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魏外揚老師分享,現今的我們才能看見一本本完整的神話,這其中背後許多宣教士和殉道者的努力是功不可沒,期許每位弟兄姊妹都可以用心研讀神的話語。(圖/記者黃睿慈)

26日上午,台北基督教聯合書展講座邀請到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退休講師,現為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所屬「馬禮遜學園」副秘書長魏外揚老師蒞臨分享,適逢今年為完成中譯聖經200年、和合本中譯滿100年,他以《從委辦本到和合本》為題,分享近代中文聖經翻譯歷史和宣教傳奇。

許多聖經學者及師長參與講座活動。(圖/記者黃睿慈)

魏外揚老師指出,委辦本和和合本這兩個版本對華人信仰影響深遠。最早從古典書籍可知唐朝景教有片面翻譯聖經,卻沒有完整,其中天主教的宣教士也沒有留下完譯聖經的文獻。單就基督新教進入中國歷史就可能有200年,許多宣教士前仆後繼來到亞洲翻譯聖經,直到印刷術發達才完整列印出版。

 

魏外揚老師分享,幾百年間許多譯本紛紛釋出,大致上可分為八個階段:天主教四個譯本、更正教最初三譯本、第一次差會合作三譯本、官話譯本、淺文理二譯本、第二次差會合作四譯本、中國學者五譯本及當代四譯本。

 

魏外揚老師分析,詳細譯本為:思高譯本、馬禮遜譯本、馬士曼譯本、四人小組譯本、委辦譯本、高德譯本、南京官話譯本、北京官話譯本、施約瑟官話譯本、淺文理和合譯本、文理和合譯本、文理合併和合譯本、官話(國語)和合譯本、朱寶惠譯本、王宣忱譯本、呂振中譯本、當代聖經、現代中文譯本、新譯本、恢復本等共29種譯本版本。

 

從這些譯本的演進可以發現在早期中文聖經都是由國外宣教士或是聖經公會機構延攬翻譯工作,到了後期則興起越來越多中國地區的信徒,願意承接或獨立完成中文聖經的翻譯工作。

 

不僅如此,除正規中文聖經之外,地方的方言版聖經也紛紛問世,如:閩南語、客家話、福州話等等,也包含少數民族的聖經譯本,但今天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委辦本及和合本。

同樣一句經文,委辦本的翻譯較文言,和合本則白話許多。(圖/記者黃睿慈)

魏外揚老師說,委辦本完成時間約為西元1843到1858年,自天津條約開放港口之後,許多宣教士蜂擁至中國進行翻譯工作,當時以麥都思、施敦力及美魏查作為宣教士代表,召集各地宣教士與當代學者代表朱德郎、王韜兩人於上海開會,英國聖經公會則作為其支援,這也是第一次由差會合作完成翻譯服事。

 

和合本的翻譯時間較晚起步,大約為西元1890到1919年,不同於委辦本撰文屬文言文,和合本主要以白話文撰寫。中間遭逢義和團之亂與辛亥革命,後因白話文運動興起,才讓當時官話譯本翻身,白話文成為主流用語,直到如今。

 

當時以狄考文、富善及鮑康寧為宣教士代表,先後於仙台和北京開會,中國學者代表王元德和張洗心也加入其中,並且由三大聖經公會(英國聖經公會、美國聖經公會、蘇格蘭聖經公會)支持事工,這是第二次差會合作服事。

委辦本譯本的主禱文。(圖/記者黃睿慈)

魏外揚分享,其中麥都思(Walter Medhurst)是委辦譯本中的核心人物。他在1816年來到亞洲,先後待過印度、麻六甲、巴達維亞和印尼,最後轉往中國大陸,一共在巴達維亞待了21年、上海待13年。晚年回到英國不到三天便回到天家。

 

他在巴達維亞發行中文期刊,筆名定為尚德者,可說是第一本民間基督教新聞報紙,詳述當代教會消息、西方見聞和國際敘事,也寫了一本他在中國大陸的服事日記。當時中國大陸盛行三字經,麥都思甚至將聖經經文編撰為三字經,希望福音廣傳華人世界。他也將許多中文經典翻成英文,幫助後繼而來的外國宣教師來到中國大陸服事,其中包含英國宣教士戴德生。

 

魏外揚老師說,其實委辦本譯本中神的用字是上帝,和合本譯本是用上帝,兩種譯本的稱呼些微不同,但內容都是神的真實話語。隨著各種中文譯本的釋出,現今的我們才能看見一本完整的中文聖經,這其中背後許多宣教士和殉道者的努力是功不可沒,期許每位弟兄姊妹都可以用心研讀神的話語。

委辦本譯本負責人麥都思宣教士與朱德郎的畫像,圖中可見麥都思用講述方式,由朱德郎執筆紀錄。(圖/記者黃睿慈)

 

精選要聞》

魔鬼最怕的恩賜是什麼? 郭志彬牧師:有耶穌就有「這種」超能力

神在7方面成為你的醫治者

自小因「妥瑞氏症」被人嘲笑、孤立,吳柏諭在神裡面找回自信與自我價值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