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家長與老師間的合作關係,對孩子來說相當重要。(圖/Shutterstock)

9月開學季,當孩子出外上學,你是否會擔心他在學校中的狀況呢?面對新的校園環境,除了孩子需要時間適應,時常,家長才是更需要適應的那群人

 

國際心教育執行長梁蓓禎認為,不管是孩子在學校碰上的問題,又或是家長心中懸而無解的憂慮,與老師建立關係是正確的第一步。透過老師——孩子生命中的「幫助者」,一起建立孩子成長的路徑,才能使肩上沉重的擔子變得輕省。

新學期一到,家長因孩子不在身邊而相對獲得些許喘息空間,但緊接而來的,可能又被心煩意亂的思慮挾制;面對新的起頭,不只小孩需要花時間適應,家長更需要花費心力在自己難以觸及的校園中,找到安全感的著力點。

 

「當孩子在學校發生事情,我們的老師會先告知家長,學校已經如何處理,並且也希望家長能在孩子回家後,做點什麼使『家庭』與『校園』中的教導能趨於一致。」國際心教育執行長梁蓓禎以自身辦學經驗說道並強調:「其實面對孩子在校園中所發生的問題,最根本的解決之道應是回到親師關係』讓學校和老師真正地成為孩子生命中的「幫助者」,因家庭與校園的合一,能讓孩子成為最大的受惠者。」

 

「現在獨生子女的家庭越來越多,在進入學校的群體生活前,孩子大多享有家中長輩愛戴,導致學習『我要怎麼去跟同學溝通』成了孩子進入班級群體後,第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梁蓓禎觀察。

 

因應此種情況,她提醒「(在學校的)這群人是要跟我一起愛我孩子的。」家長對於老師的信任度,是間接影響孩子學習的關鍵。因為彼此建立的信任關係,除了讓溝通得以更加敞開,在教導上,親師間互相配合度越高,也會讓孩子在觀念的養成上更加快速。

  • news-details
  • 將知識活用於生活當中、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能力已是趨勢。而獨生子女進入學校的群體生活,素養及健康關係的培育更為重要。(圖/Shutterstock)

師長、家長建立健康關係,孩子健康成長

以「孩子成為最大受惠者」為目標,近年來許多對教育充滿熱忱的老師紛紛投入實驗教育,新式教育方案在全台各地正如火如荼地被實踐著,而關乎孩子未來的議題,需要每一位家長共同參與其中。

 

學校教育因時代改變,已然與過往為了「培養服從性」而衍生的教育大不相同,在新的教育方針中,人們更加看重學生本身的獨特性,與體制中人與人關係的連結性。

 

雖孩子在不同年齡層出現的問題都不相同,但「自我中心」是目前孩子在進入群體生活時,需要克服的重要關卡。

 

事實上,家長可透過做學校愛心志工或積極參與各種校園活動,如每學期家長會、親職講座等,熟悉孩子在校園中會遇到的人事物,藉著走入孩子活動的場域,與老師們建立互信、互相合作的關係,也可同時與其他家長們建立互助關係,攜手幫助孩子在校園生活中健康成長。

 

梁蓓禎也特別分享,在她的教學經驗中,家長可以如何運用信仰中的智慧,幫助孩子成長。

  • news-details
  • 現代教育所要培養的能力早已與過往不同。(圖/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Fight.K國際心教育執行長梁蓓禎點出,用神的話語教導孩子,一同學習。(圖 / 本報資料照、 shutterstock)

面對問題,神的話語可以解決一切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 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 4:23)

 

「在關係中,你要保守自己的心勝過保守一切,但同時我們也跟孩子說需要保守別人的心,明白彼此相愛的意義。」在國際心教育,老師們用聖經上的教導教育孩子,如何在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中取得平衡,並依著每一個家庭的不同,不把同一套標準放在不同孩子身上。

 

梁蓓禎舉例:「我們曾經有個孩子在家中與爸媽的互動是比較『動作型』的,導致在學校,其他同學可能因為他的肢體表達而感到不舒服。但這個孩子真的有錯嗎?」

 

她從問題背後的原生家庭觀念說明,時常在問題發生時,孩子其實沒有惡意,只是他的成長環境影響其在學校的行為,而老師該教導的,是告訴孩子「他的行為會造成別人的不舒服」,以「同理心」的角度讓學生學習換位思考,在保守自己心的同時,也保守他人的心。

 

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這樣,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寵,有聰明。 (箴言 3:3-8)

 

孩子的在校行為表現,「好好說話」也是老師在學校十分關注的重點。孩子就像海綿,只要看見、聽見什麼就可以馬上吸收進去,因此在孩子所處的環境中,建立誠實、正面的話語內容,讓孩子知道「生死在舌頭的權下」,說話、行為都要展現慈愛的一面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在日常教導中重複將聖經的話語刻在孩子心上,他才能在面對挑戰時,清楚知道自己的身份,蒙神的保守,行為合宜


  • news-details
  • 走入孩子的生活場域,家長才能看見他生活中的真實面貌。(圖/Shutterstock)

在孩子的教導上,我們都是新人

當看見孩子出現問題,身為家長容易有愧疚、自責的心,梁蓓禎鼓勵著說:「沒有人天生就很會做家長,也沒有一個孩子是一樣的,所以本來就沒有所謂『最棒的方法』。可是當我們因著愛,願意為了孩子改變,就已經足夠證明『我們是很棒的父母』。

 

優秀的家長不一定會養出優秀的孩子,但健康的家長一定可以養出健康快樂的孩子。

 

當家長願意在孩子成長階段負起該承擔的責任,將學校視為與其一同陪伴孩子長大的「幫助者」,讓老師的經驗成為自己在教養孩子上的倚靠,那麼沉重的擔子也會變得輕省,梁蓓禎受訪時,最後也提醒,希望每一位家長都可以更多地相信學校老師同樣愛著孩子,也要相信自己已經是很棒的父母。當以愛心出發,神會成為我們道路上的庇蔭。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