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公路今年(2022)5月1日全線復通,因沿路高山美景一躍成為熱門景點,且熱度持續延燒!
本報專訪多位當地教會牧者,帶大家從不同視角一窺此處人文和信仰,下次走訪南橫公路旅遊時,便能領略當地另一番深度文化,收穫更豐盛!
南橫公路貫穿了高雄市桃源區,根據桃源區109年度(2020年)區政統計年報,基督教會含天主教共19間,其他宗教寺廟/神壇僅5間,從數據上可見,居民以基督信仰為大宗,族群則以布農族和拉阿魯哇族居多,職業以務農為主。
用「愛玉子」支持建堂!
桃源區的愛玉產量為全台第一,區公所的主視覺Logo即以愛玉為一大亮點;因高山氣候有利於愛玉生長,加上政府刻意扶植和推廣原住民特色產業,本文截稿前向區公所查證,桃源區內有100多戶、共種植了上萬株愛玉!
其中復興里又有「愛玉村」之稱,位於該里的「復興長老教會」近期正在建堂,義賣的特色產品便是愛玉子,水洗後可凝結成可口的愛玉凍,富含天然膠質,主任牧師林蔚珈歡迎大家前來支持,也邀請主內肢體為建堂代禱。
勤和「梅子」之路
高雄市也是全台青梅最大產區,桃源區占了當中近6成產量,又以勤和里為大本營!這裡大部分梅樹都生長在很陡峭的山坡地上,每年3月底到清明節期間為採收期。
此處梅子大致分兩種,一是收成初期新鮮「手採」的,能做成脆梅,價格較高;二是採收期尾聲「竿採」,用竹竿打到地上鋪的網子內,多用於醃製。
「勤和長老教會」杜麗珠牧師分享,教會與當地的農業發展其實息息相關。疫情前村內95%居民會參加教會聚會,而這裡以前有一位牧師曾赴海外進修農業,因此對地方農業發展著力甚多,其深信上帝既然將土地託付給原住民耕作,便要善盡管理之責並回饋於教會事工。
近期有媒體報導,今年桃源區梅子價格大跌,農業轉型迫在眉睫的問題。杜麗珠表示,「我們每一年都在上帝的神蹟中生活著。」今年狀況不理想的原因之一,除了大環境降低消費因素,還有梅樹提早開花導致落果和不良品較多,但仍有弟兄姊妹向神感恩,因為還有逾一半果實在樹上,得以降低損失,所以有長老表示:「上帝真是很愛我們。」
興旺的勤和教會
杜麗珠牧師粗估,勤和里有80%的青年留在村內生活,年長者也十分重視成全年輕人,會訓練下一代出來帶領社區,並盡量放手由他們設計和執行各樣活動;長大的青年也會帶領就學中的「小青年」。
教會鼓勵青年返鄉務農,因從聖經中可知上帝重視這項工作,必須傳承已有的技術,而年輕人們也發揮優勢和創意,像是已陸續成立農業合作社等。
杜麗珠雖接任此教會牧職約3年,但本身是勤和人,也曾跟著老牧師一起學習。她觀察,這間教會多年來,牧者和長老以身作則的慷慨特質,是教會興旺的一大原因。眾人遵行十一奉獻,教會成員非常善待牧者,每年對外奉獻金額亦高,受訪時透露的數字,對於偏鄉地區教會而言是頗為驚人的金額。
此外,從30年前開始,勤和長老教會便關懷當地弱勢家庭,不分族群,因此教會與社區可謂融為一體。
該村約有4戶經營露營區,希望疫情消退後能有更好的氣象;也期盼在觀光業恢復生機、弟兄姊妹因而獲利領受恩典的同時,更要常與主保持連結,不因忙碌而忘記生命的優先次序。
櫻花綻放與美麗的景點教堂
比勤和與復興部落更往東邊深山處的「梅蘭長老教會」,位於拉芙蘭部落,除了3~4月有櫻花綻放美景,該教會本身典雅的建築外觀,常吸引遊客拍照留影;門前「彼此洗腳」的雕像,傳達彼此相愛的意涵。
梅蘭教會主責傳道王月花表示,歡迎大家來拍照,但進入教會內希望先打聲招呼;若碰到面,有機會便發福音單張、彼此交流,盼撒下福音的種子。
王月花傳道是花蓮布農族人,曾擔任社工33年,退休後讀神學院道碩班,畢業後受派來此約3年。她介紹,這間教堂已建成20多年,外觀和內部都頗具水準,因為最初建設時,是使用很好的建材和設備,禮拜堂也大,所以外教會常來借場地舉辦活動。
不過,梅蘭教會雖原有住宿區,惟八八風災後至今尚未重建,但今年已規劃要重整能容納50人的空間,邀請有感動的弟兄姊妹為此代禱。
該教會走過多年風雨,教會成員雖歷經更迭,但上帝的憐憫至今都在,正在見證神大大動工奇妙時刻;王美花感恩地說,今年3月剛成立「社青團契」,看見上帝慢慢將人帶回祂的家。
為部落年長者身體,和雨季天候代禱
目前梅蘭教會村內共34戶,大約23戶信主,雖以長者和小孩居多,但在外地工作的青年常顧念教會的需要、十一奉獻。
「但我也鼓勵他們,到(居住地)附近的教會聚會。」王月花表示,因平地長老教會較多講台語,對原住民而言不習慣,所以她除了透過LINE與弟兄姊妹保持連結,也滿支持他們就近於外教派教會接受牧養,才不至於對信仰越來越冷淡。
目前教會的代禱事項,首先是疫情,另外,這裡的年長者許多罹患疾病,需要洗腎或化療,但路途不便,一天僅2班公車能到六龜和旗山的醫院;有時教會的長執會開福音車載大家去,小病則到桃源區衛生所即可,因此希望能夠為老人家的健康禱告。
最後,是每年7、8月天候不穩,過去曾造成南橫多次災情;每當下大雨,許多居民會心生恐懼。不過王月花觀察,去年「明霸克露橋」沖斷事件看似打擊,但反而令信徒更加迫切禱告、重視信仰並大發熱心。因此每逢雨季雖仍會懼怕,但也更珍惜生命,並感謝上帝的保守。
深山教會歷經苦難,仍常存盼望!
再向東深處、接近南橫最後復通路段的「梅山長老教會」,主責傳道田霖來此3年,談起去年「明霸克露橋」沖斷事件,部落居民失去聯外道路被困了3個月,但反而是弟兄姊妹帶給她許多鼓勵,安慰她說:「不論如何,都會有路的!」
她介紹,梅山部落居民80%信奉天主教,長老教會平時聚會人數約10~20人,逾半數為年長者,但大家很同心,且與天主教頗多交流,關係良好,常一起開部落會議。
因梅山長老教會旁邊就是景點「馬舒霍爾吊橋」,附近也有「梅山吊橋」,故歡迎大家來走走!
代禱事項則是,因當地隔代教養比例偏高,孩子年幼時若疏於培育引導,容易走偏,長大離開部落便遠離神。因此梅山長老教會多年來,一有機會便下山,前往會友們工作的都市地區,一同做野外禮拜、持續牧養,惟疫情後暫停。故邀請大家為部落孩子們的生命禱告,使他們能夠在信仰真理中穩健紮根、健康成長。
拉阿魯哇族文化特色
最後再往西邊山下走,來到一間興旺的教會「高中長老教會」,平常固定聚會人數近百人,當地居民除了布農族和拉阿魯哇族,還有阿美族、閩南和客家人。此處為桃源區第二大里「高中里」,針對這個地名,主任牧師朱梅芳開玩笑說道:「我們沒升大學!」
朱梅芳介紹,這裡第一代信徒是拉阿魯哇族(台灣原住民第十五族),土地也由該族人奉獻;而且拉阿魯哇族目前總數約300多人,當中逾半數在高中里,故居民合作組成「高雄市拉阿魯哇文教協進會」,係一大文化特色。
從《星光大道》出身的創作歌手宋楚琳,即為拉阿魯哇族人;她有一首獻給母親的歌《媽媽說》,媽媽「本尊」也於高中里經營店家,販售商品如原住民特色美食奇拿富。
朱梅芳牧師在南橫地區牧會多年,談起這間教會為何生氣勃勃,她分享,因著重興起門徒,教會一個星期7天都有聚會,且由長執、各團隊領袖自發來帶領,如:讀經會、禱告會、婦女會、各牧區家庭禮拜和團契等,成全聖徒各盡其職。
因平時在關懷事工上的操練,長執們也很順服和委身,與眾信徒和社區保持密切關係,隨時準備好出任務;近期疫情確診者多,當地居民又多以務農和臨時工維生,因隔離無法外出造成生計影響,故該教會連結內、外部資源,發放食糧和物資送到居民的家,用具體行動陪伴大家度過難關。
近期南橫公路熱度仍高,因大幅縮短到台東的車程,朱梅芳樂見復通帶來的便利,也歡迎遊客前來教會;有些人聽到詩歌聲會走進來,曾表示雖聽不懂內容,但被旋律所吸引。週報內常會夾《耕心》等福音小冊,廣撒福音種子,惟近期疫情,開放時間和規則會有所調整。
目前高中教會正準備興建「牧育館」,邀請大家代禱,也期盼有合適的人回應呼召、加入全職服事的行列!
南橫旅遊溫馨提醒
南橫公路睽違長達13年復通的主因,便是地層不穩致攔阻工程進度;近期梅雨季數度傳坍方,因強降雨使土石流機率高,勤和至復興、梅山口至向陽等路段,陸續於特定時段實施預警性封閉,以確保安全。
因此公路局提醒,事先查詢道路管制時間與山區路況,以避免等候;並呼籲上山之前務必評估氣候狀況,如遇下雨或濃霧天候盡量避免前往。注意道路兩側設立之公路資訊看板(CMS)及收聽警廣路況廣播。
最新道路通阻詳情,可利用公路總局幸福公路APP或上公路總局公路防救災資訊系https://bobe168.tw/ 及利用公路總局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 https://168.thb.gov.tw/ 查詢即時路況,並請駕駛朋友遵守管制規定。
此外,垃圾不落地,尊重土地和在地居民,並降低車速保護彼此安全,以及進入部落時記得戴妥口罩確保防疫,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相關報導:
神所愛的金鍊—南橫公路》全線通車之後,當地牧者視角:守望禱告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