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左:示意圖。右上至下:從事年長者事工的王建煊和呂信雄,分別接受本報專訪。(圖/shutterstock、無子西瓜基金會 提供、台東基督教醫院臉書)

全球人口今(2022)年底將破80億大關,而年長者比例激增,對台灣的衝擊尤其劇烈!

 

面對快速轉型的社會,該如何預備自己?本報專訪從事「長者事工」多年的王建煊和呂信雄,分別提供實用的建議。

全球人口將破80億大關,年長者比例大增

聯合國於7月11日發布《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 World PopulationProspects》報告顯示,如今世界人口數量高於20世界中葉的3倍;1950年估算全球約25億人,預計在2022年11月中旬將突破80億大關,2030年達85億,2059年則可能逾100億人。

 

2022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2個區域,位於東亞及東南亞,共23億人口,並以中國和印度最高,這兩國將於2022年末分別超過14億人;2023年,印度人可能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數最多的國家

 

歐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年增長率皆低於1%,而增長率最高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

 

直到2050年,人口分佈很可能重新洗牌,預計2037年,中亞和南亞將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2022至2050年間,全球人口成長的數量,估計有一半會來自8個國家:剛果、埃及、衣索比亞、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尚尼亞。

 

1965年以來,因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長的速率放緩;2020年是自1950年來,首次人口增長率低於1%,且預估將繼續放緩。

 

因生育率降低,高齡人口比例增加,勞動人口率下降,使許多國家處於轉變期。2018年,全球65歲以上(老年)人數首次超過5歲以下兒童;2022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數7.71億,是1980年的3倍。

 

2050年,老年人口可能是5歲以下兒童的2倍,屆時歐洲和北美會有4分之1人口是老人。

  • news-details
  • 全球年長者比例正在升高。(示意圖/shutterstock)

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資料,台灣在1993年已是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註)。老年人口數將持續上升至2050年逾740萬人,佔人口36%;但2070年佔比則提升至41.6%。

(*註:國際上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稱高齡化社會、14%為高齡社會,20%則達超高齡社會。)

 

雖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在2020年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尚處於高峰期,惟下降速度快,2064年將降至50%以下,低於歐美許多先進國家;而老年人口比例,從2010至2070年間,相較於日、韓、每、英、德、法等國,則從最少將飆升至第一高。

  • news-details
  • 王建煊與妻子蘇法昭,投入年長者事工多年。(圖/無子西瓜基金會 提供)

王建煊:每個人都須提早做準備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退休後,與妻子於國內外陸續創辦6個公益慈善基金會,其中2個便是服務年長者:「無子西瓜基金會」專關懷無子的老年人;預估今年底啟用、座落於林口的「鑫淼天使居」,則有日照、年長者及失智症團體的住宿,盼讓人們「老有所終」。

 

今年84歲的王建煊受訪表示,高齡趨勢在近10年,對台灣的衝擊特別大;其多年服事過程中,遇過各式各樣悲慘的案例。

 

舉例來說,因女性年齡平均高於男性,許多獨居老人是70~90歲的老太太,罹患三高、糖尿病等,聽力、視力和肢體都大幅退化,在生命最後的幾年十分痛苦,每過一年彷彿尊嚴就少一大截。

 

有些人雖有孩子,但曾有一個案例,是子女紛紛結婚、住在外地,但沒錢請看護,獨留單身小女兒照顧父母20年;在父親離世後,小女兒的忍耐也終於超出負荷,弒母後輕生。

 

「在台灣越來越多,日本更多,看了真的很難過。」王建煊感嘆。

 

還有些獨居且失智的長輩,因為陸續有人錢被騙光,所以銀行為了保護當事人,若陪同前往的人無法確認身分,老人家又無表達能力,帳戶便被凍結,在日本已有數兆元因此被凍結。

 

因此王建煊提醒,既然每一個人都會老,且已看見高齡社會的危機,每個人都須提早做準備。盼大家一起努力,當自己還有能力時,要去幫助別人,包含支持慈善機構

 

「照顧老人,就是照顧自己的未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每個人能力不同,只要有做就很好。」他認識不少人,擁有上億資產,但年事已高,留再多錢財在身邊真的有意義嗎?他深信,能夠擁有眾多財產,全是上帝的賞賜,因此更應該用來幫助有需要、特別是苦難中的人

 

有一天回到天家,上帝會跟你說:孩子,你做得很好,跟我一同來享受永生之福!」反之,若是一毛不拔,很可能上帝會問,「孩子,我給你這麼多,你怎麼只做一點點事呢?」

 

王建煊特別僅記約翰福音3:16的教導,「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身為基督徒,若沒有「」,即使受洗或熟讀聖經,仍無法活出耶穌的樣式。

 

也鼓勵教會,當弟兄姊妹老了、或因病痛無法自己來教會,別就這樣慢慢淡忘他們,因為他們一輩子都是「家人」,主內肢體有義務主動去關懷、看望他們,並協助引薦至合適的照護機構,包含鑫淼天使居,幫助他們活得有尊嚴,否則對神會是很大的虧欠。

 

除了在身體上的預備,王建煊也呼籲,信耶穌使我們不擔心離世的那一天,因為知道靈魂將回到美好的天家,鼓勵大家認識基督信仰,同享永生之福。

  • news-details
  • 預估今年底啟用、座落於林口的「鑫淼天使居」,預計今年10月竣工,即開始申請使用執照;將服務60名日照對象;住宿44床中,18床提供失智者、26床服務失能者。此外,週日將有主日聚會。(圖/無子西瓜基金會 提供)

呂信雄:鼓勵開放教會空間服務年長者

曾任台東基督教醫院(簡稱東基)院長17年,現為東基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一粒麥子基金會董事長的呂信雄,多年投入年長者慈善工作,他表示,高齡化使「長照與醫療」的需求明顯增加,同時「少子化」又導致人力減少

 

此現象在20多年前,他接任東基院長時,偏鄉部落就已出現;年輕人外出謀生打拚,只剩老人和小孩,比起城市的狀況更嚴峻。因此2002年,成立「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先在社區設立老人日托站,提供長輩一個活動、學習和人際互動的場所。

 

後來政府也發現這方面的需要,基金會便配合政策並擴大服務項目,如:送餐、日照、交通、長照一站式服務據點和諮詢站(有福館)等,據點從台東、花蓮、宜蘭,到台南、新北、台北和屏東等地。

 

一粒麥子基金會也和教會合作,一起照顧長輩。例如呂信雄所上的教會「台東協同會」,幾乎每天都有社區長輩來此活動,鍛鍊和活化其腦力及肢體,減緩長者的退化速度,盼能健康地慢慢變老,不至於長期臥床;教會的傳道人和同工皆投入服務,成為居民走進教會、接觸福音的絕佳契機

 

因此鼓勵教會,與就近的政府或長者事工機構合作,善用教堂空間服務年長者,因這已是社會迫在眉睫的需求,不能再等了

 

「我們照顧老人家,也是照顧老人的家。」呂信雄解釋,協助照顧長者,能為孩子們減輕壓力,安心去工作。

  • news-details
  • 呂信雄鼓勵年長者持續嘗試新事物,他本身喜愛騎單車,近年也嘗試更多海上運動。(圖/呂信雄 提供)

重燃「活的意志」

他回憶,第一間老人日托站成立時,同工去各家邀請長者來活動中心,一名臥床的男士坐著輪椅前來,跟著參加音樂照顧等健康促進活動;沒想到一陣子後,他就站起來了!可見一個人若失去鬥志,坐久了可能變成躺,可一旦重燃「活的意志」便能重新站立!

 

因此,除了建議帶長輩走出來,也鼓勵年長者「不要停止學習」

 

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Frank Dennis)今年92歲,不久前開始學習彈鋼琴,每天時間一到就練琴;呂信雄67歲,因喜愛運動,除了多年來騎單車,曾花5天從宜蘭逆時針環島到屏東,每天平均騎約一百八十公里,近期開始划獨木舟、學立槳衝浪(SUP)等,持續嘗試新事物,鍛鍊體力和腦力。

 

「不要用年齡限制自己,」呂信雄鼓勵,有些事未必要等年輕人服務,像是3c用品的操作,年長者可自己嘗試看看;畢竟兒女有其人生和壓力,長輩本身也須努力生活;若還能工作、對社會做出貢獻,不用急著在還沒規劃好之前退休。最後,祝福每一個人,都能夠「活得老、活得好」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