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中國是世界上首先使用口罩的民族;最早以蠶絲與黃金細線編織而成,專為宮女,以防鼻息汙染皇帝的食物。但作為大規模防疫,還要等到清朝末年才首度出現:「伍氏口罩」──由偉大醫官伍連德發明;後來改良者,主要也是華人…

瘟疫看似天地不仁,竟可見創造主「神聖護理」(Providence)的超前部署與款款啟示。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各國防疫,鼓勵戴口罩,紅男綠女只露出水汪汪雙眼,秀出亮麗神韻,煞是好看,驅走不少對瘟疫的恐懼。口罩,述說一個絕美傳奇:當今最夯的「N95口罩」,是中國人發明的啊。

 

中國是世界上首先使用口罩的民族;最早以蠶絲與黃金細線編織而成,專為宮女,以防鼻息汙染皇帝的食物。但作為大規模防疫,還要等到清朝末年才首度出現:「伍氏口罩」──由偉大醫官伍連德發明;後來改良者,主要也是華人。

 

伍連德,祖籍廣東,出生馬來西亞。17歲,獲女王獎學金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榮頒醫學博士學位,便返鄉開設診所,致力衛教、反對吸毒、改善社會風氣。但他始終祈願從事影響深遠的醫療服務,為遙遠祖國貢獻己力。

 

1907年,伍連德經妻子鼓勵,攜家回到中國,適逢東北爆發一場瘟疫:「黑死病」。滿清政府無力阻止疫情蔓延,俄國與日本更企圖趁機進軍東北,政府遂指派伍連德擔任「東三省防疫總醫官」,以赴瘟難。

 

伍連德不顧自身安危,趕往重災區哈爾濱,冒險解剖屍體,確認病因──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例人體解剖。伍連德精準鑑定為鼠疫,透過飛沫傳播,將之命名為「肺鼠疫」,是科學史上第一次對鼠疫進行分類,以區隔造成歐洲60%人口死亡的「腺鼠疫」。

 

為了滅疫,伍連德獨排眾議提出「隔離」、「封城」措施,並迅速將染疫屍體集中火化;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因防疫而辦的火葬。

 

為防飛沫傳染,伍連德發明旋轉式餐桌、提倡公筷母匙,並設計一種雙層紗布口罩,中間再以棉絮加強阻絕,被譽為「伍氏口罩」,是N95口罩前身。

 

這項小小發明製作方便、造價低廉,民眾紛紛戴上,大大降低死亡率,奠定中國人以口罩防疫的先例,備受全球醫學專家讚賞。

 

因此,不到四個月就結束這場瘟疫;相較歐洲的瘟疫往往延續數年、致死率甚至高達全人口60%,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全民大規模成功控制傳染病,中國人做到了。伍連德居功厥偉,讓他獲得1935年諾貝爾醫學獎提名,是華人第一位。

 

鼓勵伍連德回國的妻子,是敬虔基督徒,他的岳父是教會傳道人。我特別去函後嗣,得知伍氏是華裔早期敬虔基督徒世家,在東南亞備受敬重。伍連德的出現,可說是上帝賜給苦難中國、乃至危殆世界的一份禮物。

 

現代「N95口罩」,則是由台灣出生的美籍學者、紡織專家蔡秉燚和他的博士生,來自大陸四川物理電子碩士的劉朝宇,於上世紀末研發、加上奈米離子化,改進而來。

 

這個跨領域整合的小小N95口罩滿滿中國味,橫跨世紀、出自兩岸三地傑出華人之手,而貢獻於防衛全人類生命,別具深意—也預表了華人,尤其是基督徒,的命定(Destiny):「海內外華人,同心服務全世界的生命」。

 

點我看更多【因約眺望專欄】新冠啟示錄

(文章授權/潘榮隆牧師)

(本文部分資料出自拙著「N95 口罩之父伍連德」,《宇宙光雜誌》2020年9月)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