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眾祭司熱切獻上悔改祭。(圖 / 記者溫晴玲、張嘉慧)

2024國家祭壇的「悔改祭」,由「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分享。在正式進入悔改主題之前,他感性與現場參與者分享「心裡話」。

 

「我悔改啦!」周神助幽默分享自己過去對「大量讀經」的看法⋯⋯

大量讀經帶來靈裡滋潤

周神助坦承,過去讀經時,較為看重每天精讀10節、20節經文,還自認就算只讀10節,獲得的領受可能還比其他人讀10章更多、更豐富。

 

但是,最近透過每天大量讀10章聖經,加上默想,帶給他靈裡許多滋潤及幫助,是過去只讀10節所沒有的體驗。

 

「就從11月開始,」周神助呼籲眾祭司們一起力行每天讀10章經文,未來四個月就可讀完一遍《聖經》。「我們一起悔改!」現場響起如雷掌聲回應。

 

為台灣教會在禱告上的復興感恩

看到現場坐滿一、二樓的祭司,眾人一起參加2024國家祭壇,周神助為此獻上感恩,期許每個人在家中也要築壇,且要大量讀經

 

周神助回想,「廿年前,台灣教會的靈命光景是相對貧乏的。現在卻不再一樣」。

 

就像這場國家祭壇,現場有這麼多人前來、也有很多人在線上參與。如此景況,對比廿年前,實在難以想像。

 

我好像看到整個台灣都在禱告了!」邁入84歲的周牧師欣喜細數自己近期與未來的緊湊行程:

 

亞洲論壇影響力國際年會 

過去一週,在高雄舉辦亞洲論壇影響力國際年會,有許多肢體從亞洲各國家前來,齊聚一堂、敬拜,數算福音從400年前進入台灣台南、中間神在台灣興起的工作。

 

南島原住民台灣合一禱告會

11日,有一場特別的合一禱告會,招聚來自南島國家原住民,與台灣原民一同見證神在中間動工,行合一美事。

 

台灣原本16族原民及漢人,一同接納正在推動正名的西拉雅族,11月11日的11點11分,眾人聚焦於上帝的合一,見證約翰福音17章合一的禱告。

 

國家祈禱早餐會

22日,將舉辦國家祈禱早餐會,緊接著還有一場在馬來西亞沙巴舉行的禱告會,將聚集許多國家牧者,為過去一年來嚴重水患禱告。

 

守護這地、進入命定 城市禱告會-新竹場

12月,在新竹會有五天的禁食禱告會,由原民和客家族群發起,盼同心為國家禱告。

 

Hakka 䟘起來 世代同行,興起發光

12月28日「客家日」,客家基督徒將為主上凱道,宣告上帝是客家的上帝,宣告這個國家屬於神。

 

邀請眾族群、眾教會與客家一同站立,齊聚凱達格蘭大道禱告;見證神家的「一」,祝福台灣在上帝裡成為「一」。

 

而明(2025)年三月,全台也會再次進行「21天禁食禱告」。

 

看到一波波熱切禱告浪潮,在廿年前可謂難以想像。周神助強調,深願這些行動,不是為聚會而聚會、不是為禱告而禱告,是為「神在我們中間」而禱告!

  • news-details
  • 周神助牧師勉勵眾祭司們「大量讀經、天天築壇」。(圖 / 記者張嘉慧)

天天築壇、大量讀經!

 

祭壇,不能只是一年一次的國家祭壇,而要「天天」在家築壇!

 

每天讀10章聖經,讓我們4個月讀完《聖經》一遍!

 

周神助共勉。

進入「悔改」主題,周神助首先帶領眾人定睛感謝神,把更多悔改放在彼此心裡。並提醒:在神的恩典和祝福中,我們沒有自我感覺良好的本錢,沒有驕傲、放鬆的本錢,當繼續向著標竿直跑。

 

不論是400年前福音首次傳到台灣、過去159年(神透過長老教會,福音第二度進到台灣)、過去70年來(今年有很多教會、國語禮拜堂創立70年),不論是多少年的歷史,眾人都要在神面前獻上感謝。

 

體會天父的心   奇哉!妙哉!祂永作王!

周神助提出幾個需要悔改的方向

 

道德上的悔改,為台灣在貪婪、淫亂等方面深切反省。

 

信仰上的悔改,為台灣社會充斥崇拜偶像、廟宇林立,甚至成為輸出偶像地。


第三個特別要留心悔改的,是神學上的悔改

 

在神學上的悔改,是我以前沒有特別想到過的,」周神助坦言。

 

福音早在400年前臨到台灣,他這個世代有參與到的,應是過去159年來福音在台發展,透過宣教士們的付出,台灣社會得著很多恩典。


周神助以自身家族能信主為例,不論是外祖父受教於馬偕宣教士,乃至於父親是蘭大衛醫師的學生,見證整個家族皆蒙受極大恩惠。

 

然而,在神學上仍有三方向需要悔改,和「取代」有關:

 

第一個取代:用新約取代舊約

聖經(神的話)不是像衣服舊了、就用新的取代。基督徒要相信,整本聖經都是出自神所默示,且舊約是神啟示的基礎,是前約,不應用新約取代舊約;忽視舊約會使教會受到虧損

 

保羅指的聖經,就是舊約。求神幫助彼此認真看待整本聖經。

 

第二個取代:取代神學

周神助提到,23年前還不解何為「取代神學」,詢問之下,得到一貼切比喻:「整碗都捧去」(台語)。

 

神應許的救恩恩典是給猶太人和外邦人的,教會不應以外邦人角度來取代猶太人在福音中的地位。

 

第三個取代:節期的取代

自羅馬帝國開始,使用世俗節期來取代聖經的節期,周神助強調,聖經裡的節期不只是猶太人的節期,更是耶和華的節期,蘊含神行事的節奏

 

悔改是提醒自己和教會,從過去錯誤中轉回,得領受神更豐盛的恩典和祝福。

 

周神助牧師領眾人禱告:

台灣教會在進入新的一年時,要在道德、信仰和神學上進行悔改。

我們共同禱告渴望神的赦免,

為自己、以及列祖的罪,包括過去崇拜偶像,教會需要悔改,從錯誤中轉回。

當我們真正悔改之後,神極豐富的恩典會臨到台灣,

神要作奇事,讓台灣成為列國的祝福!

(國家)不只是求生存,更要相信神對台灣的計畫和命定。

祭司們,看見神的心意,奇哉!妙哉!祂永作王!

 

我們的家庭、教會、城市、國家讓祂作王!

我們要感恩400年前,透過宣教士帶到台灣的福音。

讓我們回到天上的君王面前,

求主把悔改的靈賜給我們,

讓我們悔改再悔改!

  • news-details
  • 眾祭司們熱烈回應周神助牧師的勉勵與禱告。(圖 / 記者溫晴玲)

相關閱讀》

開始到結束都沒停止流淚 因約台灣與以色列同心站立,安慰安慰神百姓

國家祭壇─以色列是神永不放棄的長子! 選擇「上帝的善」,成為新人合一教會

國家祭壇—奇哉!妙哉!祂永作王! 神早就看到台灣,用祝福開始這個國度

  • news-details
  • 邀請您,加入定期定額支持班底,一起成為新聞宣教勇士!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