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不同心理類型的傳道人,會帶出不同的服事果效。(圖/shutterstock)

某天,一對牧師夫婦走進了李文成醫師的診間尋求幫助。牧師娘憂鬱沮喪地坐了下來,但牧師卻有些不以為然的站在一旁。

 

聆聽了牧師娘的感受與需要後,李文成開了藥,也請她定期回診。直到一個多月後,牧師娘自述情況好多了,李文成便打算為其減少藥量。此時牧師娘悶悶不樂的問:「醫師啊,我的信仰是不是很糟糕?牧師在家都跟我說『面對生活我靠的是祈禱,妳靠的都是煩惱啦……』」

 

本文分析四種「傳道人性格與服事模型」,究竟不同心理類型的傳道人,會帶出哪些服事的果效和衝突呢?

  • news-details
  • 李文成以聖經真理為基楚,建構傳道人性格與服事模型。(圖/本報資料照)

目前在高雄自行開業,同時也是台灣聖教會南部教區佳美關懷中心主任的李文成醫師,於6日上午在中台神學院舉辦的宣教研討會中,以聖經觀點出發解析每個人性格差異的原因;也透過長期幫助關懷傳道人的實務經驗,發展出「性格與服事模型」概念,進一步依據類型來提醒傳道人性格在服事上擁有的優/劣勢,如何在長年服事中維繫心理健康。

 

憂鬱和焦慮的各樣統計數據

根據曾發表於權威醫學期刊《Lancet》的一份研究指出,「憂鬱」和「焦慮」是兩種最常見的精神疾患,1990年代台灣大概有11.5%的人口有這兩項問題,2010年時上升至總人口的23.5%。近10年來的相關研究結果也差不多保持這個水平,意即國人中每四人約有一人會處在憂鬱或焦慮的狀態。

 

進一步再看到衛福部相關統計,憂鬱狀態中達到重鬱症程度約為8.9%(200萬人),有在固定看診用藥者還佔5.2%(125萬人)的比例。然而,若以一般常用的「貝氏焦慮量表」、「自述性量表」來請華人傳道人填寫作答,卻僅會測出中、重焦慮者合計小於5%、中、重憂鬱者合計小於3%的失真結果。

 

李文成指出,測驗結果失真的原因,通常是牧者們會因信仰教導的認知,自覺心思上不能有負面情緒的產生,選擇不表達真實情況。

 

對此,李文成提醒,「T-JTA(泰勒–約翰遜氣質分析)量表」為研究信度、效度皆高,且更適合傳道人的測驗方式,測驗中綜合評估了憂鬱狀態、焦慮狀態、個人的天生氣質。從已完成施測的統計樣本來看,實則有34.2%傳道人處於焦慮狀態,43%傳道人處於高度憂鬱狀態。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創世記1:27-28

  • news-details
  • 從已完成施測的「T-JTA(泰勒–約翰遜氣質分析)量表」統計樣本來看,實則有34.2%傳道人處於焦慮狀態,43%傳道人處於高度憂鬱狀態。(圖/shutterstock)

認識神對個人性格的創造

神創造的心意就是每個人都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有不同性格、領受了不同祝福,人與人之間性格的差異實則為神創造的美意。

 

李文成認為,細談人格(personality),可分為三個不同面向:

 

1.性格(Character):如驕傲、謙卑等不同層面,這部分會因經歷、所處環境有所不同,個人若仰望神,則可藉聖靈的更新得著改變。

2.精神病理(Psychopathology):這部分若有疾病的產生,則歸自基因與環境的互動,要解決問題端賴醫學、諮商、聖靈的幫助多管齊下,逐步恢復。

3.心理類型(Psychologic type):縱然性格會隨著歷練有所變動,但是心理類型則是神的刻意創造,是不會改變的,每個人只要依照神所賜與的特質活出命定。

  • news-details
  • 重新詮釋林瑜琳博士《從聖經中尋見真我》的見解,發展出「傳道人性格與服事模型」(圖/截自中台神學院YT)

建構「傳道人性格與服事模型」

以心理類型(Psychologic type)面向來建立「傳道人性格與服事模型」,李文成重新詮釋林瑜琳博士在《從聖經中尋見真我》的見解,將創世記1: 28解析為:

生養:生產者,生存繁殖的基礎。

眾多:豐富者,重視關係的多元(外感型)。

遍滿:卓越者重視關係的品質(內感型)。

治理:得勝者,重視征服的野心(外理型)。

管理:管理者,重視掌控的能力(內理型)。

 

為要更容易理解四種類型的區別,李文成選出最符合該類型的舊約人物以為代表,不僅能讓傳道人更容易理解,也將舊約人物中的性格缺陷引為借鑑。

 

1.「外感型」:代表人物為希西家、彼得

性格熱情、能言善道、外向,重視與人的關係,也喜好自由享樂;然而卻也會容易情緒化、較沒耐心、好大喜功。這代表個人長期尋找愛與歸屬,希望能討人喜歡、追求認同。

 

這樣的教會領袖,會是外感型的人是教會活力的驅動者、歡樂的製造者,他們很容易去關心新朋友,很容易邀人來教會,是天生的福音使者。若教會領袖是外感性格,教會常是傳福音的外展型教會。不過也要留意,過度尋求他人認同,容易受傷沮喪,服事上可能落入把人帶到自己身邊,不是上帝面前,抑或過度追求宗教上的名聲,卻說為神耗竭。

 

2.「內感型」:代表人物為大衛、約翰

性格保守、內向,重視與人的關係,也因此會表現得隨和可靠、配合度高。相對的,也因為害怕衝突、缺乏動力,造成優柔寡斷的局面。希望能免於人際間恐懼與焦慮,竭力追求和谐、避免衝突。

 

內感型的會友應該是教會中最多的一群,如果教會領袖也是內感型性格,好處是教會一片和諧,彼此情感穩定,會是一個溫馨的教會。相對的,也有可能為了避免風險,降低成長動力,抑或為了表面和諧,內心隱藏苦毒。

 

3.「外理型」:代表人物為掃羅、保羅

性格特質為積極、外向,以任務為導向,喜歡掌控、決定與挑戰,這樣的性格容易造成工作獨斷專橫、情緒起伏大,代表了內在希望維持自尊、被他人尊重,外在希望獲得成功、自我實現的需要。

 

面對教會治理,外理型領袖的積極態度加上理性規畫的智慧,使會友能順服權柄、同心建造教會,是教會成長的火車頭。然而,也要注意,在事工上的權力會使人失去敬畏神的心、驕傲也會使人忌妒同工的恩賜;若缺乏對於自我性格的認識和調整,會造成他人難以同工、也不容易調解的景況,需要留意。

 

4.「內理型」:代表人物為以利亞、多馬

性格謹慎、內向,以任務為導向,對事是非分明、追求精確。同時,對人則容易會有龜毛、苛刻的情形,或是暗自憤世嫉俗、較易憂悶。解讀性格上的表現,代表內在希望免於失序與失控,對外則追求完美、安全界限。

 

內理型領袖對教會正直、忠心,實事求是,不會好高驚遠。對己、對人、對事工都有較高品質的要求,實為教會成熟、增長的重要推手。不過,也要提醒內理型傳道人,過於對人嚴苛,會讓人感到不易親近;對事挑剔,則容易焦慮緊繃,抑或在自律較高的標準下,容易憂鬱。

 

李文成提醒,不同心理類型的傳道人會帶出不同的服事面貌與果效,若能認識性格與服事間的關係,就能避免不斷往性格死角的死胡同鑽

  • news-details
  • 「UCF三解諮商模式」是一段從了解到理解,理解再到諒解的恢復過程(圖/截自中台神學院YT)

目前,李文成已著手發展「UCF三解諮商模式」,設定了階段目標與任務,期望幫助傳道人從了解(Understand)、理解(Comprehension)、諒解(Forgiven)三個層次不斷進深,從了解性格來源及上帝的接納開始,也理解性格如何加重彼此傷害,到最後能諒解自己和他人,也從上帝手中得到恢復。

 

「要做到『諒解』的課題並不簡單。真正的放下需要神的幫助,也因此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學會倚靠神、耐心等候神的時間。神一定看顧祂的僕人!」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