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12日,越南河內10樓老宅公寓,唯一出口被大火與濃煙封堵,居民無處可逃,導致56人死亡、37人受傷14日,孟加拉首都達卡市場,凌晨疑似電線短路引火,火勢迅速蔓延,牽連百間店家燒毀,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4日,巴西南部起遭遇熱帶氣旋肆虐,冰雹和暴雨夾擊,目前已有60多個城市受風暴襲擊,數千人流離失所..
台灣近日接連發生有感地震!5日於嘉義縣新港鄉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接著6日於高雄也有規模4.3地震。據統計,嘉義縣新港鄉和民雄鄉,自8月16日起至今,已接連發生4起極淺層地震。面臨接續不停、令民眾恐慌的地震,氣象局和相關學者皆表示,不排除之後有更大規模的地震發生;此一消息同時引起一些牧者的關注與提
受到颱風杜蘇芮影響,大陸華北地區連下三天暴雨,根據天氣網資料,短短三天便下了約兩年的累計雨量,更讓號稱600年未曾淹水的紫禁城淹水了,目前已知有11人罹難(含2人因公殉職)、27人失蹤。截至今(2)下午,據報至少影響13.4萬人無家可歸,進入緊急狀態。值得注意的是,災難性氣候恐將成「新常態」。今(2
義大利東北部36小時內,降下6個月的降雨量,創紀錄的世紀性洪災釀14人死亡、逾36,000人流離失所。該地區地質學家協會會長驚呼:「對於地質學來說,這真的是太不可思議!」年近100歲的住民指出:「從未見過這種情況。」當地教會低的樓層,同樣遭淹沒...鄰近地區的福音教會開放、並接納受災家庭,由牧師帶領
沙塵暴來襲,強風將農田泥土吹上高速公路,使得伊利諾州的高速公路能見度驟降,導致近百輛汽車追撞,甚至起火,造成至少6人喪生,30多位傷者緊急就醫。該州參議員史蒂夫麥克盧爾(R-Springfield)針對該事故,發表聲明呼籲:「請為受害者、他們的家人和我們的救援人員祈禱!眾多機構的急救人員在極其困難情
當我們正在擔心天氣,會不會影響清明連假時,其實,氣候暖化的定時炸彈正在滴答作響...當高屏溪呈現歷年來同期最低水情,僅剩幾漥溪水,曾文水庫蓄水率已低至11.32%時,不禁要問「旱象是否可能成為未來的常態?」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汪中和弟兄提醒:「聖經的警告與預言都會應驗的!人類不該再輕忽上帝的恩典,輕看破
近期,馬來西亞、紐西蘭、巴西、莫三比克及馬達加斯加,皆經歷嚴重洪災,帶來災難和死亡。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汪中和也於最新發表的文章中指出:「2月份,破紀錄的森林火災與豪雨洪澇,開啟2023年極端天氣災難的序幕,亦再次敲響警鐘,極端天氣的衝擊遠遠超過一個國家可以應對的能力,國際間的相互支援絕不可少。」
近年全球各地「大規模地震」頻傳,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汪中和教授曾受訪提醒,地球暖化導致冰川消融,造成地表能量累積太高,提高地震頻率,暖化所帶來的影響恐怕不止於此。根據2月7日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約有1,500萬人住在冰蝕湖方圓48公
「我從地震中驚醒,飛奔到孩子們床前,但大門離我好遠,我不知道該先抱起哪個孩子逃跑。」世界展望會敘利亞團隊工作人員回憶地震當下,仍餘悸猶存:「那一分鐘的時間,感覺有如數年無助與恐懼的總和。」針對土耳其百年強震,汪中和教授回應與提醒:「『與地震相處』是臺灣民眾的宿命,與土耳其相同的是,台灣西部多老舊房屋
事實上,過去兩年反聖嬰現象,牽動全球氣候變化,引發一些氣候災害。近日,英國大雪,陸空交通大亂;冬季風暴橫掃美國西部,從西到東席捲全美,引發西部、北部大風雪,美國南部將遭遇龍捲風台灣才度過「史上最暖11月」,而入冬「首波寒流」本周末將報到,濕冷氣候,讓人「很有感」!北半球多地出現暴風雪、氣溫驟降的「急
連續三天的有感強震,花東地區地殼能量已連連釋放,幸而未傳出更大的災情。汪中和教授提醒:全台餘震預估將持續一個月。自2018年以來,台灣地殼已蓄積許久的能量,而「西部地區」能量未能釋放,而未來大地震,若發生在台灣人口集中的西部,災害一定比東部嚴重!花蓮玉里長老教會師母許雅蘋提到當地第一手資訊,「會友家
氣象專家賈新興:目前研判預測,颱風「軒嵐諾」路徑通過石垣島附近的機會高 。連續第三年颱風未登「陸」以來,今(2)上午8時30分,首度發布台灣海上颱風警報,刷新颱風季最晚發布海上颱風警報的紀錄。今起至下週日,「軒嵐諾」颱風暴風圈將掠過台灣東北角,風雨仍須注意!外環將為北部、東北部帶下明顯可觀的雨量,中
颱風不來,溫度也屢飆高!21日,花蓮富源地區,中午飆出攝氏41.6度高溫,連年反聖嬰現象,極端氣候變化加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汪中和教授表示,2018年以來,颱風未登陸台灣,無法帶來充沛雨量,現階段水庫目前只夠應付到11月份,各種災難如今在世界各地肆虐,高溫炎熱、多地乾旱、限水限電,
日本石川19日發生規模5.4地震,造成最大震度達到6弱、台灣花蓮20日強震芮氏規模6.0的淺層地震汪中和分析指出,事實上,今年三月地震次數就已經滿多的,已進入地震高風險期。今(20)早上花蓮地震規模6.0,台北都會區震度2級,正由於是沉積盆地,震波會反覆折射、反射,放大搖晃感。他強調,「一定要防範未
初夏第一波熱浪席捲美國加州引發野火,連續上百度的熱浪高溫,將影響美西8千萬人;地球的其他端西班牙,同樣野火蔓延,高溫將延燒法國;南亞、中東地區,依然居熱浪之冠汪中和教授提醒,今(2022)年,迎來台灣40年以來最涼爽的5月,然而南部氣溫,卻已高達39度,台灣盛夏高溫將臨,極端氣候是全球責任,要及早預
「天然警鈴」大作:東帝汶6.4級地震、秘魯南部7.2級地震、4.3級地震襲擊印度安達曼和尼科巴島1990年後,全球1年有感地震平均16次以上,去年更高達20次,震度頻率已多達一倍!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汪中和博士受訪分享,台灣平均每30年,會發生一次災難性地震,而距離上次發生的921地震,至今已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