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攝影/記者吳佳玲)

兩岸基督教交流持續熱絡!繼去年10月大陸國家宗教事務局局長王作安率團訪台,首度與台灣基督教牧長進行面對面交流座談後,21日,大陸全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傅先偉,率領牧者一行5人來台進行為期6天的交流拜訪行程。

22日早上出席由蒲公英希望基金會主辦的「基督教兩岸教牧及神學座談會」,台灣教會、神學院牧長代表共21人與會,並由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擔任主持人。

2011兩岸基督教教牧暨神學教育座談會報導。

 

左為魏悌香牧師,中間為張茂松牧師,右邊是歐陽家立長老。 (攝影/記者張嘉慧)

傅先偉長老開場致詞時,肯定交流有助兩岸牧者更多認識與了解,並在彼此需要上,做出更好的事奉。長期投入大陸事工開展的新北市召會長老歐陽家立表示,此次傅先偉長老來訪,兩岸牧長可以緊密連結,更是主裡合一的體現。

主辦單位蒲公英希望基金會魏悌香牧師表示,兩岸基督教現階段發展可用「三春」來形容,首先是「春江水暖」,現在開始進入「春暖花開」,希望將來可以邁向「四季如春」的階段,讓兩岸交流沒有隔閡。

大陸教會發展現狀與挑戰

持麥克風者為傅先偉長老,右邊為周神助牧師。 (攝影/記者張嘉慧)

傅先偉長老表示,根據中國今年的宗教藍皮書調查顯示,大陸基督徒人數從去年的2,300萬人增至約2,500萬人,全國約有57,000多個堂點,每年平均新建2~3所教堂,建堂規模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同工部分,約有3,800位全職牧師、5,000多位長老、27,000多位傳道,至於額外培訓的帶職講道平信徒義工約有19萬人。 大陸可算是世界最大《聖經》發行國,至今年約出版8,000多萬冊,其中有2,000多萬冊於海外發行,大陸全國基督教兩會截至目前已發行5,000多萬本《聖經》,平均每年印製聖經約350~400萬冊;《聖經》發行的製作與發行更逐步朝多元性發展,以符合不同族群、年齡層的基督徒需求。

自大陸改革開放以來,信徒增長快速,有賴於「社會氛圍開放」,各級政府大力支持,更慷慨給予土地興建教堂,其次是「信徒生活見證」如雲彩般圍繞,以及「基督教信仰中國化」,以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原則,促進基督教的民族認同。

因此,發展出教會三大特點:一、充滿活力,信徒結構年輕化,教會中約有30~40%是虔誠的年輕人;二、強調中國化,融入文化傳統思想與固有的禮義,藉此提升民眾接受度;三、重見證,以生命傳揚福音,教育信徒如何在家庭、職場或生活上,活出基督的愛。

至於目前發展上面對的最大挑戰,首要是「莊稼多、工人少」,不單是傳道人數量不足,也無法依信徒需要進行牧養;第二、因為國土太大,「東西部發展失衡」,資源多集中於東部,西部教會發展面臨困難;第三、「教會管理如何更加完善」,讓信徒提高對教會的認同與歸屬感;參與社會服務的力量有限,凡事只能盡力而為。

兩岸教會發展各有所長 可截長補短

中間持麥克風者為張復民牧師,左為李慎政牧師,右為陳志宏牧師。 (攝影/記者吳佳玲)

板橋福音堂張復民牧師回應時表示,大陸積極建立百座千人教會、善於領導與管理「大群信徒」的技術、注重義工培訓、在神的國度裡有強大的信心與魄力,這四項特點值得台灣教會學習。

他也相對提出台灣教會發展可作為大陸參考的優點:小而美的「精緻化」牧養,具豐富信徒生命造就系統與教材,並以牧區、團契及小組化方式發展,深度化牧養;其次是落實信徒「什一奉獻」,他觀察大陸教會信徒很會募款,但堅守納什一者不多,若能落實,大陸教會推動事工就不會綁手綁腳;另外就是教會現代化、多元活潑的敬拜與音樂事奉。

新店行道會張茂松牧師認為,對岸在傳道人極度缺乏的現況下,培養出許多熱情的平信徒,這類似於台灣召會推動的「平信徒運動」,達到60年內建立4千多所聚會點的目標;反觀台灣教會如果要回歸平信徒運動,應該先消除「牧師當家」的狀況,否則信徒永遠只會聽命行事。

合一要合「上帝的一」 盼兩岸更多連結,完成神國使命

座談會主持人周神助牧師表示,過去大家比較單顧於自己教會的增長,會分你我,但近年來越發看見「你的教會就是我的教會」,以及連結的重要性,而合一不是去合某教會或某組織,乃是神自己。

他期許兩岸教會不只是事工上,更能朝心靈層面的合一發展,雙方能更多彼此信任、扶持,一同找到神的命定,各就各位乃至全部到位,同心完成神的託付。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