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你愛我還是…」「就知道爸媽偏心!」「她會撒嬌,公婆比較喜歡她…」在我處理的家事案件,很常看到的狀況就是比較和計較。現今社會充滿「比較」,任何「關係」少了潤澤,多了不必要的拉扯,甚至更多心機和攻擊,這樣的關係怎麼可能會好?

在處理家事案件,很常看到的狀況就是比較和計較…

 

1.在家庭財產分配:時常看到子女抱怨「我分得比較少(差)」,「我就知道爸媽比較偏心!」

 

2.在妯娌姑嫂間,也時常聽到「我就知道她比較會撒嬌,比較做假,所以公婆比較喜歡她…」

 

3.婆婆和老婆的關係中,竟然也還是聽到有一方問兒子或老公:「你比較愛我還是…」這真的是一個幼稚的問題,更是一個奸詐的問題,因為這問題根本就是挖坑要人入洞。

 

4.婚姻裡,也時常聽到爸媽很無聊的問孩子:「你比較喜歡爸還是媽」,講著講著,當兩人關係緊張,這話也時常問,但對孩子而言,像是繩子兩端的拉扯。或是比較誰為自己爸媽付出多或少,計較誰對婚姻付出多或少。

 

甚或在婚姻裡,面對一方可能有試探,還會很認真地研究對手,然後把她當敵人,整天一直想要如何除掉她(他),但最後會淚崩說:「我這麼努力,怎麼還輸給他…」

 

其實在關係中「比較」、「計較」,恕我直言,是一種非常要不得的心態,為什麼?

 

1.「比較」就有輸贏問題,「計較」就有佔便宜和吃虧問題,但關係怎是論輸贏,又怎是方在天秤算計?說穿就是你一直有種不值得或委屈,小心,這是一種具腐蝕性的有毒思想。

 

2.幹嘛要比?或許你會說,因為我要的是公平,那什麼是公平?倘若用「比較」的邏輯來看,你給對方的是否真的有比另一方給的多嗎?如果沒有,那有什麼好拿來說嘴。

 

3.當我問這問題,時常會有一方暴怒說:「對方也只不過…」,說穿了,這說法的邏輯是「就算我不配或沒做到,但他哪配!」說不定對方的那個「只不過」就是致勝關鍵,為什麼,因為關係裡在乎的就是那種感覺,有了好感覺,就有好關係,關係對了,什麼都對了。

 

4.一個習慣「比較」的人,內在不是很有自信,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夠好」,所以需要不斷拿一個樣板來比較,比得過就沾沾自喜,比不過就開始忌妒甚至批評論斷。

 

5.一個習慣「比較」的人,他不會跟人有真實良好的關係,因為每個人都可以被他拿來比,比來比去,全都變成了敵人,只是有時候又必須裝跟人好,最後時常「分裂」。

 

6.一個習慣「比較」的人,他的眼光全部都是輸贏或公平,很難真的心胸開闊。

 

說了這麼多,但比較和計較,在現今社會不是很正常嗎?正常不代表健康,也因為現在充滿了比較和爭競,所以會發現,任何關係少了潤澤,多了很多不必要的拉扯,甚至更多心機和攻擊,這樣的關係怎麼可能會好?當關係不好,就越來越多計較和不平,如此生出更多爭競。

 

要如何在關係中「不比較」,就是要「自我感覺良好」,也就是「我就是我,我有我的獨特。」

 

當你有了這樣的良好自我感覺,就根本不用比,因為你早就在一片戰場中,不用一兵一卒,卻可以漂亮勝出,因為你不跟別人比,真正健康的做自己,當你是健康的自己,關係自然也就健康,你就是個可愛的人。

 

(文章授權/吳孟玲律師)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