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人會為財富和權力,費盡心思和力量,甚至從事邪靈的溝通與交易。當人有無止盡的慾望,慾望成為給自己可怕的懲罰,無法自制的想法、無法節制的想擁有!惟一的拯救,是上帝的手取出他們…
我們都活在一個「經常被人冒犯的環境」當中而耿耿於懷;卻也可以有「養成選擇饒恕他人的好習慣」。不饒恕,其實就是在懲罰自己,會使自己的身心狀態帶來巨大的影響力!「饒恕」並不是故意表現出不在乎的樣子,而是要從自己內心徹底地釋放不再掛慮…
詩篇11篇6節寫到:「他要向惡人密布網羅,有烈火、硫磺、熱風做他們杯中的份。」這句話聽起來很可怕,烈火、硫磺、熱風──上帝對惡人所做的讓人感到驚恐,那麼慈愛和信實的上帝為什麼要「懲罰」人呢?
讀經:約十三:34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35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羅十三:8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9像那「不可姦淫,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貪婪」,或有別的誡命,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10愛是不加害於人的,所以愛就完全了律法。
楊尼克.麥基(Yannik McKie)與其胞妹是一對美國愛滋孤兒,10歲時父母發現感染愛滋,相繼死於這「世紀黑死病」。原先他們是人人稱羨的幸福一家,但父母雙亡,並得知父親同性戀的真相讓正值青少年的他走入歧途,賣毒品、走私槍枝,所有荒唐行徑,源自於內心對父親、對神的恨…
臺灣的民間流行一種說法,照顧阿茲海默症的人,由於不堪壓力的增加,精神的負荷,體力的付出,經常照顧者比病人先倒下,這種悲劇性的斷言,使照顧者一直籠罩在一股恐懼的氛圍。與父親經過此症,九個月來才漸體會,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說法,陪伴的日子仍有許多的體會與學習。 原來,生命是那麼俱有可塑力、重新學習與更
臺灣的民間流行一種說法,照顧阿茲海默症的人,由於不堪壓力的增加,精神的負荷,體力的付出,經常照顧者比病人先倒下,這種悲劇性的斷言,使照顧者一直籠罩在一股恐懼的氛圍。與父親經過此症,九個月來才漸體會,這是一種不正確的說法,陪伴的日子仍有許多的體會與學習。 原來,生命是那麼俱有可塑力、重新學習與更新。這使我想到聖經所記:「耶和華(上帝)必時常引導你,在乾旱之地……必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以賽亞書五十八.11) 漸忘的節奏 「老」不是一種懲罰,而是生命自然的程序,老人的病症也不是一種悲劇,而是身體逐漸退化的徵狀。父親的徵狀,在斷層掃描下呈現的是「血管性的失憶」,隨著腦部血管的暢通與否,成為記憶與遺忘的起伏節奏,但是我們的情緒必須跳開這個節奏,這是一種全新的學習。 7月底送父親到臺北石牌的老人看顧中心,我希望專業的照顧可以舒緩每日換藥擔心摔跤(他已在家摔跤四、五次)、夜裡走失、身體清洗,清除糞尿等壓力。原本期待看護中心老人間的互動,能夠補足他長期在家與他人的疏離。 滾球的運動 我每天都去看護中心看他一次,有次還在活動廳陪他與十多位失智老人,在個社工師的帶領下,玩保齡球(橡皮製)滾倒塑膠瓶的遊戲,父親被選為班長。他滾第一次瓶子沒有倒,堅持要滾多次直到瓶子全倒,這也感染了其他老人,大家都要如此。 那一天,志工剛好沒有來,我臨時擔任撿瓶子與球的任務,撿了約二個小時。開始時,每個老人冷漠的看著我,沒有招呼,沒有微笑,沒有多餘的眼神留給別人,大都直視前方。二小時後,大家有話、有笑、有鼓掌的…場面熱烈。我汗流滿面,彎的腰酸,卻發現我有陪老人玩保齡球的恩賜。 愛的無聲節奏 五天後,父親吵著要回家,就自己搭計程車回家了。這裡的凝聚力顯然沒有超過他離去的意志力,由於吵聲大,又用柺杖敲,看護中心只好讓他。父親逃離看顧中心,並沒有登上報紙,也沒有電視台現場SNG報導,但是看護中心、家裡、辦公室的電話卻不斷聯絡,後來父親抵達家門。 夜裡,我回家看他,他靜靜的坐在客廳的書桌前,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我也未提掛心的事。 就我而言,父親知道地址,能讓計程車司機開車回家,證明他對於地理空間還有記憶的功能。就父親而言,任何問題只留下一個簡單的想法,要回家就是要回家,沒有什麼好商量的。這是失憶老人的慣性反應。了解就好了。願上帝恩待,憐恤父親。 一個月後,父親安息。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小時候在國文課本上,有一句話是明朝理學家程頤說的:「眼睛最怕看尖東西,那麼,在空中全放些尖東西,久一些,就自然不怕了。」 長大之後,知道有在醫學或諮商中有稱為「減敏法」的治療方式,就是刻意讓一些刺激成為習慣,然後漸漸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了!這蠻有道理,在生活中也算管用,類似的鍛鍊的確可以讓自己更堅強。 但有一種「尖東西」我們永遠不會習慣,它們往往是那些只會出現一次的人,但從此難忘又如影隨形,尤其是當它們帶著痛苦、挫敗、被傷害的記憶。既沒有機會重來,當然就沒有機會減敏,這樣的記憶會被純化、放大、最終成了一個傷痕,讓生命變得既剛硬又脆弱,而且動輒疼痛不再美麗。 它們可能是你的家人親戚、同事同學、昔日情人,或者是某種勢力、某個政權、......總之,傷害令你對他們恐懼,甚至憤怒。你感到不公平、被冤枉、受委屈、遭損失,總覺得除非它們得到報應或懲罰,否則沒完沒了。 偏偏,你總是看不到公平的報應出現。 再生醫學已經證明,身體組織的軟硬度,決定了傷口復原的效果,組織表面越是堅硬,受傷之後即便復原也充滿了難看的疤痕。而你呢?除非因為深深被愛並感到安全,否則內心無法柔軟;除非傷痕經歷了醫治與赦免,否則也不會有力量饒恕。 事實上,饒恕本身就是我們能夠對罪惡所做出最大的指責,最終的審判,乃是在於公義的主。 《聖經》中說:「你當默然倚靠上主,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 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謙卑人必承受地土,有豐盛的平安為樂。」 新的一週,神愛你,要使你經歷醫治、願意寬恕,而不是用更多的尖東西,使你越挫越敗。 (文章授權/花輪牧師)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小時候在國文課本上,有一句話是明朝理學家程頤說的:「眼睛最怕看尖東西,那麼,在空中全放些尖東西,久一些,就自然不怕了。」 長大之後,知道有在醫學或諮商中有稱為「減敏法」的治療方式,就是刻意讓一些刺激成為習慣,然後漸漸就不會有這麼大的反應了!這蠻有道理,在生活中也算管用,類似的鍛鍊的確可以讓自己
「大祭司亞拿尼亞,就吩咐旁邊站?的人打他的嘴。」(使徒行傳二十三:2) 使徒保羅一講,就有人打他的嘴巴,羞辱他,叫他不要講。這提醒我們,傳福音的人,要有心理準備,不怕被羞辱。 傳福音的機會,經常不在我們的順利時,而是自己在受苦中,傳福音。 我曾因擔任某職位,2018年十一月被下令懲
「大祭司亞拿尼亞,就吩咐旁邊站?的人打他的嘴。」(使徒行傳二十三:2) 使徒保羅一講,就有人打他的嘴巴,羞辱他,叫他不要講。這提醒我們,傳福音的人,要有心理準備,不怕被羞辱。 傳福音的機會,經常不在我們的順利時,而是自己在受苦中,傳福音。 我曾因擔任某職位,2018年十一月被下令懲罰。我擔心結果傳出,就推掉十二月在「中研院」的佈道會。有一天,上帝感動我:「你害怕時,世界修理你。你不怕時,世界也會修理你。面對傳福音,你要怎麼選?」。我禱告回應上帝:「那我選不怕。」 我一邊接受無法預料結果的行政懲罰,一邊接受佈道會的邀約,如「內政部」佈道會。我學習在害怕裡,靠主勇敢;在不安裡,站出佈道。 我感謝有這羞辱式的對待,好讓我經歷在羞辱之下,還可以拿著鐮刀,到上帝的禾場,收割祂莊稼。 這世界羞辱人的事,會越來越多;羞辱人的名目,會越來越難預料。即使平安穩妥的日子,不多了。這卻是傳福音的好時期,即使世界動搖倒海心,上帝的寶座永穩固。 如今我仍在靠主學習,要傳福音,就站穩不要怕。 (文章授權/張文亮教授)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100分的父親? 大衛在聖經當中,名列信心英雄榜,舊約聖經用了很長的篇幅描述他的故事,並且詩篇中很大的比例出自他的手筆,大衛被稱為「合神心意的人」,但他這一生,曾經做錯一件事,就是與赫人烏利亞的妻子通姦。當大衛的國中太平,一年後的某一天,大衛睡到太陽平西,在王宮的平頂上走來走去,看見一個婦人沐
嫉妒這種心態會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何等深刻入骨的無形傷害!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
殷勤不可懶惰,心靈要火熱,常常服事主;在盼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堅忍,禱告要恆切。
-羅馬書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