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國片《逆光飛翔》(Touch of the Light)大放異彩,上映短短6週,就創下台幣5千萬票房,更入圍金馬獎、奪下韓國釜山影展觀眾票選獎,將代表台灣角逐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照片來源/逆光飛翔官網)

但鮮少人知道,風光的背後需要跨越多少困難、付出多少汗水。《逆光飛翔》的基督徒編劇兼剪接李念修表示,劇本共花費3年、修訂4版才定案,過程中面臨資金缺乏的窘境,雖然沒有顯赫的主角、誇張的轉折,只有看似平凡的故事,卻跌破眼鏡讓觀眾找到一份認同感,並獲得國內外電影大獎的入圍肯定。

逆光飛翔》不靠腥羶色情節,而是以「夢想、感動與希望」勵志元素大獲好評,「將正面、激勵的力量帶給閱聽人」,正是李念修在幕後從影一直以來最大的理念與堅持。從她昔日參製的影集,如獲第47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街舞狂潮》、《奇蹟的夏天》、《征服北極》,到最近的《不老騎士》,都是為夢想奮戰的主題。

而《水蜜桃阿嬤》、《尤哥》及《阿爸》這些帶有基督信仰的紀錄片,也都是由這雙「無聲卻又最重要」的手剪接而成,許多導演談到李念修的厲害之處,就是她能將沉悶的紀錄片剪得「很好看」。在《逆光飛翔》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李念修俐落的剪接功力。

逆境是成功的基石 時候到了就要收成

李念修鼓勵年輕人勇敢做夢。      (照片提供/李念修)

逆光飛翔》裡的小潔,正是自己築夢之路的寫照。李念修表示,從小為了幫家裡還債,半工半讀兼差多個工作,利用半夜到清晨剪片,睡眠時間只有4小時。雖然實踐夢想的過程困難重重,卻總是「吃苦當吃補」。後來把握第一部紀錄片《奇蹟的夏天》後製機會,運用過人的記憶與組織能力,該片獲得第43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李念修也因此嶄露頭角。

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研究所,7年級生的她,如今能成為業界知名剪接師,是過去數以千計挑燈夜戰所累積的實力。李念修沒有草莓心態,堅信夢想是用來「做」的,不是用來「想」的,實踐夢想背後的衝勁,更是來自《聖經》中的教導-「聽道,更要行道」。

      了解更多

「為了做一件真正想要做的事,我花了10年的堅持和努力,換一張夢想的入場券。」李念修相信自己對影像製作的熱情,是上帝要她去耕耘的土壤,同時期望用自身見證,鼓勵年輕人勇敢為神「做」夢,永不放棄、堅持到底。

「你有沒有想做的事情,做不到的?(電影對白)」只要是為神「做」的,那麼答案就是「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因為《聖經》應許,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

夢想是需要堅持與勇氣的歷程,希望大家看完這部電影,都可以想起自己曾經想要追逐的夢想,並且努力實踐。
逆光飛翔》預告片。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