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台北市某幼兒園爆出「狼師」性侵兒童案件,涉嫌性侵超過20名女童,拍攝超過600部影片存放個人手機,引起社會大眾譁然。
類似的社會事件層出不窮,究竟家長可以如何觀察孩子的異狀?如何在事前教導孩童基本保護措施?如何在平日與孩子就建立有安全感的關係,以使孩子可在第一時間放心向家長傾訴煩惱?
以下為專訪格瑞思心理諮商所的臨床心理師王巧涵,針對這些面向的分享。
留意孩子的異常行為
王巧涵表示,年紀較小的孩童還不具備完好口語表達能力,但大人仍可從其行為觀察出遭受不當侵害或傷害的蛛絲馬跡。
例如,跟孩子相處時,可留意孩子的情緒狀態與平時有無不同之處,有時孩子不一定是有愁容或鬱鬱寡歡,可能是變得更容易哭鬧、崩潰、出現強迫性的行為。
像是:一直拔手皮、搓腳、拔頭髮⋯⋯等,家長會感受到孩子的情緒不對勁,或者有可能出現不當動作或攻擊,以及,孩子童言童語的表達:「OOO上次也這樣用我。」
此時,大人就可以警覺孩子是否遇到什麼狀況。
每個孩子皆有其獨特個性,也許有的孩子較敏感,稍微有點碰撞,就會很快反應,而有些孩子其實不太會表達發生了什麼事情,此時就頗需仰賴家長平日「跟孩子的互動」中去抽絲剝繭。
以開放式問句詢問
表達好奇而非責備
家長在平時可以建立與孩子「不帶壓力的聊天習慣」,當孩子還不太會表達時,可用「開放式問句」,和孩子聊聊當天發生的事情;同時應注意避免誘導式問句,例如:「OO老師會不會兇?是OO老師用的嗎?」以免造成不必要誤會。
建議,家長們可使用「開放式問句」,例如,「你今天在學校還好嗎?有做哪些事情?哪個老師帶你們做?總共有幾個老師?哪個老師是你最想要找他的嗎?哪一個老師你覺得比較兇?」
大人透過不同面向的問句,能幫助孩子慢慢把事實建構起來,並適時跟孩子確認:「這樣說正確嗎?如果講錯,請你告訴我,不然我怕我誤會。」以及同時觀察孩子在講這些事情的反應,是害怕、抗拒還是無所謂的樣子。
若孩子出現「不敢多說」的反應,可先予以安撫;與孩子溝通的最高原則,是讓他們明白,不會因為說實話而受到任何處罰。
特別是,家長的情緒要平穩,若是特別激動回應、或過於緊張,則可能導致敏感孩子選擇退縮,不敢再說下去。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一些不尋常身體探索動作,此時毋需避而不談,建議可以用聊天方式詢問:「我剛剛發現你有這樣玩,你怎麼會想這樣做呀?有人對你這樣做嗎?還是你有看到人家這樣做嗎?」
大人只需表達好奇,而非責備,如此能給予孩子足夠安全感;其實,孩子是很願意讓大人理解自己的。若孩子真的遭受不當對待,也能從中發現並即時因應。
當孩子遇到事情卻無法用口語表達時,也可嘗試讓孩子用娃娃來演示,如:那時候發生什麼事情呢?這個小熊是你,這個狗狗是老師,你幫我演演看好嗎?或是用繪畫方式呈現,或尋求專業協助。
建立孩子身體自主權
賦予拒絕管道與力量
那麼,家長平時如何培養孩子有「正確的身體界線」呢?
王巧涵表示,從孩子一出生開始,當家長在幫孩子洗澡、會接觸到私密部位時,就能以尊重態度詢問並告知孩子,建立其身體自主權。讓孩子知道不論是多親近的人,包尿布會碰到之處、泳衣遮住的地方,平常不能有人碰,給予孩子能按照主觀感受拒絕的空間,不論是身體上或話語上皆如此。
當有長輩想抱孩子,但孩子不想要時,應不強迫孩子配合,反而家長當挺身而出為其發言,有智慧表達:「你不喜歡這樣子,那我們跟叔叔、阿姨改成OO的方式好不好?」
大人可以引導孩子,用有禮貌的方式表達拒絕,但並非接受或認同對方行為。總言之,當給孩子可以表達拒絕的安全感。
一般而言,孩子很難分辨跟拒絕大人強迫的事情,因此,不要讓孩子有罪疚感,認為遇到不當對待,是因為沒保護好自己。但仍可以教導孩子,若有人要強迫自己做一些不好、讓自己不舒服的事情,是可以大聲說「不要」,或趕快跑走、跑去跟別人說。要賦予孩子可以拒絕的管道與力量。
教導孩子時,也當注意表達語氣。如果跟孩子說「你一定要怎麼做」、「你千萬不能怎麼樣」,容易使孩子感覺恐懼或被責備,像是在檢討受害者。
可以換個方式,告訴孩子:「我現在跟你講的事情,是因為你是我的寶貝,不希望你受到傷害,所以先教你怎麼預防。其實我希望你一輩子都不要遇到,但如果萬一真的遇到,你就會知道要怎麼做。」
平常聊天過程,王巧涵也會巧妙告訴孩子,如果有人說:「我對你做這些事情(超過身體界線的事),你不可以告訴爸爸媽媽,不然就要爸爸媽媽死掉」,這是一個謊言,因為壞人會害怕自己做壞事被發現。
此外,大人可以自然而然方式談論,就像是談日常生活「午餐要吃什麼?」的語氣,以降低孩子對如此議題的焦慮感。
家庭營造有安全感的環境
以同理與禱告伴受傷孩子
面對孩童遭侵害事件,該如何幫助受傷孩子走出陰霾?
從家庭角度出發,可以從自身開始努力,營造出一個有安全感的關係。
家長現在普遍重視孩子身心健康,大家可組成互助團體,彼此禱告交流。若真的有人遭遇遺憾情事,可尋求專業協助;在教會裡,則能以禱告相互扶持,同時須注意尊重當事人隱私。
針對已經遭受傷害的孩子,可提供其穩定、可預測的環境,使之在安全環境下慢慢恢復。在團契關係中,不一定是「直接處理」這些傷痛,但可以讓孩子知道,他現在是安全的,生命中仍有正向之事。
當孩子湧出負面情緒,家長不需去否認他的情緒,而是以陪伴、同理孩子,理解其心中傷痛。再來是「禱告」,父母帶孩子禱告,相信在傷痛中,仍是有盼望的,求神幫助、醫治所受傷害。最後,這是一場長期修復之旅,若有需要,可尋求專業協助,陪伴一起走過這段路途。
愛裡沒有懼怕,把這樣的愛帶給孩子
最後,王巧涵勉勵遇到此事的家長,不要自責、且要原諒自己,因為很多事情的發生,非人所能控制;將這些困惑、失控、自責感覺帶到神的面前,與神一起來面對,相信神會幫助你我成為一個「夠好」的父母,但不需要是一個「完美」的父母。
「愛裡沒有懼怕」,這是大人要帶給孩子的。
和孩子相處時,可以在心中省察,自己說這句話、做這件事,是帶著「愛」還是「恐懼」呢?這將會結出截然不同的果子。
感謝神的是,人可以回到祂面前,再次明白到神是何等愛我們,因此,可以把同樣的愛帶給孩子,面對任何事情時,大人可以決定帶給孩子的是「被愛的經歷」!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翰一書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