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我的頻道,歡迎按讚、分享訂閱,並開啟小鈴鐺,你會收到我的更新影片喔!」
在自媒體當道的世代,當你點閱Youtuber,經常都會聽見上述這句話,人們都想獲得更多粉絲的關注,而關注人數越多,代表其影響力也就越大。
全球有越來越多基督教的傳道人與信徒,紛紛投入新媒體的福音戰場中,的確,有許多迷失羊群因著福音得到餵養、重返教會,反之,也有部分羊群因假先知、假教師的教導而絆跌,最終遠離神。
如何避免被不健康的Youtuber、牧師或領袖誤導?這七件事情基督徒要明白。
Apply Gods Word專欄作家馬克・巴倫傑(Mark Ballenger)分享,七個辨別出「不健康領袖的教導」方法:
1.若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他們會開始責備觀眾
你有沒有看過一場佈道會,牧者會責備他的教會會友沒有熱烈鼓掌?馬克曾聽過有些牧者這樣說:
「我知道我的講道比你的(講道)反應還要好!」(然後會眾有點內疚地歡呼鼓掌)
「你們看看那邊所有空的座位,你們應該邀請更多人來!」
馬克認為,首先,邀請觀眾(或會眾)關注和訂閱某位牧者或Youtuber的頻道並沒有錯,邀請會眾一同為講道內容鼓掌也沒問題(這樣也能確認會眾是否正專注聽講)。作為一個基督教組織的領袖,鼓勵該機構的同工、財務支持者或周圍的人奉獻也是正確的。
但是,對於一個不健康的領袖而言,當他們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時,他們會開始責備他人,如抱怨得到的掌聲、奉獻不足等等;反之,一個健康的領袖不會這麼做,而是從主那裡尋求解決問題的智慧,並制定完成該目標更明智的計畫。
正如耶穌在馬可福音10:45提醒我們:「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2.利用他人的軟弱做文章
保羅時常提醒基督徒要提防錯誤的教導:「應當防備犬類,防備作惡的,防備妄自行割的。」(腓立比書3:2)也曾提及肢體們的軟弱之處,如提摩太後書4:14、提摩太後書4:10、提摩太後書1:15、提摩太前書1:19-20、提摩太後書2:17及使徒行傳 17:13。
藉此,他也透過羅馬書16:17-20勉勵:「弟兄們,那些離間你們、叫你們跌倒、背乎所學之道的人,我勸你們要留意躲避他們。因為這樣的人不服事我們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語誘惑那些老實人的心。…但我願意你們在善上聰明,在惡上愚拙。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和你們同在!」
馬克認為,若牧者能以榮耀神並成就信徒的方式,且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提及他人的軟弱,這是可行的。保羅也提過其他肢體正在經歷的考驗(腓立比書2:25-30),且引述他人的見證故事來榮神益人(帖撒羅尼迦後書1:4、帖撒羅尼迦前書 1:6-10、使徒行傳17:11)。
「但這(分享他人的軟弱)是一個滑坡效應(Slippery Slope)。」Slippery Slope從字面上來看是「光滑的斜坡」,如同你站在一段滑坡上,斜坡的底端通向萬丈深潭,處境越發險惡;其引申意為「一旦開始便難以阻止或駕馭的一系列事件或過程,通常會導致更糟糕、更困難的結果」。
公開分享和你立場不同的人或他人的軟弱,很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八卦與爭論。聖經多次提醒我們「往來傳舌的,洩漏密事;大張嘴的,不可與他結交。」(箴言20:19)、「火缺了柴就必熄滅;無人傳舌,爭競便止息。」(箴言26:20)
提摩太後書2:23-26也說道「惟有那愚拙無學問的辯論,總要棄絕,因為知道這等事是起爭競的。然而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的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
當我們在聆聽基督徒Youtuber、牧師或領袖的分享時,求神賜下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判斷出哪些內容是遵行以弗所書4:29的教導,哪些內容能使聽見的人蒙恩。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4:29
3.罪行被揭露時,他們會控告「揭露者的行為」而非自我省思
一個不健康的領袖在自身的罪行被揭露時,他們很可能會控告「揭露者的行為」而非自我省思,從而混淆事件焦點。
馬克提到,有些人甚至會錯誤解釋馬太福音18章經文,15-17節「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這是針對兩個基督徒之間的個人犯罪所提出的建議,但不健康的領袖會錯誤解讀—認為若他人沒有先來找當事者闡明罪行,就直接公開其罪行,代表那人揭露的內容並不屬實,因聖經表明揭露者應先找當事者表態。
馬克提出個人看法,若他的牧師冒犯了他,他會選擇直接找牧師;若牧師偷教會的財物、欺騙妻子或虐待他人,則這不是對他個人的犯罪,而是對群體的犯罪。那麼,可以參考提摩太前書5:19-21的教導「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證就不要收。犯罪的人,當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我在神和基督耶穌並蒙揀選的天使面前囑咐你:要遵守這些話,不可存成見,行事也不可有偏心。」
我們當避免讓誣告者破壞無辜受害者的品格和名譽,小心檢視每一個控告的真實性,也避免因某些個人因素而不去正視這些指控。
一個健康的領袖若被指控,他們會說出真話並駁斥一切不實的言論,同時提供任何可供證明的證據來以正視聽;相反地,一個不健康的領袖被指控時,會透過「抱怨被指控的過程」來模糊事件的焦點。
4.他們會傷害「糾正他們的人」
你有沒有偷錢?你有沒有抄襲?你有沒有犯下淫亂罪?你有沒有濫用職權?這些都是簡單且沒有模糊地帶的問題。但不健康的領袖往往會避免回答這些問題,反而花時間向提出這些問題的人「問問題」。
箴言9:7提到「指斥褻慢人的,必受辱罵;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污。」若人們不願意修正行為,認為這些都是不實指控,這是他個人的選擇;但是,若一個人試圖去傷害那些糾正他們的人,這就是一個不健康領袖會做出的行為。
5.他們不談罪,只談祝福
每一個基督徒的影片工作者、Youtuber或牧者領袖,都有自己特定關注的主題或禾場,通常一個教會會詳細地教導聖經內容,因提摩太後書3:16-17說「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或作:凡神所默示的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而一個機構的事工或頻道的福音工作,的確無法做到如教會的規模,當然,我們也不應將Youtube頻道的功能完全取代教會。
馬克提醒,不論是對於教會、Youtuber、牧者領袖及其他講師,若他從未於人前提及罪,而是盡談福音中的祝福,這便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因為一個深信並遵行聖經原則的基督徒,永遠無法避談罪的問題。
「有些不好的教導不在於他說了什麼,在於他沒說什麼。」馬克提出,成功神學的福音便是因不談罪、只談祝福的主題(如健康、財富等)而引發爭議。作為清楚聖經真理的基督徒,我們有時需要宣揚福音的好消息,有時也必須提及罪的議題。
6.他們聲稱能預知未來將要發生的事
馬克以個人文章為例,他常會使用類似標題,如「上帝何時會做三件事」、「這些事情發生時,代表上帝…」等等,但他並沒有向讀者宣布或預言未來會發生的任何事情,而是應該從生活中去找到可見的證據,從而比對聖經的教導,將榮耀歸給主。
耶穌曾警告世人不要一昧地追求神蹟:「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看。耶穌就離開他們去了。」
因此,馬克時常在文中提到「跡象」一詞,這並非指超自然的跡象,而是代表「上帝希望你做這件事情的跡象」。他相信上帝不斷地向人傳遞「跡象」,是希望人們能夠運用聖經的話語來印證,並順服基督去做。
在自媒體當道的世代,許多人會發布關於未來將出現哪些超自然跡象的內容,對此馬克提醒-我們應該謹慎看待,任何聲稱他們知道未來、神要做哪些事情的人所發表的內容,是否符合聖經根據?抑或是誇大不實?
帖撒羅尼迦前書5:19-22提醒:「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我們必須尊重每一位發預言的人們,但也不能毫無判斷力,對他們所說的話語「照單全收」,更應當凡事察驗。
7.他們企圖成為「神與人之間的唯一中保」
上帝已經用百般恩賜祝福他的百姓,彼得前書4:10-11說道:「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如果有人聲稱自己才是世人的拯救,只有他可以幫助你,這是錯誤的言論,因為只有耶穌基督是我們唯一的救主。
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他捨自己作萬人的贖價,到了時候,這事必證明出來。我為此奉派作傳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師傅,教導他們相信,學習真道。我說的是真話,並不是謊言。
—提摩太前書2:5-7
正如保羅被主呼召、跟隨祂一樣,所有的基督徒Youtuber、牧師或領袖也當如此。盼望每個基督徒都能有從神而來的智慧,能夠分辨屬世和屬靈的言論,並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為主作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