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舊約聖經中,以利亞大戰450個巴力先知,是以色列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故事中,隱喻了「真假祭壇的對決」重點。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指出,當時,以利亞挑戰巴力的先知,除要讓其試試耶和華的威力,更是想讓全國上下明白「真假祭壇」的差異!

「耶和華祭壇」與「巴力祭壇」的對決 

還原當時的歷史情形,以利亞前來對眾民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神,就當順從巴力。」眾民一言不答。

 

當時,以利亞對眾民說:「作耶和華先知的只剩下我一個人;巴力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個人。當給我們兩隻牛犢,巴力的先知可以挑選一隻,切成塊子,放在柴上,不要點火;我也預備一隻牛犢放在柴上,也不點火。你們求告你們神的名,我也求告耶和華的名。那降火顯應的神,就是神。」眾民回答說:「這話甚好。」

 

以利亞認為,既然眾民皆認為巴力是「掌火之神」,那便試試它的本行;故而,在這場對決中,他提出「『那降火顯應的神』就是神」這個印證,可說是十分乾脆而公允的挑戰。

 

而這一場「耶和華祭壇」挑戰「巴力祭壇」的歷史大戲,則正式為「真假祭壇的對決」,隆重揭開序幕。

 

迦南神話中,巴力是掌管「暴風雨」與「火」之神,同時也是「生殖之神」,是迦南地中被認為最有權力的神。

 

「巴力」原文「 בַּעַל (Ba`al)」,有「主人」的意思。「巴力」這個封號,是源自迦南人的神明,在舊約被稱為「巴力」,到了新約即成了「鬼王別西卜(巴力西卜)」。

 

據說,「巴力的死與復活」,是與「自然界的死和復活循環」相配,就像「生殖」與「農作」一樣。所以,若在儀式中重演神話,自然界的力量也能重新恢復,使其獲得肥沃土壤、牲口與人丁等。演變到後來,人們認為「巴力」就與「上帝」一樣,代表的就是「神」。

 

既是要對決,當然需要訂出遊戲規則。以利亞便對巴力的先知說:「你們既是人多,當先挑選一隻牛犢,預備好了,就求告你們神的名,卻不要點火。」

 

接著,巴利先知們將所得牛犢預備好,從早晨到午間,求告巴力的名說:「巴力啊,求你應允我們!」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跡象。他們在所築的壇四圍踊跳。

 

中午過後,以利亞嬉笑他們,說:「大聲求告吧!因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邊,或行路,或睡覺,你們當叫醒他。」

 

其實,以利亞對巴力的譏諷並非空穴來風。從記載巴力的文獻來看,巴力確實有默想、走到一邊、旅行、睡覺的這些動作。故而,以利亞才會笑巴力的先知應要「大聲呼求」,來喚醒巴力。

 

結果,巴力的先知還真的「大聲呼求起來」,按著他們的規矩,用刀槍自割、自刺,直到身體流血。從午後直到獻晚祭時,他們狂呼亂叫,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也沒有理會的。獻晚祭時,大約是下午3時;也就是說,這群巴力的祭司從清晨到下午3時,一直都在進行宗教祭祀活動,卻毫無果效。

 

這裡的「狂呼亂叫」,原文「 נׇבׇא(naba')」意思是「發預言」,不過此處是指「宗教儀式下的狂亂呼喊」。

 

事實上,在台灣傳統宗教中,也可以看見此種自刺自割的儀式,似乎可見這世界的「地方宗教信仰」差異並不大,總會透過類似於「傷害自己的方式」,試圖換取神明注意。

  • news-details
  • 若想尋求上帝榮耀彰顯,第一件要做的事是「重修祭壇」。(圖 / shutterstock)

「重修祭壇」才能看見上帝的榮耀 

陳維濬分析,因著這場「真假祭壇的對決」,讓長久心持兩意的百姓,能因辨明黑白,而表達忠貞的時刻終於來到。

 

在這場對決中,以利亞面對極為關鍵性的挑戰,但最後他順利地求告耶和華,從天降下火來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及溝裡的水。以利亞的成功,除了順服神的差遣外,尚可由其獻祭禱告時所作的幾件事,來窺知其成功要訣。

 

成功要訣一:重修祭壇

列王記上18章30節指出,以利亞對眾民說:「你們到我這裡來。」眾民就到他那裡。他便重修已經毀壞耶和華的壇。

 

「重修」原文「 רׇפׇא (ra-pha')」,意為「醫治、得痊癒」,也是「耶和華拉法」的字根。

 

既然當時「有祭壇可以重修」,就代表「原本有敬拜上帝的祭壇」,但因人們轉去事奉偶像,致使上帝的祭壇荒蕪。

 

當以利亞尋求上帝榮耀彰顯的時候,「重修祭壇」是他做的第一件事。

 

成功要訣二:紀念上帝作為

以利亞照雅各子孫支派的數目,取了十二塊石頭(耶和華的話曾臨到雅各說:「你的名要叫以色列」),用這些石頭為耶和華的名築一座壇,在壇的四圍挖溝,可容穀種二細亞。—列王記上18:31-32

 

基督徒築祭壇不一定要用十二塊石頭,以利亞會用十二塊石頭,應是要提醒以色列人自己的來歷,以及上帝如何帶領他們進入與出埃及。

 

成功要訣三:呼求上帝榮耀

以利亞為耶和華的名築的壇,壇四圍的溝可容穀種二細亞。「二細亞」大約是14公升,基本上此溝槽挖的非常深,以利亞又安排人將水倒了三次,就是要使燔祭和柴濕透,以致完全沒有人為可操作空間。

 

只有神蹟,才會證明是神的回應。

 

好戲上場了。到了獻晚祭時,先知以利亞近前來,說:「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華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回轉。」

 

於是,耶和華降下火來,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乾溝裡的水。眾民看見,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

 

這裡對「上帝的形容使用」有兩個:

(1)「耶和華」原文「 יֱהוִֺה (Y@hovih)」,意為「自有永有的」。

(2)「耶和華是『神』」,這裡提到的「神」原文為「 אֱלֹהִים ('elohiym)」,主要是提到「統治者、創造主的能力」。

 

此處,以利亞禱告的重點,是希望上帝用神蹟,讓百姓能再次知道「耶和華是神」,也讓百姓藉此與上帝重新建立關係。

 

最後,以利亞的禱告蒙神垂聽,有火從天而降,將祭壇都燒為灰燼;顯然,這並非一般的火,因此百姓震驚,立刻承認上帝是神。

  • news-details
  •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圖 / 陳維濬牧師提供)

陳維濬提醒,先知以利亞的這場「耶和華祭壇」挑戰「巴力祭壇」的「真假祭壇對決」,帶給基督徒的啟示是——

 

每個基督徒也都該自問:「我的祭壇還在嗎?」更應該為自己是否能活在讀經、禱告、尋求神的生活,而時時保持警醒

 

因「我們的身體」就是「神的聖殿」,唯有重修「『自己』這個祭壇」,才能得見神的榮耀,並重新修復與神之間的關係,進而活出神兒女的聖潔生命。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