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教養孩童時,會遇到的問題千百種:

小孩常把大人指令當耳邊風?配偶或長輩教養的方式不一致怎麼辦?父母可向孩子坦白自己的軟弱嗎?

當無法滿足孩子要求,產生衝突時如何處理較妥?當孩子心理狀況嚴重到需要專業幫助,該怎麼選擇醫師或心理師?


「聖光神學院」於5月14及28日,舉辦「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親職工作坊,邀請「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王加恩博士帶領,一一解答上述難題!本篇報導主要記錄5月14日後半場信息大要。

  • news-details
  • 講員「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王加恩博士。(圖/王加恩 提供)

父母可向孩子坦白自身軟弱嗎?

14日後半場講座一開始,有參加者提問:父母可以向孩子表達自身軟弱、難處、限制和不足嗎?王加恩表示,沒有標準答案,取決於說的「時機點」以及「說的意圖」

 

父母會軟弱是事實,但需注意表達的當下,「自己的狀態」及目的性;若在情緒激動時說,容易令孩子感到「罪疚感」、被控告,超出孩子情緒能接受的範圍,這時就不建議談此事。

 

談論軟弱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看到,一位成熟大人的良好示範,例如,大人在犯錯時會如何反省自己、道歉與合好等。同時,也考驗大人對「自我覺察」的能力,因為許多大人自己未必成熟,所以需持續學習。

 

父母和孩子可以當朋友,但畢竟是大人,需做出模範,包含情緒調節的能力、包容力等,都應要比孩子更好。

  • news-details
  • 父母和孩子可以當朋友,但大人需要做出模範,包含情緒調節的能力、包容力等,都應要比孩子更好。(圖/shutterstock)

親子關係必經的轉變歷程

王加恩引述知名學者 Winnicott 的「嬰兒發展四個階段」,講述親子關係的基礎。

 

第一階段「母嬰不分」,是嬰兒沒有媽媽就難以生存,所以需要先給予孩子安全感;反映在教養上,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若你遇到困難、有需要,我們都在」。從信仰來看,就是與神建立穩固關係。

 

首要階段必須先具備,再進入第二階段,大約到了2~4歲,親子衝突會慢慢出現,因父母不可能凡事滿足孩子;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父母或老師遇到與孩子之間關係上的挫折,常會出現失落感,認為自己不夠好。

 

然王加恩提醒,不用要求自己當100分的媽媽,60、70分即可,畢竟即使每件事都照顧到,也不見得是好事,反而會養成媽寶,導致孩子長不大。

 

大人在此時仍需轉變管教方式,即使情緒難免失控,但可在平靜後向孩子們道歉(而非報復),並且好好溝通、闡述客觀事實,孩子也會慢慢了解現實狀態,理解大人在一些事情上的拒絕,其實是愛的另一種方式,也能知道大人有其限制,孩子需調整自身想法。

 

同時孩子亦會發現,大人仍有值得效法之處,當信賴感加增後,孩子遇到事情時,便會主動尋求大人意見;雖知道不一定會獲得全部需要,但信任父母會給予「必要」的幫助。

 

這段過程,彷彿跟基督徒信主的歷程有許多相似;許多人初信時,常經歷到上帝給予各樣明顯的超自然神蹟、禱告時常蒙應允;但越信主多年,則會遇到越來越多的「管教」,雖不舒服,但會慢慢被磨出屬靈肌肉與耐心,開始懂得不能只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神為中心,且會為他人禱告、進一步實踐大誡命和大使命。

 

不過有時孩子的特殊狀況,未必是大人的問題,需尋求專業療癒。

 

面對孩子出現特殊的心理或行為狀態,需看醫師或心理師時,現今資源眾多,尤須慎選。若有用藥需求,最好先了解醫師專業背景,擁有「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執照」較佳;心理師目前雖沒有類似證照,但可查詢有無相關經驗

  • news-details
  • 當壓力過大,不用要求自己當100分的媽媽,60、70分即可。(圖/shutterstock)

親子關係的建立技巧

接著,王加恩引用美國著名的親子互動治療模式中(Parent-Children Interaction/PCIT)中,以孩子為導向的技巧(Children’s  Directed Intervention /CDI),分享如何在親子互動過程中有好的「關係建立」,亦是所謂的「不要惹孩子的氣」。

 

以下王加恩舉實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她先引例詢問大家:當孩子做了一把長劍,興致勃勃地向你展示作品,你第一句話會說什麼?

 

線上家長們紛紛回應:「欸欸欸不要這樣揮,危險」、「小心!不要用到人」、「哇!你做的好高好高啊!」、「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

 

她認為,這些回應沒有對錯,但要看實際狀況。孩子的表情很開心,且當下沒有危險性,建議可先正面回應,或看著他比個讚,讓他知道「他被聽見了」,再看看他要說什麼,可能是:「媽媽來陪我玩」、「我要再做一個」等。

 

父母不一定要誇張稱讚,但要讓孩子感受到你真心的留意、用充分的注意力來回應他,例如,具體描述你觀察到他在哪一方面很用心。

 

大多時候,孩子不是故意一直要吵父母,而是需要「有品質的回應」。比方說,在你忙碌時,孩子不斷向你展示畫作,你可以稍微停下來,對他的畫給予正面評價,並分享你從畫作中看見哪些細節,孩子可能就滿足了,然後乖乖做自己的事,不再打擾你。

 

總之,當孩子是用正面情緒向你分享,若環境是安全的,建議第一時間別用命令、批評或心不在焉、敷衍的問句等方式回應。

  • news-details
  • 孩子需要父母「有品質的回應」。(圖/shutterstock)

檢視自己,平常用什麼方式跟孩子聊天互動?

有時孩子會需要適當管教,但父母常見的問題之一,是孩子將大人的指令當作耳邊風,大人卻束手無策。王加恩分享PCIT中,以父母為導向的技巧(Parent Directed Intervention /PDI),教導大人與孩子相處時,能做到有效指令的教養技巧。

 

請父母先檢視:我下這個指令是否有效?可否確保孩子做得到?建議若無法確保孩子做得到,就乾脆不說。例如,常看到家長在公共場所喝斥孩子不准亂跑,卻仍放任他們繼續跑,此時的做法建議是,當家長下完指令後,孩子仍不聽,就要走過去抓好他

 

此外,建議多用「正面指令」,因為若太常說「『不要』做這個那個」,孩子聽多會生膩。可換個方式說,像是直接告訴他「你現在應該要做......」,孩子會較有方向,若只說「不要做某某事」,孩子會茫然不知後續該做什麼。

 

比方,孩子想繼續待在遊樂場,家長可以說:「再玩最後5分鐘就走」,來取代「你不能再玩下去了」。

 

另外,一次一個指令,別一下子給太多,且指令要具體描述;對十歲以下孩子說話時,建議蹲低身體,眼神相互交流,因為當高低落差大,孩子較難清晰接收訊息。與孩子說話時,態度要禮貌尊重,並非是輕聲細語,而是平和明確

 

大人可告訴孩子,為什麼要做某些事的原因;大約4~5歲以後的孩子,事後可跟他好好分析,例如:不是每一次去便利商店都要買東西,媽媽會幫你把省下的錢存豬公,以後就可以買你更喜歡的東西,你也可以學習忍耐節制。

  • news-details
  • 大人可學習與孩子相處時,做到「有效指令」的教養技巧。(圖/shutterstock)

家人之間教養方式不同?

至於,與配偶、公婆或主日學同工之間「教養一致」,並非指「態度」要完全一致,因為沒有人是完全一樣的。

 

所謂管教一致, 只需「原則」一致,例如,當父親不准孩子「飯前喝可樂」,孩子轉而跑來詢問媽媽,可以回應他:「我知道你很想喝(同理和尊重他的情緒),但爸爸說不能喝,媽媽也覺得不能喝。」

 

就算不太認同另一方的做法,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對配偶,可再請小孩去問問爸爸,事後夫妻之間關起門來,再私下討論此原則是否需調整。

 

王加恩提醒,華人社會的文化,親子關係常勝於夫妻關係,然而心理學的觀點認為,一個家庭中「夫妻軸」的穩定與重要性,需高於「親子軸」,爸媽的關係穩定,是孩子極重要的好榜樣,更是內在安全感的來源,才能衍生出家庭長久的健康關係

 

當管教不一致發生在跟長輩之間,該怎麼辦?例如,在家不能吃糖果,但去爺爺奶奶家時,長輩們卻盛情準備糖果給孩子吃,該怎麼處理?此時考驗父母與孩子間的關係,以及對公婆的認可。

 

王加恩分享作法之一,是告訴孩子,你知道他會在爺爺奶奶家吃「平常不會吃的東西」,但就當作「解放日」,在那裡可以吃,但回到家就不能吃。參與的學員們對解放日這個想法,紛紛表示相當受用。

 

畢竟父母無法改變此情況,就適時做些「彈性調整」,讓孩子知道有原則和例外的時間。

 

相關報導》

「管教和賞罰、要求與讓步」難拿捏?王加恩:學習健康界線的動態平衡

青少年壓力大叛逆,如何拿捏「慈愛與管教」?專家:父母要先照顧自己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