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劉文正(右)行蹤成謎,近年多次傳出離世消息,皆有待查證。(圖/shutterstock、台視YouTube頻道影音截圖)

離開大眾視野多年的華語歌壇巨星劉文正,近日「再傳」離世消息,不久後,親近人士陸續澄清為「誤傳」,因而引發一波波話題。

 

究竟「真相」如何?對多數人而言也許霧裡看花,但可從此事件的社會影響性,進一步反思:在資訊龐雜、甚至人工智能逐漸普及的時代,我們應如何駕馭媒體工具,進一步活出合神心意的樣式?

警界及媒體人士提醒:謹慎查證

甫自新北市警察局長一職退休、現任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副董事長的黃宗仁,受訪時分享,其年少時因大眾傳播媒介少,像劉文正等電視明星就是多數觀眾的焦點,對他這一輩人自然具一定影響力,在當年也曾撫慰很多人心。

 

所以,突得知劉文正過世消息,心中多少感到遺憾,後來資訊顯示「可能是假消息」,更會覺得錯愕。

 

黃宗仁除於警界實務經驗豐富、係警大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亦具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系碩士,他綜合媒體和社會層面分析,「媒體運用」是出於善意或惡意,造成的後果差很多特別是具有「社會效應」的事件或當事人,有更高的責任,絕對要很小心,因有時不只關乎個人,而是牽涉社會大眾的內心

 

人心需要安定,公眾人物比一般人有更大的責任,因會有較多人對其有情感上依戀,故一遇風吹草動,建議積極並有效處理,像是澄清或公開說明,避免造成人心浮動。

 

有些嚴重的狀況,可能導致破壞社會安定,演變為社會事件,威脅人民安全,造成社會難以承受的效應。劉文正事件雖尚不到此程度,但或多或少,可能使人與人、人和媒體之間的互信,造成動搖和浮動

 

而身為媒體受眾,黃宗仁提醒,聖經多處教導「謹慎管理舌頭」的重要性。有時並非故意散播錯誤資訊,但轉發自己收到的消息前,仍要小心求證,畢竟收到的親友也容易相信我們,勿導致謠言越擴越大。

 

從現實層面來看,近年法律越發重視此類問題,嚴重者可能有刑法罪責,不可不慎。

耶和華啊,求你禁止我的口,把守我的嘴。

—詩篇141:3

以「造就、安慰和勸勉」的標準檢視「動機」

投身媒體界多年的「禱告時光」創辦人顏璽軒,受訪時,從聖經中幾處與「媒體」有關的情節作分享。

 

創世記第37章記載,約瑟的哥哥們將約瑟賣掉後,特別將其彩衣染血,並動用第三方人士傳播「打發人送到他們的父親那裡」,使父親雅各認為,約瑟已被野獸咬死。

 

此外,掃羅王過世時,曾有一名士兵向大衛偽稱,是自己殺死掃羅王。種種可見,歷史上類似情節一再發生。

 

顏璽軒從前在娛樂業實務中學習到,對於各類資訊需「有意識地防守」,因為所有傳播都帶著立場與動機,所以接收時,要有自己的判斷力

 

許多有關名人私生活的新聞,真相究竟如何,其實外人無從得知;在社群平台便利的時代,身為訊息傳播者的我們,在轉發消息或作出評論時,可檢視自身「動機」,並自問:這個動作有沒有為人帶來「造就、安慰和勸勉」

 

聖經中哥林多前書14:3的教導,是很好檢視動機的準則;若分享資訊的動機無「造就、安慰和勸勉」,就不用多談。

 

以近期壽司郎事件為例,播放此影片給孩子看的動機,是為教導、講解該行為的嚴重性,避免孩子被這類吸睛的影片誤導—此時父母的動機,便是出於造就的目的

 

另外,若有需要與人談論新聞話題,建議盡量先了解實際情況,才分享見解,因為聖經說「人的話語有力量,故勿輕易跟風,更不該加油添醋

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

—馬太福音5:37

  • news-details
  • 在評論和轉發網路資訊前,先檢視自己內心的動機。(圖/shutterstock)

過濾資訊,保守我們的「心」

顏璽軒指出,一般人觀看媒體,不外乎兩個動機:

 

1.了解環境

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搜集資訊是很重要的行為,但仍要設立一定的查證機制

 

例如,顏璽軒在聽完幾位YouTuber介紹某牌電動車的優勢後,有意購買此車款和其公司股票,不過他仍會親自去試駕,獲得更具體的看法,再作出決定。

 

2.社交娛樂

身為接收資訊的閱聽人,在媒體判讀上的要點,首先需了解,媒體在發布消息時「各有立場與動機」,故閱聽人應「化被動為主動」

 

顏璽軒分享兩個方式:

1.訂閱可信的媒體

像是訂閱公信力較高的YouTube頻道、開啟小鈴鐺,或將特定的LINE帳號置頂

 

此作法的重要性在於,馬太福音5:8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若我們24小時暴露在不斷播放新聞的混亂環境中,頭腦被太多東西塞滿,則很難「得見神

 

因此,盡量讓自己保持「清心」狀態,並非任何流行話題都需要「追」;透過訂閱對自身有益的頻道,可將注意力鎖定在主要範圍

 

2.查證你覺得重要的訊息

在訊息爆炸時代,更重要是「過濾和查證」;過濾是為了專注,有所讀有所不讀;查證則是為了得到真正有用的消息

 

顏璽軒曾看到一間美國教會幫助眾教會的新聞,當下覺得很棒,但仍去搜尋更多資訊「比對查證」,也更了解這間教會的做事模式。

 

他也看過一則更生人出獄後信主的見證,進一步查證後,得知整個過程詳情;後續,他向其更生人朋友分享此見證,即可有根有據,也能談得更深入溝通注重「質量」,所以我們需要更扎實的資訊

  • news-details
  • 善用媒體,傳遞福音好消息。(圖/shutterstock)

最後顏璽軒勉勵,基督徒最終要向世人傳遞的信息,仍是「福音」

 

他曾和一位長輩聊天,對方提到有年齡相仿的朋友近期上新聞,顏璽軒基於「安慰、造就和勸勉」的初衷,對此話題作出回應,雙方建立美好交流;而換他分享時,則將話題帶向「神國的新聞、神的作為」,有關另名老人家如何被神使用的激勵見證

 

因此鼓勵大家,平時可多分享「神國新聞」,帶出光明之子的影響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