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會遇上挫折或生離死別的一刻,面對身邊好友、親戚或肢體傷痛的心情,很多人只好選擇沉默,因為當時當刻未知該說什麼話予以安慰,或擔心說錯話,反倒牽動當事人的負面情緒。
臨床心理學家董慧明博士、信義宗神學院臨床心理學及輔導科助理教授林雪文博士,為大家分享如何陪伴哀傷者走出「流淚谷」。
董慧明博士由淺入深,以例子作比喻,與在場人士互動。 (攝影/記者洪敬義)
哀傷的由來以及同行者的角色
董慧明博士舉例說明,共同生活多年的寵物死去,可新買一隻,但感情上可彌補嗎?當中的落差,會跟誰說呢?又例如,外公過世,媽媽非常傷心,爸爸勸阻不要打擾她, 給她空間去安靜,這是否是合宜處理?說一些安慰的話,又能否貼切安撫到哀傷者的心?
人生最大的壓力,大致源自喪偶、親人死去、受傷、退休、及分居、離婚等。喪親就如珍貴的東西被硬生生強行扯掉,亦可被定義為一種「混亂」生活的事件,或一種人性經驗的正常事件。為了解喪親,我們需保持這兩種定義之平衡。
當失落者得知親人死亡時,這些反應可能會立刻出現,或延後出現,甚至不會出現。哀傷的變數是很大的,它是一種複雜多面的進程。
同行者的首要之務,在於能接納對方的哀傷,這情緒人皆有之,不必逃避。董慧明亦強調,自身情緒也要控制得宜。哀傷者通常處於難過、掛念、孤單的狀態。同行者的角色,是讓其抒發情感、回憶緬懷、同行面對。
同行哀傷四步曲
外國學者在美國進行為期兩年的研究調查,哀傷通常分為四階段:
第一階段,約首兩週時間是神經麻木的情況。其中哀傷者表現均處於震驚麻木、專注困難、功能失調、情緒反覆。同行者的角色與行動,在於陪伴、聆聽,繼而協助澄清事實。
第二階段為追憶緬懷,這是約首四個月的情況。哀傷者表現會處於反覆回憶、尋索真相、身心虛弱、反覆不定。同行或關顧者除繼續陪伴、聆聽,更須留意哀傷者倉卒的決定。
第三階段會有迷失方向的狀況,這是近半年至大半年的情況。哀傷者仍處於鬱結、孤單、生活乏力,又要面對現實。同行者需在其生活上關顧其情況,陪伴、聆聽外,其起居飲食、子女可能需要幫忙打點。
第四階段則是重新整頓,這可能需要兩年時間才可復原,但復原進度因人而異。哀傷者在此階段正逐漸適應新生活,並趨於穩定。同行者只需體認進程,並適時放手,但仍需持續關心。
董博士強調,我們並非挽救對方哀傷的情緒,而是接納。在與哀傷者同行當中,要量力而為。
其以詩篇34:18作結,鼓勵參加者: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林雪文博士引用列王紀上第19章作範例,針對以利亞以哀傷者的角度檢視及探索人的內在需要。 (攝影/記者洪敬義)
分析以利亞
林雪文博士則引用聖經案例-列王紀上第19章,透過薩堤爾模式:個人內在冰山的隱喻,以《聖經》角度來探索以利亞的心理狀況。當感到傷痛至求死時,上帝如何介入?
林雪文將以利亞在該章的經歷大致分為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我是誰來逐一分析。
行為上,以利亞在逃命中,走到羅藤樹下時,除睡覺、飲食,都在抱怨,甚至向上帝禱告求死。
除指責與投訴,從經文中,可感受到以利亞的心情是失望、挫敗、絕望、孤單、無奈、憤怒、埋怨。
以利亞的觀點在於10節跟14節:既為神大發熱心,應該得到肯定和讚賞。但只有我一人在事奉上帝,我再努力都沒有用;甚至,他悲觀的自感不如以前的列祖和先知。
但他仍有期待:在於大家看見他打敗巴力先知、教皇會作改變;作為群眾的以色列人會回歸上帝。亦期待有人為自己發聲。這種渴望是想被肯定和讚賞。
對於自己的認知,以利亞以一個失敗的先知來形容自己。
檢視及探索內在需要
上帝在第9節至18節回應以利亞,從中林雪文列出七點,檢視及探索內在需要:
1. 好奇探索自己的內在。以開放式問題,上帝沒有批評、沒有責備或沒有教導。(上帝問:以利亞,你在這裡做什麼?) 王上19:9
2. 聆聽、接納自己內在的感受、看法、期待和需要。(我為祢大發熱心,但當中包含了忿怒、孤單、失望的情緒指責他人。)王上19:10
3. 體驗上帝的大能。在王上19:11、12,上帝是用微聲說話。
4. 問自己在這裏想做什麼?王上19:13
5. 給空間及耐性聆聽自己內在的需要。以利亞在王上19:14在重覆第10節。
6. 開放尋求領受上帝給予的新生命或方向。王上19:15至17節,上帝指使以利亞為哈薜、耶戶、以利沙作膏。
7. 上帝把主觀經驗和客觀經驗分開。(回應以利亞,並在以色列留下7千人給他。)王上19:18
後來以利亞冰山的轉化,他以行為來回應上帝使命,並帶著盼望與平安。
從有關經文中可看出:以利亞感受到上帝仍然使用他,他是有價值的;不只有我一人在事奉上帝;上帝給我一個特別的使命。故此,他想努力完成上帝託付的使命,從而渴望被肯定和讚賞。最後肯定自己是有價值,並被上帝重用的先知。
林雪文列出兩個問題作結,供大家省思:
當自己或身邊的人跌入傷痛絕望的光景,我們如何陪伴他們呢?
我們願意像上帝介入以利亞生命的方法,來關心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