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左圖:蒙福之家雙語教會長老—李施德與太太黃致平。右上圖:全家人在小兒子李睦群的馬里遜畢業合影,上左為大女兒李均和,上右為二女兒李清心。右下圖:全家人與父親在爺爺李林樹創立的新竹五峰長老教會合影。(圖/李施德 提供)

當女兒將自己反鎖在廁所自傷的當下,神告訴李施德:「她現在最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我們都沒辦法為自己做什麼,我是否能夠把一切結果放下?甚至神提醒我,假設她一輩子都這個樣子,你是不是能夠接納她?」當女兒感受到自己被無條件的愛接納時,才真正明白,她不必再為自己做什麼,天上和地上的爸爸永遠都會愛她。

 

李施德分享,神就是愛,不論我們處在什麼環境,遭遇何事,祂一直都在。

蒙福之家雙語教會長老李施德,12歲留美成為小留學生,其曾祖母、爺爺和父親一脈相傳都是牧師,爺爺埋身新竹五峰鄉拓荒建立長老教會,父親李崇信於埔心浸信會牧會,去(2021)年榮退。

 

身為第四代基督徒的李施德,過往獨自住在加州親戚家,讀完資訊學士、企管研究所後,與同在加州長大,有歐洲血統的黃致平結婚。太太自音樂碩士畢業後,二人一同就讀神學院,並於舊金山牧會8年。

 

李施德表示,服事過程中,看見亞裔在美國能很快融入當地環境,可有很好發展,但生活顯得安逸,在生命和信仰追求上漸出現落差。所以,即使當時教會穩定擴展,會友關係融洽,然想到神量的產業可有更好發揮,便決定返台。

 

2008年,李施德帶著妻兒搬回台灣,接手爺爺李林樹於桃園創辦的社福機構—啟智技藝訓練中心,希望直接透過服事,將基督信仰帶進社會,並且是幫助最需要幫助的族群,即《聖經》所教導「做在弟兄中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主的身上」,將榮耀歸給祂。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福音25:40)

  • news-details
  • 2019年在新竹五峰基督長老教會,李施德和父親李崇信牧師及教會肢體合影。(圖/李施德 提供)

當初爺爺創辦社福機構,主要用意是服務台灣身心障礙族群,因當時,亞洲較缺乏協助身障者融入社會的專業資訊。

 

於是,李施德於2008年接手擔任社福機構執行長後,便引進歐美相關理念和工具,以及聯繫國外有這方面操作經驗的專家。其引進舊金山酸種麵包(Sourdough)技術,建立Boske咖啡麵包坊,將軟硬體配套措施引進台灣,以輔導身心障礙者就業,融入社會。同時,他也將台灣的成功經驗,協助海外有意願的社福機構導入。

 

李施德每年1-3次會出差至創啟地,白天培訓專業項目,包括身心障礙社福事工、麵包烘焙技術,及非營利組織的商店管理系統知識,輔導身心障礙者就業、融入社會,並認為這是很可行的方式。創啟地社福單位也常出團來台觀摩學習,一待就是1-2個月。

  • news-details
  • 李施德於蒙福之家雙語教會,帶領敬拜團事工和影音事工。(圖/李施德 提供)

照顧重度憂鬱自傷的女兒,看見另一廣大禾場

因社福機構位處桃園,李施德返台後工作繁重,周間待在桃園,周休時返回台中與家人相聚。3年多前,他認為國外技術已全然引進台灣,並將成功經驗傳承到創啟地。反觀家中重度憂鬱的國二女兒,此刻正需要他更多的關注,便引退返家,照顧家人。

 

神帶領他,陪伴女兒走過一段死蔭幽谷,並得著超乎想像的全然醫治。並且這過程中,神又帶領他看到另一個被忽略的族群—精神障礙者的需求,成為李施德如今回應神,服事眾人的新領域。

  • news-details
  • 全家人都喜歡音樂、玩樂器,一家五人剛好可以組一個樂團,在教會敬拜團服事。此圖為在父親的教會帶領敬拜。(圖/李施德 提供)

很感謝上帝帶領與醫治的李施德表示,女兒的精神障礙,說不上來真正原因,不是環境衝擊,也非家暴或霸凌。女兒回憶,覺得自己國一時易暴怒,演變成自傷,不是從電視或網路學來,而是無意間發現,這是能舒緩自己的方式。

 

李施德帶著女兒尋求醫治,不論是精神科就醫、學校諮商和輔導,各種管道都嘗試過,藥物越吃越重,卻反而讓想要好轉的女兒心生絕望。

 

她覺得,自己嘗試很多方法,很努力想改變自己,並非故意叛逆。然而,一次次的失望,是帶來一次次的自傷,演變成過量服藥、割腕輕生,住進加護病房差點喪命。走過這段傷心時日的李施德見證,在他最束手無策時,砍斷仇敵攻擊,保護孩子與一家人的平安,為此相當感謝神。

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剛強了。(哥林多後書12:10)


女兒經歷死蔭幽谷,神帶領父女找到天父無條件的接納與愛

李施德在孩子生病時,深深經歷神的保守和帶領。他看到女兒的努力,但用盡各種方法,仍無能為力,回憶過往,李施德忍不住心痛落淚地說:「她是個很有責任感的孩子,將一切事情安排好後,完成老師交待的功課,然後做了自傷的事。」

 

當女兒自傷,將自己鎖在廁所的當下,父女彼此的心都很焦慮。然而這時,神有一個很明確的提醒,像是在耳邊講話般。

祂告訴李施德:「她現在最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李施德說,人的生命要改變,都是這樣子開始的。

  • news-details
  • 父女一起回轉向神,放棄「如何治好」、「更快恢復」的目標後,領受天父無條件的接納與愛,深深經歷上帝的同在。(圖/李施德 提供)

神同時醫治了二人,並恢復家庭;神要讓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

 

李施德接著說:「我們都沒辦法為自己做什麼,我是否能夠把一切結果放下?甚至神提醒我,假設她一輩子都這個樣子,你是不是能夠接納她?」人與神的關係也是如此。

 

當女兒感受到自己被無條件的愛接納時,才真正明白,她不必為自己做什麼,天上的父親與地上的父親永遠都愛她。

 

當父女放下想要更好的壓力,不再朝著「如何治好」、「更快恢復」的目標前行,而是定睛於地上父親的愛,以及聚焦於天父的愛,彼此敞開心,感受到神的同在、安慰和帶領,一路上,就在神的醫治與帶領下,走到今天的蒙福之境。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得前書5:7)

 

2017年,神差派宣教士朋友引薦心理諮商師,李施德因而接觸到另一項新的服事工具—腦神經回饋的技術。他帶女兒返美檢查,因此明白,憂鬱、專注力不足、過動或躁鬱,背後原因並不單純,是與大腦運作協調有關,單靠意志力或藥物,只有壓抑,無法修復。

 

經過一年時間的食物調理、與生活習慣改變,二女兒全然地恢復健康,重新回到台灣就讀台中馬里遜學校。

 

二女兒的病,也讓李施德看見,另一個需要被服事的族群,並找到有果效的工具—腦神經回饋;他同時引進這套技術,為要祝福眾人。

 

在台灣教會,有位20多歲有暴力傾向的自閉症個案,父母經常被打傷,各機構都不肯收,不得已將他綁在輪椅。透過李施德長期協助下,對方改善暴力傾向,不必再被綁於輪椅,甚至能在教會當招待服事神,現今已能和全家一同出遊、曬太陽

  • news-details
  • 目前,二女兒在美國就讀大學營養系四年級,因經歷過身心靈重創,了解到飲食的重要,計畫畢業後繼續往自然醫療研究所深造。小兒子也在美國就讀大二,大女兒畢業剛回台灣,和媽媽在東海大學一起學中文。(圖/李施德 提供)

一生獻給神,作神的用人

傳揚基督福音,讓神的愛復活!

現今,李施德於台中蒙福之家雙語教會擔任長老,全家人為神獻上音樂恩賜,齊心在教會負責敬拜團事工,培訓樂手,組織樂團。

 

李施德也在美國在台的亞洲宣教士培訓機構分部,協助培訓海外宣教士,教導身心靈健康,建立不被環境打倒的韌性,因宣教士要前往的地方,都是物資缺乏的偏鄉之境。

 

談及自己心中較有負擔的事工,則是一群被邊緣化的族群,不論是身心障礙者,或是精神疾病者。他們在社會上易遭受排擠,企盼教會成為其無條件接納與包容的家。

 

李施德說,這是神帶領他與二女兒,在長時間爭戰過程中,所看見的領受。這件事由人來想,很不容易,但神自有祂的方式帶領。

 

人的一生中,都有需要悔改之處,有很多事可以做得更好,但,總會遇到無能為力、無法改變之事,過程中說不出口,當下真的非常痛苦,因為周圍人無法理解,甚至會遭批判,是不是犯了嚴重的罪。然而有時,生命本會如此,耶穌也教導我們,生命中會有苦難,真的要倚靠祂才能勝過。勝過不一定是問題有解答,真正的寶貴是—神的同在,祂會一路陪伴人,走完這一段路。

 

李施德企盼領受神恩典的基督徒,都能給予出無條件的接納和愛,在你我需要時,勇敢說出來,不論是幫助他人,或受人幫助,這就是耶穌所喜悅的「彼此相愛」。願眾教會與肢體,都能成為「神的手」,來完成這使命!

  • 李施德給予弟兄姐妹的祝福。 (攝影、採訪、剪輯/記者林家維)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