教堂都是中式建築,遠高於天主教的51%和伊斯蘭教的40%。基督教堂是過去5年內建立新活動點最多的宗教(12%),同時是擁有信徒小組比例最高的宗教(52%),也是使用投影設備最多的宗教(40%)。

「推展社會服務」是中國宗教未來的發展重點之一。      (攝影/記者張嘉慧)

令人吃驚的是,1977年後,有8%的基督教堂曾經被關閉過,這項數據超過五大宗教的平均值3.8%。這似乎印證了宗教社會學的一個原理:適度的外部壓力對於宗教的成長,起了積極作用。

至於屬於泛基督教的天主教,其教職人員負責人的教育程度則是五大教派中最高的,高達43%是大學程度以上,遠遠超過五大教的平均數18%。

研究認為,「推展社會服務」是中國宗教未來的重點之一,盼望宗教能站出來,在人民道德、心理與人文教育,以及中國的現代化等方面發揮獨特的貢獻。

各宗教所期待能擴增宗教場所,以及宗教教職人員數,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宗教需求,特別是在「新建場所的審核批准」 (50%)、「宗教場所登記」 (32%)和「教職人员的認定」(23%)的需要。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