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基甸的蒙召是以「拆除偶像」為標示的,他曾經是「拆毀巴力偶像的人」,但最後卻成為「設立偶像的人」。基甸正是整個士師時期「以色列人的縮影」,他忘記了自己是被神揀選使用的士師,在勝利後卻反將榮耀歸於自己,並最終遠離神……

在以色列歷史上,有段時期被稱為「士師時期」。當時,已進入迦南地的以色列民族,在領袖約書亞故去後,最高權力層出現了真空。

 

「士師」原文「 שָׁפַט (sha-phat)」有「審判、治理、辯白、處罰」的意思,在此則作名詞「士師」解。士師的所作所為,最主要還是在扮演拯救者,救百姓脫離搶奪他們之人的手。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說明,基甸的故事,在「士師記」中的意義,所指出的是——在一個「個人任意而行」的時代裡,雖然神不斷地幫助以色列人,但他們卻不斷地懷疑與不信,並終究要離棄這位拯救他們的神。

  • news-details
  •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分享《從聖經人物來解析屬靈生命系列》。(圖 / 陳維濬牧師提供)

基甸生命的四個階段

「基甸」原文「 גִּדְעוֹן (Gid-`own)」有著「砍伐者」的意思。基甸是約阿施的小兒子,屬亞比以謝族,是以色列第5個士師。

 

在士師記中,基甸的出場,是以在酒醡中打麥子為開始。當時,耶和華的使者向他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

 

「酒醡」就是「醡酒池」,顧名思義是「製酒的地方」,其位置通常都是在窪陷的岩石中。由此可見,當時他們極其困窘,為了躲避掠奪,除需要躲起來,甚至還得犧牲收成。

 

在此景況下,神呼召基甸,成為士師,要救祂的百姓脫離搶奪他們之人的手。

 

第一階段—被呼召的基甸

士師記6章13-14節提到,基甸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致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耶和華觀看基甸,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

 

「差遣」原文「 שׁלַח (sha-lak)」這個動詞有著「打發、射出、送出」的意思。

 

陳維濬指出,基甸因為以色列人飽受痛苦而「難以理解『耶和華的同在』」,甚至「對於『耶和華即將的拯救』感到質疑」。但回顧,基甸的出場,他們為了躲避掠奪,除需要躲起來,甚至還得犧牲收成的窘境;兩者之間,實是一個幽默的對比。畢竟,經文中所描述基甸為了躲敵人的悲慘光景,卻被耶和華稱是「大能的勇士」,而其答案就是「上帝即將要使用基甸」。

 

實際上,基甸與摩西有一樣的心態,皆認為其能力、地位不如人,而不願意相信上帝會把重大任務交託給自己。

 

所以,神以類似昔日對摩西差遣的用語來回應基甸說:「我不是派你去嗎?」神藉此表達祂將與基甸同在,並應許他會有能力、力量去勝過敵人。

 

第二階段—從神而來的印證

士師記6章17-18節提到,基甸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給我一個證據,使我知道與我說話的就是主。求你不要離開這裡,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你面前。」主說:「我必等你回來。」

 

「證據」原文「 אוֹת ('owt)」這名詞有著「兆頭、記號、神跡」的意思。此字原文意思是「指著一個神蹟」,特別是涉及「神同在及介入」而要求的保證或印證。

 

印證一:耶和華沙龍(主賜平安)

士師記6章提到,耶和華的使者伸出手內的杖,杖頭挨了肉和無酵餅,就有火從磐石中出來,燒盡了肉和無酵餅。耶和華的使者也就不見了。這裡指出,耶和華以人的形態,接受了基甸的獻祭之後就消失不見。這是第一個證據。

 

接下來,基甸見他是耶和華的使者,就說:「哀哉!主耶和華啊,我不好了,因為我覿面看見耶和華的使者。」這節原文直接翻譯應該是「因為我看見雅威的使者,面對面。」從基甸的上述的反應中顯示出,早期以色列人的信念是「沒有人面對面見到神還能存活」。

 

還好,耶和華對他說:「你放心,不要懼怕,你必不致死。」於是基甸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就是耶和華賜平安的意思)。

 

「 יְהוָהשָׁלוֹם」 兩個字合起來為專有名詞「耶和華是平安」。經文中說明的是,基甸因看到神的使者,就在神面前獻上祭物,神悅納了他的祭物,使基甸有平安,而不至於死。

 

印證二:羊毛

基甸對神說:「你若果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我就把一團羊毛放在禾場上:若單是羊毛上有露水,別的地方都是乾的,我就知道你必照著所說的話,藉我手拯救以色列人。」次日早晨基甸起來,見果然是這樣;將羊毛擠一擠,從羊毛中擰出滿盆的露水來。基甸又對神說:「求你不要向我發怒,我再說這一次:讓我將羊毛再試一次。但願羊毛是乾的,別的地方都有露水。」—士師記6:36-39

 

基甸以「羊毛再試一次」,來作為其抉擇回應神呼召的方式。他雖蒙神回應,但這方式,也近乎是將自己放在「試探上帝」的邊緣。

 

陳維濬強調,雖神也許會憐憫;但像基甸這種方式,不但不能產生明確的效果,也不能使人對自己的抉擇有信心。因此,當你面臨「不肯定抉擇」時,若用「羊毛試驗」來取代「讀經禱告」去明白神的心意,可能會因此比較不蒙福。

 

第三階段—耶和華使人爭戰得勝

得勝一:除滅偶像的祭壇

當那夜,耶和華吩咐基甸說:「你取你父親的牛來,就是那七歲的第二隻牛,並拆毀你父親為巴力所築的壇,砍下壇旁的木偶,在這磐石上整整齊齊地為耶和華—你的神築一座壇,將第二隻牛獻為燔祭,用你所砍下的木偶作柴。」基甸就從他僕人中挑了十個人,照著耶和華吩咐他的行了。他因怕父家和本城的人,不敢在白晝行這事,就在夜間行了。士師記6:25-27

 

當耶和華賜下「出人意料的平安」以及「證據」之後,基甸開始成為上帝使用的「砍伐者」。

 

此處經文中的「木偶」指的是,迦南人立木柱於祭壇旁,象徵巴力神之妻「亞舍拉」。

 

而在迦南的偶像崇拜中,牛是一個神聖的動物;在巴力崇拜中,亦常被用來被獻作為祭。而基甸按照指示為耶和華築壇並獻祭,有三個非常具有意義的行動。

 

(1)迦南人視為神聖的牛,被用來破壞巴力的祭壇。

(2)迦南人用來獻給巴力的牛,現在被獻給耶和華為祭。

(3)巴利之妻「亞舍拉」被砍下當木柴焚燒。

 

事實上,在米吉多發現的祭壇之壇闊有7.8公尺,高 1.3公尺,要破壞和清理這壇並不容易,而是一項極大的工作。所以,基甸和十個助手選擇夜間執行,一方面也許懼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徹底執行。

 

當城裡的人看見巴力的壇被拆毀,就要求負責巴力祭壇的約阿施交出兒子基甸,而約阿施倒是勇於跟城裡的人作對保護基甸。

 

約阿施提出,「讓神為自己爭辯」的這個看法,其實是頗有智慧的。畢竟,在雙方沒有共識的情形下,假如巴力「真的是神」,那麼巴力必能親自出手殺死羞辱自己的人;「真神」是能替自已辯護的,無需他人越俎代庖來插手。

 

從此,基甸有了「耶路‧巴力(讓巴力去爭論)」的稱呼。

 

得勝二:以色列300壯士

於是用手捧著舔水的有三百人,其餘的都跪下喝水。耶和華對基甸說:「我要用這舔水的三百人拯救你們,將米甸人交在你手中;其餘的人都可以各歸各處去。」這—士師記7:6-7

 

從經文中來看,上帝提醒基甸「選兵的概念」是「手捧著舔水」。因這樣的人,比較「警醒」,具有警覺性與敵情觀念,故而在喝水時,仍會注意周遭的狀況。

 

相較於這300人,其他的9700人則只顧著自己的方便與舒適,並沒有考慮到「跪下來喝水」會來不及應付突發狀況,此乃行軍大忌之一。

 

當時米甸軍隊約有13萬5千人,遠超過以色列軍隊人數。但上帝卻要求基甸裁撤兵力僅剩300人,這讓他只能依靠祂,不能依靠戰術、武力、策略。就以色列軍以寡敵眾來看,再度顯示出舊約強調的重點是「勝利不在於『人數』而是在於『神的同在』」。

 

最後,在基甸的領導下用策成功擊潰敵軍。「神的同在」帶來極大的勝利,也奠定了以後40年的和平時期。

 

第四階段—墮落的無冕王(失敗的基甸)

以色列人對基甸說:「你既救我們脫離米甸人的手,願你和你的兒孫管理我們。」基甸說:「我不管理你們,我的兒子也不管理你們,惟有耶和華管理你們。」—士師記8:22-23

 

基甸大勝米甸人之後,百姓想仿效周圍列國,要基甸作王來管理他們。從聖經的記載中來看,這個「立王的要求」是以色列史上的第一次,這也成為日後百姓不聽撒母耳的勸阻,執意要求立王的先兆。

 

當時已儼然是民族領袖的基甸,在勝利後的表現,不免令人側目;他想作王,甚至已成為無冕之王。基甸已然忘記了「神就是他和百姓的王」,是神使他得勝,讓他從一個膽小的農夫轉變成為大能的勇士。

 

以下是基甸在勝利後,彰顯想作王的刻意作為:

 

(1)讓長子殺死米甸二王:基甸意圖為自己的長子樹立威望,為今後上位鋪路。

 

(2)要求百姓將所奪的獻上:那時代,「戰利品的分配」是一件神聖的事情,基甸要跟隨他的百姓把貴重財物給他,是很不正常的事,無疑是一種王的姿態。

 

(3)設立以弗得:基甸用得來的金飾作了一個以弗得設立在其居住的城裡,導致後來的以色列人以此為膜拜的偶像。他設立以弗得有濃厚的「政治意義」,是想藉此強化並鞏固自己在民眾中的領導地位。

 

(4)妻妾、後裔眾多:基甸有許多妻子和70個兒子,這也是王者身份和地位的特徵。

 

(5)將兒子命名為「亞比米勒」:「亞比米勒」原文「 אֲבִימֶלֶךְ (Abiy-melek)」是「父親+君王」的複合字,意思是「我父親是王」。由此可見,基甸給兒子起的名字,也很值得玩味。

  • news-details
  • 上帝提醒基甸「選兵的概念」是「手捧著舔水」。(圖 / shutterstock)

失落的「耶路‧巴力」

基甸死後,以色列人又去隨從諸巴力行邪淫,不記念耶和華是他們的神,也不照著「耶路‧巴力」就是「基甸」向他們所施的恩惠厚待他的家。

 

實則,基甸正是整個士師時期「以色列人的縮影」。因以色列人和基甸一樣,雖已被神揀選,但卻不斷地懷疑、不信。神不斷地幫助和帶領,但在勝利後,他卻反將榮耀歸於自己,並最終遠離神。

 

陳維濬分析,基甸的蒙召是以「拆除偶像」為標誌的,但在故事接下來的發展中作者沒再使用這稱呼,而在故事將要結束時卻再次使用「耶路‧巴力」這名字;這似乎是在提醒讀者注意,基甸曾經是「拆毀巴力偶像的人」,但最後卻成為「設立偶像的人」,他忘記了自己是被神揀選使用的士師,忘記了要持守對神的忠誠。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