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日前發生一起空軍殺子命案,讓人省思「父母在子女生命中應扮演何種角色?」(圖/shutterstock)

日前新聞報導:「一名年輕空軍疑似與妻子感情不睦,斷送兩名幼子性命後輕生」的悲劇。在哀悼兩個年幼的生命殞落同時,我們不禁思考「父母把兒女帶到世上,有無權利左右其生命?」家庭功能的存亡,對子女有何影響?

 

本報專訪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Good TV家庭關懷中心主任洪英正,來回應此新聞,並分享「父母在子女生命中扮演的角色」。

父母感情出狀況,孩子成長有問題

父母感情不睦,對孩子成長也產生負面影響:

1. 不利學習健康的愛與關係:父母經常爭吵或冷戰,家庭中愛的關係不穩定、不充分,孩子容易處於焦慮、缺乏安全感及良好的依附關係,父母關係也會受孩子的情緒影響,若未改變,則會落入惡性循環。

 

2. 低自尊:父母婚姻有問題,即使孩子的外在條件或學業表現優秀,也容易產生自卑感。疑惑「為何自己的家庭如此破碎?自己怎會有這樣失職的父母?」

 

3. 恐懼/排斥婚姻:父母不和諧的婚姻,會造成孩子心中陰影,有些父母將子女當作傾訴對象,與之抱怨配偶的不滿,會在孩子心中播下恐懼或排斥婚姻的種子。

 

4. 在情感中「站錯位置」,扮演不恰當的角色

1.) 拯救者:面對父母衝突不斷,想成為父母關係拯救者,往往增加其成長的痛苦,努力想做些什麼卻徒勞無功,甚至因此產生罪疚感。

2.) 理性者:經常面對父母衝突的孩子,長大後面對感情容易變得過度理智,壓抑感情。

3.) 放逐者:以女性居多,想趕快找到愛,建立自己的家庭。一旦有人示好,很快陷入迷戀,找到不適合的對象。

  • news-details
  • 本報專訪淡江大學企業管理系副教授洪英正,回應近期社會新聞,並分享「父母在子女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圖/洪英正提供)

「壓力山大」衝擊家庭,亟需親職教育和充分溝通

新聞中的主角是一名軍人,由於職業屬性,所處環境較封閉,又面臨家庭風暴,一時之間做出令人遺憾的事,洪英正也就現代人的壓力有以下分析:

 

理論面:社會變遷衝擊家庭結構

網路科技崛起,人與人的互動越來越多「線上交流」,加上這兩年Covid-19疫情,阻絕了人我之間的互動。現代越來越多人活在疏離的人際關係中,越來越難停留在一個固定長久的關係裡。

 

大環境變遷,社會文化看似百花齊放,有意的商業人為炒作,卻導致現代人在價值觀上迷失。工作條件改變,延長工時,工作地點的不穩定性,與傳統農業社會大相逕庭,首當其衝的便是家庭關係。

 

洪英正不諱言:「家庭結構遭破壞,人類社會也隨之崩壞。家庭是神所設立,魔鬼知道要破壞神的工作,先從破壞家庭開始」於是各種新穎卻不合真理的學說理論橫流,侵蝕傳統家庭觀念。

 

洪英正分享,80年代總統候選人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代表的是傳統重視「家庭、鄰居、工作、自由和社會道德秩序」的價值觀,在選戰中大獲全勝。

 

「健康的人,要在健康的家庭中被孕育」,21世紀的今日,家庭結構逐步崩壞,更需重新倡議「恢復家庭價值」。

 

技術面:親職教育教導父母面對壓力

「壓力」來自於被要求改變,是現代人無可避免的難題,家庭也難以迴避其衝擊。

 

工作的時間、空間改變就會產生壓力,現代人工時長,壓力更甚往昔。洪英正提出給家庭的「抗壓處方」--

 

1. 建立家庭共識例如,建立家規,打造家庭成員共同理念,以此塑造「家庭復原力」。

2. 親職教育現在很多父母本身來自破碎家庭,累積許多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缺乏婚姻家庭正確教育,不知如何教育小孩,需要透過「婚前與親職教育」幫助夫妻/父母建立正確的家庭/教養觀念。

 

他認為政府須重視家庭教育,並編列進教材中,建議新人在結婚前先問自己:「打算如何建立新的家庭?怎麼為人夫/人妻與為人父母?」

 

3. 在動態環境中充分溝通大環境處於不斷變動的狀態,現代人無法豁免於壓力,更要與家人保持充分溝通。魔鬼的詭計,便是讓家人彼此誤解、憎恨,造成家庭分裂。若夫妻、親子皆能表達心聲,也在溝通過程中彼此接納與饒恕,在家庭中得到面對壓力的能量

 

4.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忙碌生活中,年輕父母照顧兒女力有未逮,可向長輩請益或尋求協助。此外,教會中的課後輔導班、非營利組織或社區,都提供不同學習管道或關懷方案,可彌補當今核心家庭之不足。

  • news-details
  • 洪英正:「家庭結構遭破壞,人類社會也隨之破壞。家庭是神所設立,魔鬼知道要破壞神的工作,就從破壞家庭開始。」(圖/shutterstock

父母對子女有「管理權」,而無「所有權」

詩篇127:3提醒我們,「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父母要認識上帝及其權柄,兒女雖從自己肉身所出,但並非屬於「父母的」。父母只是兒女的管家,有管理權,而無所有權。

 

父母是家庭的牧者,當如以弗所書4:12所言,「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成全兒女,使之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這段經文對應到父母的職責,洪英正提出其觀點:「父母無法代替上帝決定兒女的人生,僅有引導之責,要參與孩子的成長,把他們帶到神面前,引導他們自己尋求神的帶領。」 

 

兒女是上帝花園中的花,父母如園丁,要悉心照料,讓每種花的盛開。父母不是兒女的主,我們雖帶來孩子的生命,其生命主權卻在上帝手中,父母無權決定兒女的生死。

 

心中沒有上帝的父母,容易視兒女為自己的財產,自認有權決定兒女的婚姻、工作,甚至兒女所賺的錢也屬於自己。然而,上帝給每個人有獨一無二的計畫,父母無法取代上帝,乃要成全神在兒女生命中的計畫。

  • news-details
  • 「壓力」是現代人無可避免的難題,壓力來自於被要求改變,家庭也難以迴避其衝擊。(圖/shutterstock)

婚姻家庭屬於隱私領域,不便過度詢問,一般人也認為「家醜不可外揚」,不願多談。若察覺身邊親友、同事婚姻觸礁,已影響其情緒、工作和生活時,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該如何關懷、陪伴對方?洪英正提出其見解--

個人角度:與配偶一起服事,先建立信任關係

夫妻一起關懷一個家庭

對於他人的婚姻關係,他建議夫妻一起關懷一個家庭,切莫獨自關心異性同事或友人,免於落入外遇的試探。夫妻同心配搭,尋求主帶領,服事有力;反之,憑一己之力,效果有限。

 

先建立信任關係

所有的關懷始於「關係」,先與對方建立關係,認清自己並非拯救者或指導者,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在關懷他人時要免除本位主義的思考。

 

洪英正建議,若沒有信任基礎,等待對方主動求助,做個傾聽者;針對已具互相信任關係的家庭,則可主動關懷,提供建言。

 

同時,他也提到,在關懷旁人的婚姻家庭之前,基督徒要先回到根本,捫心自問:「我們自己在婚姻家庭中,是否做了美好的見證?」服事親友之前,更要服事近處的家人。在婚姻家庭有見證,結出生命的果子,才能讓人信服。

 

提摩太前書 3:5說,「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基督徒先在婚姻家庭中成為美好見證,活出讓人羨慕的生命,

 

企業角度:「員工協助方案」助員工渡難關,提升績效

私領域可能影響工作績效,有些公司或公部門會推動「員工協助方案」(EAP),引入外部專業人士提供諮商,以協助員工;或培訓員工成為助人者,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員工。

 

他鼓勵基督徒,若公司若有「員工協助方案」培訓課程,可多多參與,服務他人,播撒福音的種子。

  • news-details
  • 兒女是上帝花園中的花,父母如園丁,要悉心照料,讓每種花的盛開。在關懷旁人的婚姻家庭之前,基督徒要先回到根本,捫心自問:「我們自己在婚姻家庭中是否做了美好的見證?」(圖/shutterstock)

基督教今日報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社會處處有溫暖,一定能度過難關。

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家暴專線:113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