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約翰福音〉中,使徒約翰約有6次形容自己是「耶穌所愛的門徒」,這樣的用詞,是否也曾引起你的注意?其中是否有什麼奇妙的涵義呢?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著誰說的。那門徒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問他說:主啊,是誰呢?(約翰福音13:21-25)

 

Christianity專欄作家柯蒂斯·克林格爾(Curtis Klingle)撰文分享,起初讀經時,常覺得約翰形容自己是「耶穌所愛的門徒」,實為「奇怪」的描述,而其他福音書中也並無此陳述。

 

他進一步說明,使徒約翰在福音書中有6次使用「耶穌所愛的門徒」這句話或同義詞。在約翰福音11:3中,他寫這句話是指拉撒路,而其餘5次指的則是約翰自己(約翰福音13:23、19:26、20:2、21:7和21:20)。

 

他姊妹兩個就打發人去見耶穌,說:主啊,你所愛的人拉撒路病了。(約翰福音11:3)

 

約翰為何描述自己是「耶穌所愛的門徒」? 

針對此問題,據學者推測,約翰使用這句話,是出於「謙虛」、或可能想「保持匿名」。而後者確實有其道理,然而柯蒂斯則有另一種看法。

 

他認為,約翰與其他門徒不同,約翰沒有表現出恐懼,至少不像福音書中記載的其他門徒那樣恐懼;若非仔細研究,會難以查覺。

 

例如,約翰福音18:15-16記載,耶穌被捕後、亞那家中發生的事情。亞那是前任大祭司,也是時任大祭司該亞法的岳父。

 

聖經上寫「那個門徒」,被認定是約翰:「大祭司所認識的那個門徒出來,和看門的使女說了一聲」,為讓彼得獲准進入庭院。

 

這代表,約翰在彼得到達現場之前,已先抵達。此故事的重點,雖是彼得否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然而值得留意的是,在彼得到達以前,約翰已在亞那的院子裡面。

 

18:15敘述,約翰和耶穌一起走進亞那的庭院;因此,在耶穌被審問時,約翰也在場。

 

由此可見,亞那和約翰之間存在著一種「關係」,好像客戶和商家的互動一樣;約翰曾是名漁夫,其家人可能確實為亞那一家供應日常的新鮮魚貨

 

進而可知,亞那和約翰彼此認識,因此亞那能容易辨識出約翰是耶穌的門徒。儘管,耶穌受到嚴厲指控,約翰還是以行動向所有人表明「他和耶穌在一起」,並跟隨耶穌進入庭院。

 

柯蒂斯再次強調,約翰身為耶穌的門徒,面對當時景況,心中一定也會感到很害怕,但是,他沒有讓恐懼壓倒自己對耶穌的愛;他是「勇敢」的典範。

 

約翰福音19:26中,發現「(耶穌)所愛的門徒」與馬利亞和其他婦女,站在十字架旁。約翰站在離十字架「很近」的地方,讓耶穌可以和自己及婦女們說話。

 

想像一下當時情景,當約翰看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會有多麼恐懼和無比悲痛。不到24小時前,他還和耶穌一起吃晚飯,用餐時的環境氛圍,他們非常「親密」,以至於約翰靠在耶穌身上(約翰福音13:24)。

 

約翰可能一直在想,從那以後發生的一切: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捕,以及在亞那和猶太會堂前的反覆審訊,耶穌被迫站在彼拉多、希律和彼拉提的面前。

 

當時耶穌被自己的百姓鞭笞、嘲笑和侮辱,扛著將要釘死自己的十字架,沿著德拉羅薩(Via Dela Rosa)前往各各他(Golgotha)。

 

然而,約翰—耶穌所愛的門徒,他卻什麼也不能做。站在十字架前的約翰完全無助、無能為力;看著耶穌破碎的身體,在自己面前。

 

彼此才剛度過3年半親密的友誼——耶穌在十字架上對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對約翰說:「看,你的母親!」(約翰福音19:26-27)

  • news-details
  • 從此,那門徒就接他到自己家裡去了。這事以後,耶穌知道各樣的事已經成了,為要使經上的話應驗,就說:我渴了。有一個器皿盛滿了醋,放在那裡;他們就拿海絨蘸滿了醋,綁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約翰福音19:28-30)(圖/shutterstock)

柯蒂斯表示,耶穌將約翰所能做到的最大榮耀,賜給了他:負責照顧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且,從此事中得到一個結論,約翰是「唯一有在現場見證」耶穌受難的門徒

 

柯蒂斯說,這不是一個試圖隱藏自己身份者會做的行為,而是一個忠誠愛耶穌之人的作為;約翰對耶穌的友誼真愛,至死不渝

 

「愛」這個字,福音書中還出現在何處? 

另外,有三次與「耶穌所愛的門徒」這句話相同涵義的詞,是出現在復活節當天(約翰福音20:4)和海邊的早餐時,耶穌問彼得三次「你愛我嗎?」(約翰福音21:7、約翰福音21:20)。

 

在遇見耶穌之前,約翰和他的兄弟雅各是漁夫,並與父親西庇太一起工作(馬太福音4:21-22)。從福音書中可見,他們兄弟二人對耶穌都很熱情,但,他們的熱情有時會用錯地方,或有些誤導。

 

其中一個例子是在路加福音9:54,記載雅各和約翰想要「求降天火」,燒毀一個撒瑪利亞人的村莊,作為對撒瑪利亞人「拒絕耶穌」的反饋。

 

柯蒂斯提出,也許還有其他未被聖經記載的場合,兄弟倆也可能錯誤表達「支持耶穌」的熱情,使得耶穌親自給他們一個綽號:「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馬可福音3:17)。

 

也因為如此,看到約翰的生命被耶穌改變,令柯蒂斯一次次地受感動和敬畏所淹沒。柯蒂斯說,這些年來多次閱讀約翰的敘述,使其看見耶穌渴望與每個人親密相處」的新啟示

 

因而,每次讀到約翰所寫的這句話—「耶穌所愛的門徒」,都會深深刺中柯蒂斯的心。約翰使用這句話,是因為他確實知道自己「被主所愛」——他的自信、加上謙遜,從這些話語中得以感受得到。

 

在約翰身上看見,一個人透過不斷與耶穌接觸而改變生命;約翰的行為和話語不斷在改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像良善的耶穌。

 

明顯地,當我們在閱讀約翰所寫的福音書和書信時,可以感覺到:這位「雷子」已經改變,在寫下這些文字時,變成了充滿愛」的使徒

 

這位「耶穌所愛的門徒」,後來成為「最多產」的聖經作家之一,在新約著作中,僅次於保羅。

 

其實,當每位門徒因著對耶穌的愛、奉獻和順服,整個人都能徹底「重生」,成為世界上從未見過的「新人」——「新造的人」,有基督住在生命裡面

 

身為基督徒,有時也會為自身性格缺陷、內心深處的罪惡本性、以及生活中無止境的爭戰而感到悲傷,而這場爭戰可能是所有罪惡中最嚴重的罪——驕傲。

 

柯蒂斯表示,伴隨著性格上驕傲的軟弱,同時又熱切渴望與耶穌更親近,且這種渴慕會與日俱增,然而,如耶穌所說,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了

  • news-details
  • 福音書另外有三次出現與「耶穌所愛的門徒」相同涵義的詞,是耶穌在復活當日(約翰福音20:4)和海邊早餐問彼得三次你愛我嗎?」(約翰福音21:7、約翰福音21:20)。(圖/shutterstock)

     

願服事進到更深層次

柯蒂斯表示:當我思考約翰的作品時,深受鼓舞。因看到約翰與耶穌的關係,發展到比救主在地上服事期間,還更親近。

 

當我自己在渴慕耶穌時,驚奇地發現,自己已經擁有一切;看見「耶穌無私的愛,對我,對你,仍在繼續加深中」。

 

但,我承認自己不滿足僅止於成為信(門)徒,而是更想進入耶穌的核心圈內,成為祂「最親密的朋友」。因為,耶穌是我最親密的朋友,為何我不能是祂最親密的朋友呢?——因而對耶穌宣告忠誠,企朌像約翰稱自己為「耶穌所愛的門徒」

 

你我都應當渴望與耶穌建立這種親密關係,讓服事進到更深層次,並告訴世人「我也是耶穌所愛的門徒」。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