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大地震帶來的相關災情仍待持續評估與關注,目前當地依舊餘震不斷,再加上鋒面帶來大雨,雙重天災下,受災甚為嚴重的花蓮縣「秀林鄉」23日晚間啟動兩部落的預防性撤離,因持續豪雨,進一步於24日擴大撤村範圍,共安置近千人。
為了幫助當地盡快從災難走出,花蓮縣政府與衛生局、芥菜種會、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等多個機構,都從0403花蓮地震起,即開始啟動一系列的災後應變與服事計畫、同心幫助花蓮!
餘震、豪雨持續,
秀林鄉擴大遷村範圍
截至25日上午9時許,中央氣象署地震觀測網仍有即時地震資料持續更新。
需要留意的是,今(25)日凌晨2時,間隔不到1分鐘,台灣東部海域接連發生規模5.6與5.5地震。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此地震震央位於南澳海盆,因菲律賓海板塊向下隱沒至歐亞大陸板塊而形成,常有地震在此處發生。
經地震測報中心判斷,凌晨的兩起地震與0403地震無關,為獨立事件。但要再次呼籲,台灣位於兩板塊碰撞擠壓處,地震次數頻仍,提醒台灣各地均有可能發生地震,請民眾隨時做好防震準備。
大小地震持續的同時,大量雨水也不斷落下;截至24日下午3時,花蓮縣秀林鄉與南投縣仁愛鄉交界累計雨量達100.5毫米。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考量山區可能會有土石流發生,除了23日就啟動中仁、和仁部落居民強制撤村,24日再新增富世、崇德、和平3村的撤離收容機制,安置地點都在附近國小,共有近千位居民受到影響。
秀蓮鄉兩部落24日停班停課
0423凌晨的兩起大地震,讓自本月初就已不平靜的花蓮再掀波瀾,除了造成整修中的「富凱大飯店」軟腳傾倒,已在3日地震後就被列為紅單危樓的統帥大樓,同樣無法抵禦強震,原本支撐大樓的數根鋼梁有一根脫落,造成樓面傾斜幅度更大,後續拆除作業將依相關部門安排陸續進行。
強烈地震後,花蓮餘震不斷,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訊,截至24日早上11時許,已發生1276起大小地震,其中顯著有感地震315個,小區域地震961個。當居民已因地震多有不安,鋒面正好通過台灣,造成台灣西部各地易有短暫陣雨或雷雨,花蓮地區則有局部大雨與強烈風勢。
考量雨勢已釀台9丁線65.5k土石流,阻斷鐵路及和仁隧道北口道路,為避免有傷亡情事發生,花蓮縣秀林鄉公所自23日晚間啟動預防性撤村,和中、和仁部落居民在警消與村長的協助下,共有80人前往和中、和平活動中心及和平國小安置中心。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亦發出公告,表示因天災影響和平村和仁部落(15-16鄰範圍)、富世村-大天祥地區(富世村布洛灣及富世村13~19鄰範圍)24日停止上班上課,並再次呼籲「餘震不斷、雨勢漸大!」
提醒民眾應注意環境及自身安全,若非必要請避免前往山區活動,行經山區路段也應提高警覺,做好防護措施,並留意土石鬆軟、坍方及落石。請大家保持警惕、保持安全。
面對花蓮地震災情,芥菜種會、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等多個機構紛紛投入援助與關懷工作。
走進社區、建造三福助人網
芥菜種會執行長李肇家受訪時說明,芥菜種會自0403地震發生後,就持續投入關懷花蓮居民的工作,特別是照顧在地人於地震後的心情,能走出懼怕、較為和緩的面對眼前情況。
其次,有鑑於避難所的環境,對家庭或長者來說較為辛苦,因此芥菜種會也提供安置服務,讓因地震受難的民眾,可以有一個比較安適的休息處;同時芥菜種會也立即啟動運送物資機制,讓被照顧者都能快速地獲得日用品、水、食物等生活必需品。
李肇家表示,服事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傳遞上帝的愛,透過禱告、問候與祝福,走入居民當中,讓他們不只是得著物質上的需要,每個人的生命也都因此獲得神的保守與平安。
「當然,協助他們恢復既有生活也同樣重要,因此芥菜種會的救助團隊也投入協助房屋修繕的工作,目前已完成7戶的修復。」
得知和仁部落已於昨晚預防性撤離,李肇家表示,「感謝神!服事網絡本就有包含和仁!」從0403震後,芥菜種會先於4至6日間將物資送入;22日也再次前往探訪,目前則是隨時準備好,若有需要就會想辦法前往關懷居民。
另外,芥菜種會2024年服事異象為「走入台灣社區,建造福音、扶助和扶立的三福助人網」,災難來到時就是實踐異象的最好時機;芥菜種會除了開放花蓮習藝所,接納部分居民在地震後重建期間有個安全的住處,同時也考量每個人都有工作營生的需求,所以,更積極推動「以工代賑」方案,實際輔助當地人可以繼續規律的工作和生活。
李肇家分享,透過人力物力來幫助居民重回生活軌道外,芥菜種會亦邀請精油舒壓的服務團隊,讓居民們除了心理調適,也有更柔性的服務能舒緩壓力。
「與此同時,團隊持續不斷地為每個人禱告,很常發現在禱告中居民們止不住地流淚,相信神正在觸摸醫治每個人的心,這種從神而來的安慰,比單靠人的力量做再多都還重要!」
把握黃金時光,重建生命與生活
李肇家也提醒,估計在地震發生後的3到6個月,將是恢復往常生活的黃金關鍵期,相信相關公部門必定會有因應措施;而花蓮習藝所從建立開始,一直都是希望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可以學習技能,並通過一技之長賺取薪資,實現自立自助,未來也可以成為助人者的「善」循環,所內亦有多種培育成長課程、學員上課後做出的「習得」品牌產品,歡迎更多人逕洽單位聯繫,尋得幫助、也成為幫助!
耶和華保護寄居的,扶持孤兒和寡婦。—詩篇146:9
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無論哪一座城裡,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申命記15:7
緊隨聖經的提醒和教導,李肇家盼望,芥菜種會能在這次的震災服事中,成為每一位需要者最即時的幫助。
救助協會啟動災後重建
同時,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也是當仁不讓!從0403地震起就啟動緊急救助服務,協會表示,目前基督教救助協會已於7日完成第一階段的急難服務、撤離二處避難處所救助站後,17日正式開啟7項災後重建計畫。
鑒於0403花蓮地震,造成全台42棟建築物、超過500戶房舍被列為紅單警示,另有70棟建築物被判為黃單列管,因應災情需求,將投入1830萬台幣預算,提供重災戶家具補助、原鄉部落水塔或電視重置補助、受災戶慰問金、急難救助金補助、受災戶食物包救助、心靈關懷/志工訓練,及受災服務據點修繕7項服務。其中,將優先撥出3,000包「急難食物包」,資助有需求的受災戶。
而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也注意到,花蓮原鄉部落許多家戶水塔或電視毀損,導致用水告急,也失去吸收最新資訊的管道,其中以秀林郷受害最重。救助協會透過當地1919服務中心,深入了解需求後,決定為部落受災戶(家中需有55歲以上的長輩)進行水塔或電視(兩者擇一)重置補助。
截至16日,救助協會共收到37座水塔與55台電視的申請。由於花蓮的災後重建已陸續開展,許多建材極缺,而水塔的調度尤其困難。但仍感謝神!因著合作夥伴根基營造協助,救助協會順利調到第一批24座水塔,與50台電視,一同於13日,全數送至救助協會花蓮倉庫,並陸續送至部落。
「重建是一條比救災更艱辛的路程!」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宣告,未來的數個月中,將會持續整合資源,提供受災戶最多的支持。
救助協會服務管理組主任梁佳宏關懷居民。(圖/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提供)
縣府因應震災,啟動多項措施
(1)安排緩和活動
(2)打招呼與關心
(3)使用舒壓小物品
(4)寫下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