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西基督教會,是個非常多小孩的教會,照顧小孩之於,也發放物資給需要的民眾。

台西基督教會,是個非常多小孩的教會,照顧小孩之於,也發放物資給需要的民眾。 (照片提供/台西基督教會)

「長大了,離開了。」

偏鄉弱勢孩童的照顧,「付出」可能遠遠大於實際回饋,但重要性不僅在於幫助孩子度過難關,而是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一個偉大的身影與榜樣,讓他們知道:

「原來,偉大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只要你願意。」

陪伴,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有多重要?雲林「台西基督教會」傳道丁志明有最深的體悟;因他自己,過去就是那個從無助中被救起的孩子。

教會給予他的陪伴,並不是教導他如何當一位傳道人,而是給他「我能為別人做些什麼」的價值觀。

家中發生驟變 卻是祝福的開始

「從我們家的身上可以看見神的恩典。因為爺爺非常的有智慧,把我們教得很好,4個孩子都沒有危害社會。」這段聽來像是一句玩笑話,但卻如實反映許多偏鄉的情況-不少破碎家庭的孩子容易走上歧途,尤其自幼在隔代家庭長大,獲得的資源與幫助不足。

生長在傳統民間信仰家庭,爺爺還是位乩童;當丁志明就讀國小時,家裡卻發生驟變,幾年內大伯去世、接著丁志明的父母也相繼離世,最後連奶奶也過世了,只剩年邁的爺爺獨自撫養他們。

當年,爺爺無助坐在子女遺像前,剛好有位傳道來到台西準備傳福音,經過其家門前進來關心。失去盼望與平安的爺爺,因此受感動,從乩童變為基督徒,還帶著他們4個小孩一起去傳福音,家裡的客廳也成了小小的聚會所。

父親過世前積欠債務,儘管爺爺賣了地,也無力償還,家中生活因而相當清苦。沒想到爺爺信主後不久,有報社報導他們家的狀況,從各地湧進的善款,解決債務,還照顧4個小孩健康長大。

在那個年代,能被媒體報導相當罕見。

而當初那位傳道,就是開拓台西基督教會的傳道林金美,更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在課業、生活中給了相當多的照顧與協助,平安喜樂也一路伴隨著。

 

最高時學生曾有60多位,目前40多位,不僅為他們上課也會一起出遊。

最高時學生曾有60多位,目前40多位,不僅為他們上課也會一起出遊。 (照片提供/台西基督教會)

放下高薪 追尋那無私奉獻的背影

不僅生活改善,從讀夜間部開始,丁志明的工作也非常順利。服完兵役後,月薪就可達逾5萬元,甚至不斷加薪,但他最後卻選擇放棄大好前程。

「為什麼會回來?因為我一切都太順利了!」他很清楚,這一切的順遂都是來自上帝的祝福,每天正常上班、領薪水,生活沒有太多煩惱,但他卻感到這份恩典不該只留在自己的手中,不須分享出去。

看見傳道辛苦工作、又缺乏同工,他決定回家協助照顧孩子,因此進入神學院受裝備,成為一名傳道。

「當傳道就是準備要受苦了。」投入福音工作,丁志明早有覺悟,即便期間曾為生活返回職場、為建堂賣雞排,卻沒有打消他服事的心志,因為神總為他開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而這條路上有著那曾走在前頭的身影。

還記得小時候上主日學,都要穿過田中央才能到教會,那個當初只帶著1,000多元,就獨自一個人跑到台西傳福音的林金美,沒有住的地方、甚至願意借住在放著骨灰的古厝裡,就僅僅為了傳福音。

丁志明為大學生施洗。

丁志明為大學生施洗。 (照片提供/台西基督教會)

預備傳承 屬於神的教會

丁志明回來服事後不久;林金美與先生曾宗國傳道放心將教會傳承給他,前往嘉義服事。十多年下來,丁志明也將教會一步步建立起來。

偏鄉面臨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成年人的缺乏、孩童與老人居多;其經費和人力雖不比城市,但也因此更能見證神的帶領。台西基督教會,一路上就不斷看見神的祝福。

動輒幾百萬的建堂經費,對丁志明來說根本無法想像,也嘗試各種方法募款,但神彷彿提醒:「你僅管專心牧養,其他的,祂自然會完成」。接著,許多兒福團體的經費進來,連未信主的台西民眾都受感動,主動來協助。

「我每天經過這,卻沒發現這有這麼多小孩,」參訪過教會內的教導方式後,一名台西鄉親不僅找來記者,其報導的效應讓企業家願意掏腰包贊助,歷經10年終於完成建堂。

最多曾同時照顧60多位孩子的丁志明,也鼓勵孩子來到教會服事,藉由這些過程將基督博愛的精神傳承給他們,盼下一代的年輕人起來接棒,承接課輔事工,為孩子們注入更多活力。

未來,他希望退到諮詢的角色,就像林金美傳道他們一樣,是從耶穌一路傳承無私奉獻的背影。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