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想過,當我們口裡說「牧養」,其實說的一如「老師的教職」?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許恆嘉以「傳福音」為初心,牧養學生群體至今已超過30年。一路上,上帝透過祂的方式整全了他,也造就許多莘莘學子……
閉眼回想,曾在生命中出現過的重要導師與榜樣,會浮現誰的面容呢?是那位曾讓你感覺比你還了解自己的長輩?又或是在某個時期頻繁傾訴煩惱的對象?還是曾拯救你生命的關鍵人物?
唐朝文學家韓愈著作〈師說〉的開頭,簡潔有力地說明了一位老師需擔負的社會功能:「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身為老師不單只在課堂中傳講知識,解決學生生命中的困惑,也是為人師表被託付的使命之一。而華人文化傳承的教育觀念與基督信仰一連結,則直接落實於教會中提及的「牧養」。
老師,可成為學生生命中的祝福與榜樣,同樣地,在基督信仰當中,若我們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自然也能成為他人生命中極佳的幫助。
在台灣,信仰並非是時常被談論的話題,然而卻有機會發現「基督教信仰的老師」,早已將信仰價值融入教學,讓莘莘學子也能認識基督之愛。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許恆嘉,帶著牧養與傳遞福音的心走入校園當中,迄今已超過30個年頭,在他教過的學生眼裡,許恆嘉是那位「比自己還了解自己」、「能隨時傾訴談心」,甚至「能拯救自己」的老師。
受訪當天,許恆嘉老師意氣風發、談笑風生的樣態,十年如一日未曾改變。編按:記者十年前也曾是恆嘉老師的學生之一。(圖/記者 高昕正)
「你知道有多少人寫(推薦)信給我嗎?一百多人。從18、19歲的大學生至40多歲的中壯年都有。」許恆嘉說,在準備新書《放手,不放養》期間,他曾公開廣邀推薦信,最後從曾經牧養過的學生裡,徵得一百多封信件。
你所展現出的樣子,源自你選擇將生命建立在什麼之上,而上帝總依著我們每個人的不同,量身訂製帶領的方式,使人的生命在祂手中得以整全,同時也造就他人。
抓住教學機會,成為多人生命祝福的許恆嘉,已結出豐盛果子。他回首自身決定以實際行動服事上帝、為主傳福音的歷程,可從青少年時期說起,當時亦曾經歷一段挫敗與應許、困惑與辯證並行的日子,直到大學三年級,才因著一次聚會中被聖靈充滿,親身體會到「那些(聖經中)客觀的故事,都已經主觀地臨到自己身上」,進而讓他更確定自己是一位「真正的基督徒」。
一切的起點,來自同學一句「因為我有上帝啊!」
高中時期,許恆嘉與許多青春期的少男們一樣,心中對於普世價值下的「強者形象」有著濃厚的傾慕。「我覺得我自己又高又壯,且常常參加演講比賽,音量是夠的。」他說起正當高一時,參加升旗典禮大隊指揮選拔的經歷,而信心十足的他卻於那一次的遴選中,失利了,甚至,跑去詢問能夠徵選上的原因時,竟得到:「因為我有上帝啊!」這般令他不解的答案。
為此,許恆嘉從那時候開始決定跟著同學去教會。於一次福音聚會中,聽見「你有沒有發現,台灣很多厲害的人都是基督徒。」台上傳道的這句話緊緊抓住了他剛硬的心,當下被觸動,原來耶穌基督這麼厲害。
因著「認為跟厲害的人相信同一位上帝,自己也會變得厲害」,許恆嘉在那天做了決志禱告,決心跟隨那位「厲害的人都信」的上帝,作其一生的救主。
一句「因為我有上帝啊」,許恆嘉(左上一)開始到主恩之家(現為彰化主恩靈糧堂)參與教會生活。(圖/YouTube LH Evan)
決志後,他開始認真研讀聖經,積極參與教會活動與靈修生活,但伴隨其投入而來的轉變,卻是困惑。
「這個上帝為何時常自我打臉?有時說這話,有時又說那話;好像再怎麼樣對的都是上帝,錯的都是我們。」心中一股「被上帝玩弄」的情緒漸漸萌生,但同時,他卻仍然好奇:「為什麼那些厲害的人都願意信祂?」
信主五年來,許恆嘉持續參與教會聚會、讀經與服事,也曾經歷神蹟,但心中的懷疑卻不曾少過。「是阿,的確百分之百都發生了,但我怎麼知道祢是否為宇宙的力量呢?」心中的矛盾疑惑雖沒有被解決,但他仍選擇繼續待在教會。「不要那麼快論斷上帝,或許所有矛盾的存在,都只是我還沒看懂。」面對不解,許恆嘉以「只是自己還沒看懂」做結;殊不知這幾年中,上帝正是透過不解、懷疑與應許的過程,慢慢地軟化他剛硬的心。
保持疑惑、辯證與神拉扯的糾結感,直到大學三年級,終在一次台北靈糧堂聚會敬拜中,被聖靈充滿。
「(那時)沒有按手,什麼事都沒有做,但當詩歌響起,我竟被聖靈充滿。」許恆嘉接著說,「轉瞬間,所有會友都消失了,整個靈糧堂開了,我看見耶穌為我釘十字架;那種感動是你根本講不出話來,只能一直哭,一直哭…」
祂和我說:「我為你釘十字架,我為你死在十字架上,我讓你與神和好。恆嘉,我是為你死,為你而復活。」
「忽然間,我發現自己跟上帝有百分之百的關係,聖經裡所講的,那些客觀的故事都已經主觀地臨到我身上了。」直到詩歌結束,眼前的一切消失,這份確信深深扎根其內心。
因有「信」的確據,神的「應許」接踵而來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
有過聖靈充滿的經歷後,許恆嘉發現生活當中處處充滿確據,他深知道耶穌為他而死,並為他復活。
「我很清楚一件事,人就是要傳福音。」
出社會後,許恆嘉靠著自己在大學時期與當兵累積的攝影經驗,曾於台北知名攝影藝術學院「視丘」工作,而當時因著同為基督徒的老闆,攝影家吳嘉寶認為攝影不該紙上談兵,鼓勵他在外接案,使得在視丘的那幾年,除收入上豐盛有餘外,也開啟了他使用攝影傳遞福音的道路。
憑藉著在大學時帶學弟妹玩攝影的成功經驗,許恆嘉向上帝禱告請求開路,讓他有機會教導高中生攝影,甚至向上帝指名要教中山女中的學生,沒想到禱告迅速得到了上帝的應允。第二天,中山女中攝影社打電話到視丘詢問,是否有適合的社團老師人選,而手裡正握著話筒的許恆嘉二話不說,便把這個社團老師的工作接下來了。
後來,他先後指導中山女中、北一女中、建國中學、台北基督書院和松山高中攝影社。並透過攝影,進一步帶領學生認識基督信仰。
「任何一個工具,只要可以把人心打開,都是傳福音的管道。」
「因為檢討攝影作品會談到很多心裡的事,你怎麼看世界?怎麼建構自己的思考方式?……」許恆嘉說,攝影作品只是一個媒介,讓我們看見學生心裡在想什麼,什麼會引起他的注意?而當學生把心打開的時候,就是傳遞福音的時刻。
在教攝影的年日當中,許恆嘉帶領不少人信主,如今多年過去,播下的種子早已在各處開枝葉茂、庇蔭眾人。
透過攝影,許恆嘉進到孩子生命當中與他們一同歡笑、成長。照片攝於其帶領高中攝影社時期,一次與中山女中、建國中學和北一女中學生的外拍活動。(圖/許恆嘉 提供)
大而顯明的「呼召」 來自於神,接收於人
1994年,許恆嘉與太太聚會的基督徒忠孝之家會友數量飽和,牧會柳健台決定向外植堂,台北復興堂因而成立。但幾乎又在同一時間,柳健台卻也領受去到俄羅斯宣教的異象。
「在我們祈求以前,上帝早就都知道了。」
那時復興堂才剛建立,柳健台牧師在禱告中有感動,因而邀請許恆嘉一同服事。巧合的是,此時的許恆嘉也正因為發覺賺錢並非難事,心中對於「意義感」的需求難被滿足,正想透過服事神,來補足生命中缺失的意義感。
「好!反正賺錢不差這一年。」聽見柳健台的邀約,他二話不說便接下這個「管會堂」的行政同工位置。
接著,他在台北復興堂全職服事,從原本預計的一年、變為兩年,經由禱告,領受聖靈的話語,在復興堂擔任管理職,持續牧養弟兄姊妹,最終在八年後,他才離開台北復興堂。
教會全職服事的日子造就了許恆嘉生命的厚度,那個時期,他在教會中除了建置行政工作,面對會眾迅速增長,人數從原先的60人來到300多人,他也在其中擔當起輔導與牧養的角色,更為此研讀各領域能夠榮神益人的書籍。
在台北復興堂全職服事的日子大大造就了許恆嘉的生命。(圖/YouTube 台北復興堂)
以基督為中心的生命,自然能夠造就他人
「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的事指示你。」(耶利米書33:3)
在專訪後半段,從許恆嘉的話語中,發現他將生命裡每一個重要決定,透過禱告交託,而上帝一再回應他的禱告、修整他。
離開台北復興堂以後,倚靠聖靈的帶領,透過東海大學校牧室、教會團契、博雅書院等管道,他再次回到學生群體當中牧養羊群。
「書院在做的其實就是『牧養』」許恆嘉點破書院本質。他實際參與東海大學博雅書院的建立與執行,也擔任過澳門大學曹光彪書院導師一職,表明藉著老師和學生住在一起,所有陪伴、關懷與照顧的過程,其實就是基督信仰所說的「牧養」。
書院在做的事其實就是牧養,透過一起生活、陪伴與關懷,讓師長真正走入孩子的生命當中。(圖/澳門大學 曹光彪書院)
從高中同學的一句「因為我有上帝」開始進入教會、歷經信仰的曠野、上帝的應許與聖靈充滿,在近40年的歲月當中,上帝不斷地用祂的方式改變許恆嘉的眼光,從青少年時期的「慕強心態」,到因為看見他人生命的成長而感到滿足;無論周遭環境如何改變,「以基督為中心」的生命,是他在有信的確據後,未曾改變的人生態度。
「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世記1:31)許恆嘉說,既然上帝這麼說了,那我就讓它好。專訪最後,談及身為老師,在牧養路上,將焦點看向「生命被改變」的盼望,正是他幾十年來,保持傳福音的初心,不斷向前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