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和慾望,這二者有何不同?
一段關係中,若讓「感覺」來掌控,容易使認定的真愛,可能單純只是一種「慾望」。清楚分辨真愛和情慾,對每個人的一生至關重要。一起透過聖經的角度理解:真愛與慾望二者之間的差別。
現代社會中,不少人會將愛和慾望混為一談;然而,真愛和慾望是截然不同的。
對許多人而言,真愛和慾望之間難以區別;而作為基督徒,分辨二者的差異至關重要,不僅有助自己,同時有益他人。
Christianity專欄作家薇薇安·布里克 (Vivian Bricker)分享,可透過聖經,從4個角度剖析「真愛與慾望的區別」。
真愛是願意付出的選擇,耶穌為終極榜樣
聖經給了人對愛和慾望的準確描述。
耶穌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展示出真愛的終極榜樣,定義了神對世人的永恆真愛(約翰福音3:16-17)。
耶穌愛我們就愛到底,甚至在人還不信之時,就為人而死(羅馬書5:8)。從耶穌的生命榜樣中,使你我明白:愛的定義,就是將他人的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上。
而西方文化中,將愛定義為一種「情感感受」或「性吸引力」是不正確的。事實上,愛不是一種感覺,而是一種「選擇」。即使是已婚的夫婦,愛情也是一種選擇,他們彼此吸引,互相關心,願意為對方付出。
真愛,是一種雙方都願意,決定為對方「積極付出」的選擇。(圖/shutterstock)
我們每天也都必須做出選擇:如上帝愛世人一樣,去愛所接觸的人——愛人如己。
然而,愛人如己並不容易,且有時可能會感到很困難(特別是碰到「不可愛的人」)。
薇薇安舉自身為例,她和兩個姊姊一起長大,有很多次,姊姊們傷害了薇薇安的心,但她仍然愛她們。薇薇安說:「因為我選擇了愛她們。同樣地,我知道自己也做了很多讓姊姊們不高興的事情,而她們也仍然愛我。」
真愛,是每個人每一天,都要做出「付出代價」的决定,並非「感覺良好」的瞬間感受而已。
慾望和真愛不同,慾望多半只關注於個人「性感受」。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慾望時,那並非真正的愛情,且常是出自於「性慾望」。
慾望常是基於「性興趣」,而愛情則是建立在「將對方的喜好和幸福置於自己之上」,二者完全相反。
真愛之所以持久,是因它是一種「主動積極為對方付出」的選擇;反之,慾望通常不會持久,且容易很快消失。
真愛會讓人感受到被關心、瞭解和珍惜,但慾望則會讓人感到內疚。
血親手足之愛,即使曾互相傷害,仍會選擇彼此相愛。(圖/shutterstock)
上帝不希望人困在慾望中,若我們今天陷入情慾中掙扎,可向上帝祈求,移除心中攪擾,告訴耶穌自己不夠堅強,很需要祂的幫助。
除了向上帝禱告,還需採取行動,悔改、並下定決心遠離罪惡。避開讓心中產生慾望的事情,以及與能夠幫助、提醒我們走在正道的基督徒一起生活。
男女間的愛情,彼此會互相吸引,但吸引力不是基於慾望,而是建立在「彼此都願意為對方付出」的真愛基礎上,如同耶穌對人們的愛一樣。(圖/shutterstock)
薇薇安表示,在人際關係中,勿讓思想被情緒籠罩,勿讓感覺來控制行為,免得自己所認為的愛,純粹只是慾望。真愛,是一種有意識的决定,是將對方的幸福置於自己之上。
男女之間的愛情,彼此會互相吸引,但吸引力不應出於慾望。相反地,男女之間的真愛,需建立在「真愛」基礎上。
愛一個人,就是不論對方有何缺點,彼此仍願意付出,並做出正確選擇。
耶穌展示的真愛:充滿誠實、真實和尊重
耶穌向人們展示了「真正的愛」。因著祂為世人的罪而死,使人從罪中得救贖,並因祂的名得著永生。沒有什麼可以超越生命救主耶穌基督,能給我們的愛更大。
上帝透過以下聖經話語,向人表達「真愛的定義」: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4-8)
正如這段經文所說,真愛是「充滿誠實、真理和尊重」的美好經歷。不論是友誼或浪漫愛情,都需建立在真愛基礎上。
不論我們過去是否曾與慾望爭戰,或是現在正陷入慾望中掙扎,耶穌都能幫助你我遠離情慾的罪。現在就呼求耶穌,幫助我們走進光明道路!
真正的愛,會讓人覺得被關心、瞭解和珍惜;並且,想為對方不求回報地付出真心。而耶穌,是實踐「真愛」的最好榜樣。(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