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旌旗教會牧師黃以文從心理學角度切入,專家Satir Model分析的4種人類處世風格,談到耶穌的門徒身上,所到之處會散發四種來自神的——愛的印記。(圖/台中旌旗教會YT)

耶穌道成肉身,住在人的中間,滿有憐憫、恩典與慈愛,是如何展現的呢?答案就在神的「四個愛的印記」裡!

 

耶穌愛的門徒——使徒約翰,身上的印記,是從雷子變成愛。歷代使徒與現今很多基督徒的身上,也可看到四個愛的印記,讓人一眼辨識出,基督徒的不同之處,認出誰是耶穌的門徒。「在愛人的這件事上,要想像對方是『債主』,我們是『欠』他的。老實說,耶穌也沒有欠我們,但祂願意為我們付上代價。父母親也沒有欠我們,但他們願意付上代價。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沒有虧欠人,但隨時願意付上——愛的代價。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

從古至今,人習慣使用各式各樣的標誌、符號、印記,來代表個人身份地位。在使徒時代,教會遭逼迫時,基督徒會用一條「魚」的記號,作為互相辨識對方的「安全密碼」。當時,若欲確認對方是否為基督徒,會先畫一個半勾弧,若對方完成魚的圖型記號,即確認彼此同是主內肢體。

  • news-details
  • 在使徒時代,教會遭逼迫時,基督徒會用一條「魚」記號,作為互相辨識對方的安全密碼。(圖/台中旌旗教會YT)

當然也有其他記號,如:「鴿子」代表聖靈,「孔雀」代表永恆,「葡萄」代表與基督連結,「茅」代表生命被耶穌帶進神的同在裡。而基督徒最為熟悉的「十字架」記號,是主後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宣告基督教為國教後,使十字架日漸成為代表教會、信仰、聖經的記號。

 

至目前為止,全世界有1/3人口為基督徒,最常用的印記符號,就是「十字架」,有時是鴿子,甚至包括未信者,也會戴十字架當裝飾品。

 

此外,很多基督徒身上沒有戴十字架,是另以一種「生命記號」來呈現基督信仰。比如,身上開刀的傷疤、或生命態度,都是「愛」的印記,又像是,使徒約翰的生命,從「雷子」變成「愛的使徒」。

 

而愛的印記不只在約翰身上,也在歷世累代的聖徒身上,同時在很多現代基督徒身上。彰化旌旗教會主任牧師黃以文,分享「身上帶著愛的印記」信息,鼓勵你我在生活中,展現4種基督愛的印記,隨時隨地散發基督馨香之氣,吸引人靠近耶穌福音。

  • news-details
  • 約翰原是有名的火爆雷子,和耶穌相處 2-3年後,成為「愛的使徒」,身上有四個愛的印記。(圖/台中旌旗教會YT)

第一個記號:處世風格與人不同

每個人的處世風格不同,成為「性格」的印記。

 

美國心理學家—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指出,人的可見性格,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行為和行為背後的態度,水面下的是其他生命元素,最底層則是自我核心身分,構成一個人水面上的可見處世風格,並提出「薩提爾冰山理論(Satir Model)」,將人的外顯形為,區分為四種:

 

1. 討好型:重視他人感受
2. 理智型:著重事實,描述清楚
3. 指責型:主觀意識強,不斷批評
4. 打岔型:以上皆是,重視和諧

  • news-details
  • 美國心理學家—維琴尼亞指出,人的可見性格,只是冰山一角,最底層是自我核心身份。(圖/台中旌旗教會YT)
  • news-details
  • 人的外顯行為,可區分為四種性格——討好型、理智型、指責型、打岔型;另有理論指出,人也同時具備以上四種性格,隨環境變化而所有不同。(圖/台中旌旗教會YT)

另有理論指出,每個人同時擁有四種風格,卻期待自己和接觸的人,是內外一致型的處事風格,希望尊重、接納自己和別人,真誠表達與勇敢表現自己。

 

黃以文幽默說,身為精神科醫師、行醫30載的他,是屬於「打岔型」,遊走在討好、理智、指責之間,背後原因是求生存、舒壓愉悅,和自我保護。

 

他指出,在創世紀3:4中講到,當人決定要「眼睛明亮、分別善惡、像神一樣」時,開始不遵守神的旨意,核心身分是犯罪,與神的關係破裂,以致人,只能遊走在這四種行為風格裡。

 

「凡住在他裡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見他,也未曾認識他。」(約翰一書3:6)

而當人在耶穌基督的恩典裡,透過耶穌救贖,恢復與神的關係,生命開始活出祂的心意,即成為約翰一書3:9-10所說: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從此就顯出誰是神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

 

信主後的我們,核心價值回轉向神,就能擁有「不犯罪」的自由,因靈裡有神的標準。自此,在面對上述四種性格時,會產生不舒服感,是因神「愛的印記」在心中動工,因此,基督徒會日漸地改變處世風格,變得更蒙神心意。

 

第二個記號:求同存異彼此相愛

每個人性格皆不同,要尋找最大公約數,創造共同空間,求同存異,彼此相愛。「凡不行義的就不屬神,不愛弟兄的也是如此。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約翰壹書3:10-11)

 

約翰把「愛兄弟」與「屬神」畫上等號;將符合上帝心意的記號,用「愛弟兄」這件事來證明。甚至,他明確指出,這就是耶穌留下的「命令」。

教會的原文「EKKLESIA」,原意是呼召、叫出來、召據的意思。是指耶穌呼召一群人出來,成為被呼召出來的群體。意指,耶穌是主,人圍繞在祂四周,成為一個組織,裡頭的人各有不同背景、興趣、喜好、專業、社會階層...等,但,有一共同處,就是同被耶穌基督呼召出來,管理並祝福家庭、社會、城市和國家,這群人有一共同特質——就是「想要彼此相愛」。

  • news-details
  • 教會指的是,各種不同背景的人,被耶穌基督呼召出來,管理和祝福家庭、社會、城市,甚至是國家,這群人有一共同特色——想要彼此相愛。(圖/台中旌旗教會YT)

創世記3章記載,當人遠離神後,人與人之間就失去純正,人眼中所見的、是人的標準,以為能像神做決定,演變至今,現今社會充斥各種不公不義,行驕傲之事,爭競、搶奪、八卦...等等,都是人手所為。

 

在教會中,不僅恢復了人與神的關係,進而更能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人際關係得著恢復。黃以文表示,「十」字架,正代表著神與人、人與人關係的全然恢復;「一」代表人際關係,「l」代表與神的關係。

 

「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為什麼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弟兄們,世人若恨你們,不要以為希奇。」(約翰壹書3:12-13)

十多年前,有二位學者進行心理研究,看見現代男孩的危機,並寫成著作《該隱的封印》發行。內容談及,現今很多男孩被罪所苦,有吸毒、自殺、酗酒、暴力和孤獨的風險。究竟,這些男孩需要的是什麼?答案是,他們失去表達情緒的溝通能力,演變成以犯罪方式掩蓋情緒。

 

好消息是,在教會,一切可重新開始!

透過神的醫治,進到在「冰山最深」之處,不易探觸的地方,找回人內在最高貴的核心身份——神兒女身份,以使人與人之間,能重新來過。在教會,基督坐王之處,透過聖靈的鼓勵和改變,人能再次找回核心身份價值,以致在人群中,能看得出「與眾不同」。雖生命之工尚未完成,但在大家的身上,已顯現「彼此相愛」的印記,為眾人所辨識,這是教會最大的特色。

 

黃以文幽默地說,神在人身上的工,尚未完成,人就像毛毛蟲一樣,還在蛻變中,但身上帶有蝴蝶的潛能,彼此都要多寛待。而上帝的工完成後,將成為他人祝福,那麼,此工程要進行多久?答案是到「永恆」。

  • news-details
  • 人來到教會,就像毛毛蟲,還在施工中,彼此當互相寬待,而此生命工程,要進行到「永恆」。(圖/台中旌旗教會YT)

第三個印記:眼光專注永恆

黃以文分享,與耶穌接軌,就接上永恆,活在「雙時區」裡——地上時區和天上時區。而地上的有限時區,最終會中斷,天上的永恆時區,則永不停止。

 

基督徒生活在地上,眼光應當放在天上。眼睛若只有地上,就會耗盡一切心力,捍衛地上一切,又想要像神一樣,卻陷入創世記中「分別善惡」的陷阱,變成自己緊抓不放,務要警醒。

 

「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你們曉得凡殺人的,沒有永生存在他裡面。」(約翰壹書3:14-15)

  • news-details
  • 基督徒出死入生,眼光因耶穌而改變——放在永恆,就以永恆眼光看世界,看見永生。(圖/台中旌旗教會YT)

經常去到火化場的黃以文,看見基督徒是唯一能在其中高聲唱歌的人,也是唯一能在墳墓地讚美上帝的人。因為有「不怕死」和「把眼光放在永恆」的這二個印記,以致面對死亡不再感焦慮和擔心,而將眼光表現在「愛弟兄」的身上,且死亡無法改變人心中的彼此相愛。死亡帶來的哀傷,是因暫時看不見,無法面對面談話,但心中的「愛」不變。

 

基督徒已「走出死亡」,不會永恆的隔絕,死亡僅在肉身打句號,永生不因死亡而中斷。基督徒將眼光「放在永恆」,展現出來的,是「更熱愛生命」——更多注意健康,更多看見環境的需要,更想服事在地上一起生活的人們,更熱情地擁抱每一天,更有盼望地期待未來,更深愛弟兄姊妹。每天,以永恆眼光,認真過日子!

 

第四個印記: 願意為他人設想

這不是從神學、邏輯推理來的,「願意為別人設想」的這個邀請,是從耶穌開始的。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壹書3:16-18)

耶穌為人捨命,為人立下標竿,祂也為愛下定義——「當」為弟兄捨命。保羅在羅馬書中談到,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這裡講的「虧欠」,就是「當」,也是「必需」之意,這是基督徒所展現不一樣的生命。

 

黃以文強調,「在愛人的這件事上,要想像對方是『債主』,我們是『欠』他的。老實說,耶穌也沒有欠我們,但祂願意為我們付上代價。父母親也沒有欠我們,但他們願意付上代價。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沒有虧欠人,但隨時願意付上——愛的代價

 

愛的印記,打破一切邏輯思維,要當是「虧欠」他人的,內心就產生憐恤,表現憐恤之心,生命裡頭就會湧流出更多上帝的愛。反之,若憐恤之心堵塞,同樣,也會感受不到上帝的愛。當你不愛身邊的人,也會無法體會到上帝的愛。若更多地捨己、愛人付代價,就更能體會天父愛你的心。

 

站在富足角度,看到貧窮人需要,要把當要和虧欠的心溢出來。而貧窮不只是錢,還有內在心靈的饋乏。舉例,同事行為不當,要憐憫他、更加善待他。開車不遵守規距者,為他留一點空檔,憐憫容許他插入。吃點虧,給人方便,把家門口走道上的鞋,放回家裡、還原走道空間……等等。聖經真理的教導、符合神的心意,是願為他人設想,這是愛的印記。

 

黃以文說,耶穌講很多、教很多,行很多神蹟奇事,這是言語和舌頭上的。但,耶穌在處事態度上,把自己獻上十字架,在法利賽人、文士、外邦人中,極力異中求同,祂把印記帶在身上,想在地上共好,但祂的眼光,從沒離開過永恆,最後,祂為人死在十字架上時,在自己身上做出最終極——愛的印記。

  • 2022年2月20日旌旗教會主,牧師黃以文的證道主題:身上帶著愛的印記。(影音/旌旗教會YT)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