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的子孫拈鬮所得之地是從靠近耶利哥的約旦河起,以耶利哥東邊的水為界:從耶利哥上去,通過山地的曠野,到伯特利;又從伯特利到路斯,接連到亞基人的境界,至亞他綠;又往西下到押利提人的境界,到下伯‧和崙的境界,直到基色,通到海為止。約瑟的兒子瑪拿西、以法蓮就得了他們的地業。
今日經文(輪流讀一遍)
約瑟的子孫拈鬮所得之地是從靠近耶利哥的約旦河起,以耶利哥東邊的水為界:從耶利哥上去,通過山地的曠野,到伯特利;又從伯特利到路斯,接連到亞基人的境界,至亞他綠;又往西下到押利提人的境界,到下伯‧和崙的境界,直到基色,通到海為止。約瑟的兒子瑪拿西、以法蓮就得了他們的地業。
以法蓮子孫的境界,按著宗族所得的,記在下面:他們地業的東界是亞他綠‧亞達到上伯‧和崙;往西通到北邊的密米他,又向東繞到他納‧示羅,又接連到雅挪哈的東邊;從雅挪哈下到亞他綠,又到拿拉,達到耶利哥,通到約旦河為止;從他普亞往西,到加拿河,直通到海為止。這就是以法蓮支派按著宗族所得的地業。
另外在瑪拿西人地業中得了些城邑和屬城的村莊。這都是分給以法蓮子孫的。他們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迦南人卻住在以法蓮人中間,成為做苦工的僕人,直到今日。瑪拿西是約瑟的長子,他的支派拈鬮所得之地記在下面。至於瑪拿西的長子基列之父(或譯:主)瑪吉,因為是勇士就得了基列和巴珊。瑪拿西其餘的子孫,按著宗族拈鬮分地,就是亞比以謝子孫,希勒子孫,亞斯列子孫,示劍子孫,希弗子孫,示米大子孫;這些按著宗族,都是約瑟兒子瑪拿西子孫的男丁。
瑪拿西的玄孫,瑪吉的曾孫,基列的孫子,希弗的兒子西羅非哈沒有兒子,只有女兒。他的女兒名叫瑪拉、挪阿、曷拉、密迦、得撒;她們來到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並眾首領面前,說:「耶和華曾吩咐摩西在我們弟兄中分給我們產業。」於是約書亞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在她們伯叔中,把產業分給她們。
除了約旦河東的基列和巴珊地之外,還有十分地歸瑪拿西,因為瑪拿西的孫女們在瑪拿西的孫子中得了產業。基列地是屬瑪拿西其餘的子孫。瑪拿西的境界:從亞設起,到示劍前的密米他,往北到隱‧他普亞居民之地。他普亞地歸瑪拿西,只是瑪拿西境界上的他普亞城歸以法蓮子孫。其界下到加拿河的南邊。在瑪拿西城邑中的這些城邑都歸以法蓮。瑪拿西的地界是在河北直通到海為止;南歸以法蓮,北歸瑪拿西,以海為界;北邊到亞設,東邊到以薩迦。
瑪拿西在以薩迦和亞設境內,有伯‧善和屬伯‧善的鎮市,以伯蓮和屬以伯蓮的鎮市,多珥的居民和屬多珥的鎮市;又有三處山岡,就是隱‧多珥和屬隱‧多珥的鎮市;他納的居民和屬他納的鎮市,米吉多的居民和屬米吉多的鎮市。只是瑪拿西子孫不能趕出這些城的居民,迦南人偏要住在那地。及至以色列人強盛了,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沒有把他們全然趕出。
約瑟的子孫對約書亞說:「耶和華到如今既然賜福與我們,我們也族大人多,你為甚麼僅將一鬮一段之地分給我們為業呢?」約書亞說:「你們如果族大人多,嫌以法蓮山地窄小,就可以上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之地,在樹林中砍伐樹木。」約瑟的子孫說:「那山地容不下我們,並且住平原的迦南人,就是住伯‧善和屬伯‧善的鎮市,並住耶斯列平原的人,都有鐵車。」約書亞對約瑟家,就是以法蓮和瑪拿西人,說:「你是族大人多,並且強盛,不可僅有一鬮之地,山地也要歸你,雖是樹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歸你。迦南人雖有鐵車,雖是強盛,你也能把他們趕出去。」(約書亞記16:1-17:18)
今日亮光(彼此禱告)
第十六、十七兩章,記載了約瑟的子孫瑪拿西和以法蓮分地的情況。但是,從這兩章開始,以色列人處處顯出「屬靈倦怠」的症狀,以致逐漸忽略神所託付攻取迦南的使命。你也有以下的徵兆嗎?請在神面前自我診斷一番:
一、對罪失去敏感與儆醒。
「他們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迦南人卻住在以法蓮人中間,成為作苦工的僕人,直到今日」(參書十六10);「只是瑪拿西子孫不能趕出這些城的居民,迦南人偏要住在那地……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沒有把他們全然趕出」(參書十七12~13)。他們忽略摩西交代要除滅迦南人的吩咐(參申七16),甚至還以為迦南人可以做工服務他們,反正其他支派也無法趕出迦南人(參書十三13,十五63)。但是,神早已清楚聲明,這最終必成為他們的網羅(參士二2~3)。與罪和平共處,是撒但最大的謊言。
二、對所得失去感恩的心。
約瑟的子孫認為他們「族大人多」,因而嫌分到的地太少(書十七14),其實他們所分得的是最多的。失去感恩的心,會連本來值得感恩的事,都轉變成抱怨。但是,除此之外,還有更深層的原因在下面。
三、對事奉失去盼望與熱情。
從這段經文裡,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支派經過了曠野的漂流,和在迦南的南征北伐,對爭戰已經萌生厭倦,想早日安頓下來。別說是和敵人的鐵車對抗,就算是要砍伐樹木、鏟平山地,他們似乎也不想做了(參15~16節)。倦怠吞噬盼望,使熱情消退,使人逐漸妥協,不再對異象心懷感動。
你正處在「屬靈倦怠」的光景嗎?「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參彼前五8)你的身邊有這樣的人嗎?「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十24)伸出關懷的手,來扶持他吧!
今日禱告(同聲唸禱詞)
當我陷入屬靈的懈怠,親愛的聖靈,求祢甦醒我的靈,使我重新得力!求聖靈保惠師每天以感恩、盼望、熱情、儆醒充滿我的心,引導我每日與祢親密同行!奉靠主耶穌的聖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