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IM行動教會松慕強牧師以「不冷不熱怎麼辦?」為題,分享主日信息。(圖/IM行動教會YT頻道)

我們是否自覺很好,卻過著「毫無用處」的基督徒生活?你的信仰也正處於「溫水」狀態嗎?

 

松慕強牧師分享,神要我們向祂「買」火煉的精金、聖潔白衣、眼藥;他自己也曾落入不冷不熱光景,而恢復火熱的關鍵,是悔改、重新打開心門,邀請耶穌進到生命。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示錄3:19-20)

IM行動教會松慕強牧師以「不冷不熱怎麼辦?」為題,分享主日信息。

 

十大徵兆:檢視信仰的溫度

何謂「不冷不熱」狀態?Francis Chan牧師的著作《Crazy Love》(瘋狂愛上神),提到基督徒不冷不熱的十大徵兆

 

1.思想世上的事,大過永恆的事

約翰一書2:15,「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再他裡面了。」

 

2.把剩餘的獻上,而非把當獻的獻上

將忙碌後的剩餘時間、精力或資源給神,而非獻上最好的。

 

3.迫於無奈時才尋求神

困境時才認真尋求主,當一切好轉時,卻又開始過自己生活。

 

4.相信神,卻活得好像祂不存在

 

5.相信神,卻不竭力追求認識神

 

6.尋求他人接納,大過於尋求神的接納與肯定

 

7.很少或從未與他人分享自身信仰

 

8.道德標準來自於跟他人比較,而非來自神的話

 

9.生活方式與世人沒有分別

 

10. 認識基督只為個人得救,但不願讓祂改變自己,甚至不願讓祂作主

 

上述十點可歸因三大類:

1.999不純金的信心-參雜、有就好(上述1.2.5.10)

邊想世界的事,又想永恆的事,為「不純的信仰」。

 

2.國王新衣式的生活-自我感覺良好(上述4.8.9)

表面上信仰虔誠,實際生活卻與世俗無異,以為穿上聖潔白衣,在神眼中卻赤身露體;以為有基督徒的味道,卻其實沒有那味道。

 

3.選擇性失明的態度-只關注自己(上述3.6.7)

迫於無奈才看主,平常只看自身需要、只關注自己想關注的,卻沒看見上帝關注的,因此也不會想傳福音。

  • news-details
  • 何謂信仰的不冷不熱?可用十大徵兆來自我檢視。(圖/shutterstock)

「不冷不熱」代表毫無用處、令人作嘔的水

「不冷不熱」一詞出自於啟示錄3:14-18: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證的,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

 

何種情況會讓人想從口中吐出去?就是感到噁心、作嘔時。松慕強表示,這是很嚴肅的事,基督兒女真的須悔改,不要試圖為自己辯解,而是誠實地用上帝的標準,來看自己本相

 

回到這段經文背景,老底嘉教會是7間初代教會之一,位處重要幹道上城市,有強大金融系統,因此是非常富足的教會,厲害的有紡織業賣黑羊毛、醫療系統,各城市都會來向其買眼藥。

 

但唯一缺乏「水源」,須用很長引水道,從遙遠山上把水引進城市。位於北方的西拉波拉城有著名溫泉;東方的哥羅西城有清澈冷泉。

 

從北方來到老底家的水,已不夠熱、變成溫的,水的礦物質經氧化後,味道很噁心、就需吐掉;這樣「不冷不熱」的水,代表水一點用處也沒有。

  • news-details
  • 「不冷不熱」的水,代表水一點用處也沒有。(圖/shutterstock)

「買」火煉的精金、聖潔白衣、眼藥

我們是否自覺很好,卻過著「毫無用處」的基督徒生活?神勸人向祂「買」火煉的精金。

 

「買」意味著須付上代價,用同等或超過的代價去換得有價值之物,而,經火試煉過的才是「信心」。

 

事實上,在世上看起來是「好人」、得到許多讚賞,不代表是上帝眼中的「義人」;因為,聖潔不是符合道德,而是越來越像耶穌

 

老底嘉的眼藥無法真正解開「屬靈的眼盲」。若你我真的看見上帝愛你、看見上帝所愛的,怎可能不去向人傳福音?

 

基督徒不要只停留在「主啊,給我更多」,而是感恩「主啊,祢給我太多了!」求神打開我們的眼,看見真正有需要的人。

  • news-details
  • 神勸人向祂「買」火煉的精金,「買」意味著須付上代價。(圖/shutterstock)

撒該被神愛和接納

滿足而自發性火熱

撒該名字原意是「純潔的人」,作為稅吏長卻因壓榨同胞而被猶太社會視為骯髒者。他雖富有、卻孤獨空虛,當耶穌經過,他不顧一切爬上桑樹。耶穌抬頭看他,並主動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撒該隨即歡歡喜喜下來接待耶穌。

 

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加福音19:8-10)

 

不同於不願變賣所有而憂愁走掉的有錢少年人,當耶穌說要去撒該家裡吃飯時,撒該內心的空洞便得到救贖和滿足,因此主動提出要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甚至「四倍奉還訛詐者」,此遠遠超過舊律法中要還給被訛詐者五分之一利息的規定。

 

當撒該是稅吏長時,他得到全世界、卻失去生命,但,當他被耶穌的愛滿足後,變得不再一樣。

  • news-details
  • 撒該是稅吏長時,得到全世界卻失去了生命,但,當耶穌主動來到撒該家中,撒該感受到耶穌的愛後,生命變得不再一樣。(圖/shutterstock)

恢復火熱的關鍵

松慕強由此反思,一個人什麼都有時,最可能「不冷不熱」。

 

回憶來到IM行動教會前7年,沒錢、沒人,卻成名很快,許多人以為他們很輝煌,松慕強一直努力「裝」很輝煌,那時是最痛苦之時,也是最靠近主之時。

 

後來教會發展日漸穩定,他坦承,之後幾年,自己開始變得不冷不熱,因為認真對待的一些人離開了,致內心很受傷,當時沒有很認真在經營教會。

 

恢復火熱的關鍵,是「悔改」,重新邀請耶穌回到生命,從而開始認真對待每件事情。

 

一間教會為何不冷不熱?因為不再邀請耶穌同在。

 

聚會可以很感動、設備很棒,卻讓耶穌在外面叩門、不得其門而入。

 

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這不是給未信者的經文,而是給老底嘉教會的話,也是給基督徒的提醒。啟示錄3:19-20)

 

撒該沒有被耶穌要求,卻自發性火熱起來,因為耶穌與他同在,與他一同吃喝。

讓你我再次把心門打開,渴慕、邀請主進到心中,與祂一同吃喝,如此,將重新有火熱,殷勤愛主,得著醫治,並看見真正重要的事物;穿上聖潔白衣,每天更像基督的活,讓信心經火煉成精金,成為上帝可用器皿!
  • IM行動教會松慕強牧師以「不冷不熱怎麼辦?」為題,分享主日信息。(圖/IM行動教會YT頻道)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