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都是不好的嗎?如果不是,多大程度的壓力對兒童是好的?父母親又如何得知孩子的壓力是否已經過重?
《孩子與壓力》一書由「中國主日學協會」出版,作者艾奇柏.哈特(Archibald D. Hart)強調,每個小孩都必需擁抱某種程度的壓力,為了適應這個世界,孩子們必須儆醒、專注,以及適當的反應。因此,有些壓力是難免的,甚至是日常生活所必經。
觀察孩子承受壓力的情況
當孩子壓力太大時,常會出下列症狀——
頭痛、心跳不規則、心跳加速、心口灼熱、大小腸不適、磨牙、兩顎疼痛、長疹子、氣喘、過敏等慢性疾病復發、常昏睡無力、沒有胃口、心煩不安、焦慮與恐慌反應、頭暈、頭昏眼花、腸胃疼痛、絞痛、一般的身體疼痛、手冰冷、經常受感染或輕微生病、憂鬱、暴怒、暴躁、失眠。
壓力的情緒症狀
壓力太大的孩子會顯出「情緒症狀」,一如顯出「生理症狀」一般。情緒症狀可單獨存在,也可能伴隨生理症狀出現。
由於人體的身心相互密切運作,自然也會互受影響。
比較令人擔憂的情緒症狀有四種:憂鬱、自尊心、憤怒、焦慮。
(一)憂鬱
憂鬱是壓力太大的常見症狀。青少年會常出現間歇性的哀傷和疲累,睡眠不足時會更嚴重,甚至五、六歲的兒童也可能會有憂鬱感覺。
倘若偶爾聽到孩子突然說出「我乾脆死掉算了」時,也不要驚惶失措。這不見得是可怕後果的警告,而可能是出於孩子感覺到壓力太大的「求救聲」,希望父母能正視其問題,且盼告訴父母「我已經應付不來了,誰能來關注我?」
(二)自尊心
與「憂鬱」密切相關的還有「自尊心」問題。
憂鬱會導致自尊心降低,因失敗、失望而產生的壓力,更會腐蝕孩子的自尊,造成極深無價值感,連帶引起更多壓力。
若此情況一直延續,在長期低自尊下,會改變兒童的性格。
此時,若孩子還得承受如:「你是何等愚蠢」、「別人是何等棒」之類的言詞奚落時,等同他要為自己撰寫一部如何降低自尊心的人生腳本。以致逐漸塑造孩子成為退縮、消極及容易失敗的人格。
有些孩子更因此而穿著奇裝異服、嘗試毒品,甚至加入幫派,試圖藉此建立個人價值。
(三)憤怒
在壓力的面對或逃避反應裡,佔最多成分的是「憤怒」。
倘若壓力確實是來自「危險狀況」,則「憤怒的情緒」能產生一些有用功能。如果是來自「日常生活壓力」,憤怒就幾乎沒有什麼價值可言,甚至會導致更多壓力。畢竟,若孩子因不知如何排解壓力,轉而以憤怒情緒攻擊人,這種舉動很少會被諒解。
在遭遇危險的情境裡,憤怒會幫助人鼓起勇氣去對抗,必要時動員力量來保護自己。可是,壓力若過度疲勞,或是師長要求過高,這樣的憤怒就不太有幫助,因壓力需要有建設性的出口。
(四)焦慮
焦慮是壓力過大時的一種重要情緒症狀,主要是基於兩個主因:
(1)由於壓力會使腦部安定物質枯竭,所以在長期承受壓力下,會有明顯焦慮與緊張。
(2)感覺太恐懼或對生活失控時,焦慮便會升高。
當孩子高度焦慮時,表示生活已出現無法控制的壓力。要紓解之,唯有找出壓力源並減低壓力程度。
壓力源來自「外在」與「內在」兩方面
對付壓力的最佳時機,是在它尚未形成疾病前;有些壓力傷害是難以復原的,且一旦形成傷害,就更難控制。
一般來說,「壓力源」來自「外在」與「內在」兩方面。
(一)外在壓力源
現今兒童生活在充滿壓力的世界。在兒童生活情境中,會造成壓力的來源有下列幾點:
(1)衝突
衝突可能來自家庭、學校或社會環境。可能是沒有人咆哮,卻充滿敵意與疏離的冷戰;或是喊叫、推擠,甚至暴力相向。不論哪一種,都會帶給孩子不尋常的壓力。
哪裡有衝突,哪裡就充滿敵意與憤怒,這對孩子是非常大的壓力。父母應當努力減少手足間衝突,並切實、適當的管教孩子。
(2)生涯中的變動
壓力可說是變動中自然衍生的副產品,任何一個孩子成年前,必然會經歷許多次的生涯變動。
成長本身就是一連串變動。雖其中有許多經驗還挺愉快,但依然潛藏某些程度的壓力,需要孩子去調整,找出行為、思想方式。若調整的好,孩子會學到日後生活中有用技能,身心靈都得益處。
(3)過度競爭
不容否認,生活在高度競爭文化,人們必須在競爭中努力讓自己勝任,以得到自己所想。
目前的社會,從孩子還年幼時,就灌輸他們「贏代表一切」的價值觀念,然而此種「不計代價贏得勝利」的哲學,不僅在道德上值得商榷,還可能帶來難以避免的壓力後果。
如果太早在生活中注入競爭,可能會造成孩子有強迫傾向、害怕面對失敗,導致「挫折容忍度低」。這都會形成高度壓力。
競爭可以是健康的,從中必須平衡。兒童必須學習接受有些失敗是不可避免且正常的。偶爾有失敗,會比總是成功更有助於成長。
孩子們也必須學習合作,成為團隊中的好成員,向他人的成功道賀。這些功課也許蠻難的,但對於孩子身心健康、快樂和抗壓成熟度,絕對有益處。
(二)內在的壓力源
不是所有壓力源都是「外在」的,許多壓力來自於孩子「內心的想法和態度」。以下是一些例子:
(1)不切實際或不合理的期待
每個孩子都需要知道自己身上背著什麼樣的期待,奮鬥目標為何,生命何去何從。當中,最初的期待和希望來自於父母,子女很容易接收這些期望,於是「父母的期望」便成為「子女的期望」,當然,還會加上「自我要求」,如此一來,生命恐變得更為沉重。
(2)後天學來的無力感
這種無力的觀念,對於瞭解兒童壓力非常有幫助。兒童會自然產生無力感,因為每個人都會告訴他們該做什麼,其生活中幾乎沒什麼真正的發言權。
許多孩子甚至覺得,他們得百依百順,才能得著生活上照顧。如此便形成強烈的無力感。
倘若這種無力感持續太久,會演變成「後天學來的」反應。即使長大到足以擁有更多對生活掌控能力時,也依然以為自己是無能為力的,以至於一旦面對頻繁改變時,他們會輕易放棄。
(3)性問題認同之議題
進入青春期後的數年間,孩子們滿腦子容易是有關「性」的主題。性的議題太廣泛,父母必須竭盡所能與子女溝通健康的性觀念。
子女需要開放、平衡的性話題及溝通環境。倘若避談,他們會去尋找其他不見得正確的管道接觸。
父母是子女學習排除壓力的榜樣
艾奇柏.哈特強調,父母可能因為虐待、疏忽,或對孩子求好心切,要求過高……,而帶給孩子過重壓力。
父母可以是問題的解決者,而非麻煩製造者。
一般來說,承受壓力的父母勢必會把壓力轉嫁給孩子。父母們往往在壓力之下,易「責打孩子」或「對孩子心不在焉」,從而緊張氣氛使得家裡不再是「避風港」,反成為「壓力源」。
認識壓力、並懂得有效管理的父母,將是子女學習排除壓力的榜樣。父母善於處理壓力,正是子女能否抗壓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