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這塊被人稱為「福音硬土」的地方,有著一間非常興旺的教會,用火熱的心,正轉化這塊土地。他們不在乎這裡的福音有多難傳,只看見神的大能如何在這地彰顯!
「如果都看見艱難,那你就會失去跟神、跟聖靈同工的機會;我們看的不是前面的堅難,是聖靈的大能!」
斗六福氣教會自2007年4月1日成立至今,會友人數已超過500人,還有百位慕道友;特別的是,算得上是中型教會的他們,今年8月以前只有一位全職服事者,目前新增至2位,而這正是該教會的文化-「帶職服事」。
連牧師都代職 榜樣造就文化
一般人聽到牧師「帶職服事」,反應可能會覺得「一定很忙」,但斗六福氣教會主任牧師劉良義的回應卻是:「時間很自由」,這完全顛覆常人對於帶職服事的印象,理由是什麼?
原來,與一般教會不同的是,福氣教會的「同工比率」非常高,因此教會事工不會只集中在少數人身上,且大家都是帶職服事,更懂得運用團隊合作,才能在工作之餘完成教會的任務,這也讓教會同工彼此間的關係更加密切。
「服事很重要,有服事才不會孤單。服事可以看見自己的不足,有很多地方可以學習,更能經歷到神同在!」
劉良義認為,每個人都有上帝賜下的恩賜,恩賜在哪,教會就將他擺在哪個位置,這樣會友們在教會就會有負擔、有服事位置,就願意一直來。服事不是負擔,反而是一個祝福、也是造就的機會。
「我有幾家公司,你知道嗎,你會比我忙嗎?」劉良義笑著表示,曾有同工向他反應,自己工作很忙碌,無法負荷服事量,但看見牧師以身作則,即打消念頭。若會友真的負荷不了,劉良義會讓其休息,但仍會提醒這有多「可惜」,因為當初劉良義就是在服事過程中,看見神的大能。
從離開教會變成建立教會
有些教會可能會發生「有教堂、沒有人」的情況,但他們卻是「有人、沒教堂」。斗六福氣教會起源於一個小組聚會,當中成員多是因不適應其他教會,而離開的會友,劉良義心中對這些族群有負擔。
原本只是從小組帶起,但人多了起來,會友們就希望有主日聚會,當時劉良義團隊並無此想法,因此請大家看能否在小組聚會完,就回到各自教會,但「看見他們回不了教會,我們只好向神禱告。」
團隊在禱告中向神祈求,如果兩個小組都有穩定聚集,人數又超過50人,就開始主日聚會,而神真的成就了。
「沒有傳道人,也沒有敬拜團,連服事的人都沒有。」正式聚會前的主日,先由劉良義和一位弟兄輪流分享;雖然一開始面臨很多缺乏,但當時他們的禱告非常火熱,就像一家人般同心合一。
之後聚集人數不斷成長,一路上,從劉良義工廠的地下室聚會,成長到現在的斗六福氣教會,劉良義也在今年,正式成為該教會的主任牧師。
「困難當然會有,可是當大家努力去完成,上帝就會帶領,不要自以為聰明,要專心仰賴上帝。」
傳福音講策略 企業家精神展現
「我是一個生意人,做生意沒有策略,那你就只能總是在那邊等生意。」談到宣教,劉良義認為策略很重要,就好像在商場上競爭,商品首先價格要合理;但耶穌不只好,還是免費的,這是一個極好的優勢。
有了「最好的產品」-耶穌,斗六福氣教會一路從「尼希米52計畫」、「恩惠相遇」,到現在的「雙翼策略」,劉良義引進不同方式,訓練會友們成為門徒,提升團隊佈道能力,加上教會內的「傳統文化」-服事與禱告,人數因而不斷成長。
「神是看我們的心,不是全職或帶職。」在建立福氣教會的過程中,全體教會都體會到,原來帶職事奉也可以為耶穌成就很多事工,一樣能為主拯救靈魂,劉良義更認為,帶職事奉是一種僕人式的領導,就好像耶穌一樣,很符合聖經中的方式。
「服事不是重擔,不是忍受,是享受」,斗六福氣教會有不少企業家、公司老闆,但每個人都是平等且充滿喜樂的參與在服事中,教會也因此更加團結。
在斗六福氣教會身上,不僅看見依靠禱告的重要,這份人人帶職服事的異象,也許正是軟化雲林「硬土」的力量。
【看更多教會界消息,歡迎加入今日報Line生活圈】
● ID:@IOB5227J
● 手機直接點入加入:(點我)
● 行動條碼:
[email protected]行動條碼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