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我們在楓農長老教會,我們是喜樂的布農族人。(攝影/記者陳新城)

聯合國大會在1994年明訂每年8月9日為世界原住民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World's Indigenous Peoples)。這個紀念日的制定,旨在喚起對原住民權利、生活、文化、居住棲地的尊重。

楓農長老教會布農族人吟唱古老詩歌:不論任何時刻很高興,真的很高興。當我想起主耶穌時,我心就大有喜樂。祂就是從前傳福音,現在要拯救我們的那位。祂要把我們從地獄拉起來。(攝影/記者陳新城、剪輯/廖叔安)

 

楓農長老教會是由布農族人所組成的教會,位於台中市神岡區的巷弄內。雖然他們不用面對保留地等問題,但是對於這群游走在都會叢林的原住民來說,面對的不只是機遇問題,更是原住民文化的保留,以及信仰流失的爭戰。

 

1980年代是台灣社會及經濟結構變遷最激烈的時期,但是當時山區原住民非但享受不到經濟成長的結果,反而被迫離鄉背井以求得基本的物質生活,楓農長老教會就是在那個時期聚集而成。

 

李阿永(Musang)弟兄是當時眾多離鄉背井的原住民之一,1990年時,因著承繼在部落教會的信仰,在聖靈的感動下,邀請了幾戶基督徒家庭在神岡鄉社口村成立福音聚會所。之後,決定命名為「山音長老教會」,意為「山地原住民福音」教會。

 

1993年7月31日「山音長老教會」易名為「楓農長老教會」。取名「楓農」的目的為紀念起初開拓該教會的布農族人,大多是來自台東的紅葉部落,因紅葉部落代表樹種為「楓」樹,故取名為「楓農」教會,並宣告耶穌基督「豐」富(諧音)了布農族的生命。

 

楓農長老教會隸屬於台灣長老教會布農中會。現任牧者為金少康傳道師和撒蜜哪.以使馬哈善傳道師夫婦。金少康接受採訪時表示,「楓農」的同工們仍然牢記神創立這間教會的心意,堅忍的守護著在都市中生活的布農族人。

 

金少康說,教會除了通過經常性的聚會造就族人的信仰,也藉著社會服務事工,關懷族人生活上所面對的問題與需要。他並舉出了實際例子來說明,如基督教芥菜總會兒童事工,關心6~12歲來自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弱勢家庭的孩子;「天使樹」計畫關懷社區收容人的18歲以下子女。為了要讓下一代能不忘記布農母語,教會也承接了市政府族語學習班;「布農族黃藤編織與竹編班」的開設是要讓族人擁有一技之長。

金少康傳道師為參加嬰兒祭的幼兒配戴十字架標記的布農族項鍊。(攝影/記者陳新城)

 

楓農教會在7月29日主日崇拜中也進行布農族嬰兒祭。金少康指出,嬰兒祭事實上在布農族部落已經存在一段很長的歷史。族人的家庭透過這樣的儀式,為整個家庭找到安全感。過去山區教會會在每年7~8月間舉辦,期望透過神話語的大能來幫助家庭,將一切的儀式歸功於聖靈的能力。他說,楓農長老教會此次舉行嬰兒祭,真心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得到神的賜福,另一方面也嘗試用福音更新文化內涵,重新詮釋布農族文化,讓基督道成肉身的救恩進入布農族人生活中。

 

金少康表示,都市的原住民所遭遇的其中一樣挑戰,是賺錢第一的迷思,其實這樣的迷思讓族人以為錢才能帶來安全感,因此也造成了大部分家庭未必會鼓勵孩子繼續讀書。

 

他接著說,「可是,事實上錢並不是不夠生活開銷,而是覺得不夠多到有安全感。族人需要在觀念上改變,就能改善自身的問題,也能夠幫助都市原住民教會自立、自足、自養。」他說,「族人在都市裡的生活方式不斷變遷,教會也有必要對環境有敏銳,看見弟兄姐妹在不斷變遷中的需要。」

 

台灣的原住民日為8月1日,根據原住民委員會統計台灣目前有16個族群,55個原鄉。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