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關鍵字
搜尋關鍵字:禮貌

【蒲公英專欄】五種溝通的好方法!

一,先找出彼此交集的部分 「你剛剛說的,其實我是很贊同的。」   複述對方話語中有交集、能認同的部分,讓對方知道你願意認真聆聽和相互理解,降低溝通上的摩擦衝突。   二,別忘了禮貌 「你的話有道理,但我另外有些想法請聽聽看……」   溝通失敗有時不在於見解,而是態度。請降低姿態,保持禮貌,因為和煦的太陽比猛烈的北風更容易被接受。   三,要懂得繞過雷區 「其實,你聽過……嗎?」「所以你的意思是……嗎?」   不一定要在對方設定的路徑上行走,陷入泥淖。可以把話題引導到另一個方向,或者把問題拋回給對方詳加考慮。   四,可以鋪墊更大的想像空間 「要不要試著這樣做呢?」   有些問題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題」,而是有縱深的申論題,所以可以丟進來更多薪火,讓話題燒得更旺,討論更熱烈。   五,承認彼此的不同 「我們在這方面的確不一樣。不如多想想,改天再談吧!」   與其爭論不休或假意附和,不如爽直承認觀點不同,保留彼此的好印象和下次溝通的機會。     你們的言語總要帶著恩典,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你們應當怎樣回答各人。-《聖經》歌羅西書4章6節   (文章授權/蒲公英希望基金會) http://www.dhf.org.tw/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莫非有情專欄】優秀,開始於禮貌

有禮貌以及好的社交應對方式的孩子,容易贏得別人的尊重、看重,自己也會因而更加自信,更容易展現所長。而好的禮貌與社交應對方式,是透過學習慢慢養成,越早注意幫助孩子學習,就越能堅固這樣的好習慣。   要幫助孩子有禮貌、態度謙和,可以先從生活中開始體貼的行為。例如,為別人開門,並且禮讓長輩先行;對別人保持微笑並多說「請」;對身邊忙碌的人問聲“需不需要幫忙?“;遇到朋友長輩一定微笑問好;在生活中需要排隊等待時,教會孩子耐心等待不抱怨;在生活中不吝於對所有服務、幫助自己的人說謝謝,等等。   除此之外,養成孩子在重要節日問候長輩、朋友的習慣,表達對別人的體貼、感謝和關懷,也是養成良好社交習慣和禮貌的重要方式。如,在重要節日來到前,先提醒孩子可以寫感謝卡或祝福卡、或是寫信或打電話給長輩或朋友。一開始如果孩子感到不耐或拒絕時,不妨分享被問候的對象所做過的事,以及對方值得感謝和被欣賞的地方。同時肯定讚美孩子做這件事的重要與價值,幫助孩子用真心的文字,讓對方真實地感受到被關注的溫暖。   「有禮貌」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會有關鍵性的影響。當孩子了解並實踐了這一點,就容易令人喜愛並受尊重,進而脫穎而出,成為令人矚目的優秀孩子了。   ----------------------------------------------------------------------------------------- 請加入【愛,家就幸福了】粉絲頁。 每個月初一、十五日,【莫非有情】,新的心情、新的聲音!! https://reurl.cc/m90Yll (文章授權/林莫非)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王建煊專欄】不能太客氣

有位中國太太,懷了雙胞胎,在美國醫院生產,幾乎難產,大家很緊張,又查不出原因。正焦急時,負責接生的美國醫生是中國女婿,受太太影響,對中國的客氣文化甚有瞭解。他說可能是腹中的兩位小兄弟,相互客氣,互相禮讓並說:「你先請,你先請!」結果兩個人都不出來。醫生乃大聲的對胎兒說,這裡是美國,不需要這麼客氣,說完,兩個小寶寶就順利生出來了。這是外國人編出來用以揶揄中國人客氣文化的笑話。   雖然是笑話,但也確有幾分道理,客氣是一種禮貌,用的得當,好處多多,但如濫用,虛偽成份太濃厚,反而害事惹人厭。   有四位朋友,夏天從上海開車到浙江寧波,車程約三個多小時,車上冷氣很冷,開車的朋友想將冷氣關小一點,但怕其他人會嫌熱,因此不敢調高溫度。其他三位乘客也覺得太冷,但也客氣不好意思提出冷氣關小一點的建議,因為怕別人會嫌熱。第二天四個人都感冒,原因都是因為昨天車子冷氣太冷了。奇怪的是大家都覺得冷,卻沒一人提出關小冷氣的建議,主要原因就是由於不好意思形成的客氣文化所造成。   日本受中華文化影響深,客氣文化也很重。我在擔任經濟部次長時,有次去日本訪問,不小心感冒且發燒,日本朋友很緊張,趕緊送我到一間私人診所治療。醫生聽說是台灣的高官,除了細心治療外,並堅持用他的車子送我回旅館,我們一再婉謝,他想我們是客氣,所以一再說「請勿客氣」。其實我們不是客氣,因為日本東京地鐵十分方便,診所對面就是地鐵站,旅館旁邊也是地鐵站,估計十分鐘就可抵達。但坐汽車,開了快一個小時才到,這都是因為過分客氣所造成的。   (文章授權/前監察院院長王建?先生) 聖經經文 /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立比書四:11-13)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