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基督徒是「忽略」或「選擇性」的「遵守耶穌的教導」,這似乎是不爭的事實。但更值得基督徒省思的是:如果,耶穌所說的話沒有半句是「玩笑話」,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把祂的話當真」呢?
《如果把耶穌的話當真……:拒絕偽善和膚淺,在普世文化實踐耶穌的教導》一書由「格子外面文化」出版,作者斯凱.簡塔尼(Skye Jethani)指出,初代教會耶穌的門徒驚嘆於祂的教導,還被祂話語中的權柄所打動;然而,當今許多基督徒卻認為神的教導不切實際,甚至不可能實現。
聖經中耶穌傳講著名的比喻之一
馬太福音7章24-27節,耶穌提到:「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
馬太福音中記載,耶穌看見許多人,就上了山,對他們傳講「登山寶訓」,講道尾聲,耶穌講了聖經上最著名的比喻之一。
比喻中,耶穌把一個將房子建造在「磐石上」的「聰明人」,與一個將房子建造在「沙土上」的「愚昧人」做比較。耶穌基本上要說的是:別當個傻瓜。
此比喻中的兩棟房子看起來一樣,唯一差別就是「表面下」的東西。
有許多人誤解該比喻,以為蓋房子在磐石上的人代表「基督徒」,愚昧人則代表「非基督徒」。
但實際上,耶穌不是在比較「基督徒」與「非基督徒」的差別,而是在比較「兩種不同的基督徒」:一種是「真誠的門徒」,一種是「假的信徒」。
就耶穌所說,聰明人和愚昧人,看起來是相似的。
這則寓言提醒你我,決定人生與命定的關鍵,並非他人明顯可見的,所以身邊人看不見、也無法讚美;要是我們為了獲得他人認同而活,則無法留意「自己的根基」,最後將大大失敗。
耶穌說,人在隱密處建造的身分才最為重要,這世界推崇的是房屋華美的外觀,但只有主知道房子的「根基」為何。
看不見的紀律,是信仰堅固的基石
一部英國電視劇《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劇中帶觀者一覽二十世紀初,英國貴族大宅中「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生活百態。
唐頓莊園樓上的人居住在安逸環境,生活奢華,穿著筆挺衣服喝下午茶,如優雅的天鵝。
然而,表面底下卻暗濤洶湧。樓下的僕人、廚師、隨從、仕女不斷奔走,要是沒有他們不懈努力,樓上舒適生活的幻象不可能成真。
《唐頓莊園》與耶穌在登山寶訓最後所說「房子與根基」的寓言相似,耶穌強調房子能否屹立不搖的關鍵,在於那無人能見、埋藏在深處的部分,而非表面上光鮮亮麗的特質。
最近有研究指出,越來越多基督徒,尤其年輕人放棄了信仰。值得省思的是,這是否是因為「速食信仰」越發注重打造華美的外觀,而非堅固的根基?
以《唐頓莊園》劇中為例,樓上的生活輕鬆快活,若放到教會情景,就是各種精彩的教會活動;但樓下的生活則困難許多,是禱告、獨處、認罪和追求紀律生活——這些卻是讓房子穩固的關鍵所在。
要持守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就必須花時間待在僕人的房間與地下室,去培養順服的習慣,此不被看見,也不會因此得到他人的讚美。
如果真的把耶穌的話當真呢?
以當代文化觀點來看,認為基督徒之所以遭到邊緣化,是因為太認真看待耶穌。
換個角度來看,要是煩擾當今基督徒的問題,並非肇因於「太認真看待耶穌」,乃是「不夠把耶穌當真」!
要是當今文化對基督徒的論斷,大多不是因為我們選擇「順服耶穌」,而是因為基督徒「忽視了耶穌」呢?
另一個值得基督徒思考的問題是,耶穌真的希望祂的門徒按著祂的講道內容而行嗎?
舉例,耶穌在教導「愛仇敵」時,說到:「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求你的,就給他;有向你借貸的,不可推辭。」
然而,在此種狀況下,基督徒真的要愛仇敵、不憂慮、不論斷嗎?
實際上,對於耶穌的教導,應有人會認為祂的誡命不切實際,要是認真看待耶穌所說的話,恐會任人宰割、太蠢了。
更多人擔心,要是真的按照耶穌的教導而做,則絕不可能成功,更遑論在危機四伏的世界生存下去。
嚴格來說,當今有許多基督徒稱耶穌是「主」、是「救主」,卻認為祂的教導不切實際,甚至不可能實現。
回過頭來看,耶穌最初的聽眾沒有犯下這樣的錯誤,甚至,他們還驚嘆於祂的教導,特別是被祂話語中的權柄所打動,他們沒有誤以為耶穌的命令不是真的。
現下,基督徒的問題在於速食基督信仰,強調「耶穌的愛」,卻忽視了「祂的智慧」。
我們把耶穌當成一個慈愛的老叔叔,祂因為真的關心我們而給予建議,但我們內心深處卻懷疑,祂根本不知道現代社會的遊戲規則;於是,我們忽視祂善意的教導。
想像一下,要是你認真看待耶穌所說的話,生命會有何改變;再想想,要是聲稱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真的跟隨耶穌,世界會有何不同。
基督徒不會從文化中抽離
這個世界為什麼這麼糟?是誰的錯?
在不同時代,基督徒以不同方式面對世界的敗壞。有時候,基督徒選擇逃避,以聖潔自居,讓自己獨善其身、遠離傾頹社會,而這麼做時,往往也會責怪其他群體或團體造成社會問題。
耶穌清楚表明,祂叫門徒要作「鹽」和「光」。鹽和光唯一作用就是「發輝正向影響力」,祂說放在斗底下的光,是沒有用的;同樣的,無法保鮮的鹽也是無用的。其實,基督徒若從世界的黑暗與敗壞中抽離,實無法作鹽和光。
按照耶穌所說,基督徒不能隱藏自己的光,或是把鹽鎖在安全之處。
斯凱.簡塔尼強調,與其責怪他人造成世界悲慘的景況,並從世俗社會抽身,基督徒應先捫心自問,為什麼我們的反射動作是積極逃避?是為了自以為義、逃避承擔世上問題的責任嗎?
在社會發生問題時,與其責怪非基督徒,基督徒更該開始自我反省:基督徒都去哪了?我們對問題提供什麼幫助?或是造成什麼傷害?我們是否順服作鹽和光的呼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